提高IPv6数据包在LAN中传输效率的设计
本文选题:IPv + 头部负载 ; 参考:《电视技术》2013年05期
【摘要】:IPv6与IPv4相比,其头部长度从20 byte扩展到了40 byte。这些增加的头部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处理数据和带宽利用率来说其实是一个间接的开销。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出了一些无用的IPv6头部开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LAN中数据包的传输效率。在标准的报头基础上进行改进,针对LAN到LAN,WAN到LAN,LAN到WAN这三种情况的数据包分别设计了新的IPv6的报头,并通过分析验证了相应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Abstract]:Compared with IPv4, the head length of IPv6 extends from 20 byte to 40 BYT. The increased head length is an indirect overhead for processing data and bandwidth utilization.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some useless IPv6 header overhead greatly affects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data packets in LAN. Based on the standard header, a new IPv6 header is designed for the data packets from LAN to LAN WAN to LAN to WAN,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are verified by analysis.
【作者单位】: 光纤通信技术与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08AA01A331)
【分类号】:TP393.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惠君,张思东,张宏科;基于IPv6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视技术;2005年10期
2 钟锐;陶智勇;;基于Linux环境的IPv6的自动配置分析及实验[J];计算机应用;2012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建锐;何增颖;梁永成;;IPv6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年09期
2 李真;;IPv6网络安全无线信息监测技术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林;IPv6下协议分析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暨南大学;2006年
2 刘鑫;移动IPv6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侯国平;基于IPv6的校园网络模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生慧,张林红,戴支祥;Linux环境下IPv6主机的地址自动配置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慧;;IPv6局域网攻击安全检测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7期
2 刘树刚;刘培玉;;CSMA/CD与令牌总线、令牌环的相对性能比较[J];计算机科学;1999年11期
3 王维强;基于UDP包的局域网端到端传输性能测试技术研究[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夏忠毅;;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与局域网建设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3期
5 王燕;IPv6的快速路由查找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10期
6 李益民;解成俊;韩志宏;;IPv6协议栈性能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杨邦甲;;高性能路由器的功能与基本结构[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2期
8 邢金萍;;基于OPNET的IPSec VPN的性能分析[J];通信技术;2009年09期
9 施鸣;;IPv6校园网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升级技术的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年24期
10 黄春颖;;从IPV4到IPV6过渡时期的安全隐患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燕;;IPv6的快速路由查找算法研究[A];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解冲锋;孙琼;赵慧玲;;从互联网的架构演进看IPv6的发展[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云勇;张智江;刘韵洁;;IPv6网络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陈雁;刘乃琦;张可;;使用互联网交换架构实现IPv6路由器[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夏士雄;常征;;基于IPv6的家庭网络[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杜娥;;对IPv6技术发展的思考[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康志钢;;IPv6网络过渡模型标准化进展[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晓栋;;门户网站眼中的IPv6[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茜;陈运清;毛东锋;;基于IPv6网络的组播技术部署和过渡[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宇;马志强;;浅析网络应用的IPv6改造方案[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计育;IPv6:并不遥远的未来青[N];中国电子报;2002年
2 高;网捷网络 打通IPv6关节[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IPv6的优势[N];人民邮电;2002年
4 ;IPv6的诱惑[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IPv6[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鄢仁祥 江滢澜;向IPv6过渡对路由器提出新要求[N];人民邮电;2003年
7 阚志刚;IPv6走向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3年
8 阚志刚 姜吕良;互联网大转移:从IPv4到IPv6[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陆林;不要错失IPv6[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0 周建平;为什么要升级到IPv6[N];通信产业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延贵;IPv6中网络蠕虫的传播与检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代战锋;基于IPv6的P2P网络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刘年生;神经网络混沌加密算法及其在下一代互联网安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王振兴;NGI高性能路由器转发处理算法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邱全杰;基于IPv6的校园网技术升级及性能测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谭明锋;域间路由协议BGP-4健壮性测试技术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周治国;任播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向少华;高速网络拥塞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9 熊继平;对等网络中路由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岳鹏;因特网拥塞控制机制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新治;基于IPV6协议下的防火墙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2 尹飞;IPv6下Linux防火墙的改进与提高[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3 马迎;基于Linux下的IPv4/IPv6透明网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郭奇;基于移动IPv6的多级安全网络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金城;基于ARM的精简IPv6协议栈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李文杰;IPv6并行包分类算法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倪惠莲;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8 兰振平;基于Linux平台的IPSee-VPN在IPv6协议中的研究与实现[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9 姚恒伟;基于动态分组状态的IPv6 QoS控制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黄锴;IPV6下的网络流量监测[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4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84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