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数据网络多态路由承载的内容分发模型
本文选题:命名数据网络 + 多态路由 ; 参考:《计算机应用》2017年02期
【摘要】:针对命名数据网络(NDN)难以保障多样化业务服务需求问题,提出了多态路由承载的内容分发模型(CDMPR)。该模型通过内容请求、路由计算、内容查表和内容缓存四种类型的重构模块组合来承载不同特征需求的业务传输,详细设计了面向实时业务、非实时流媒体业务和用户自产生业务的多态路由算法,分别为改进蚁群优化路由算法、循迹路由策略和基于导向性副本通告的捷径路由机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业务类型的多样化内容分发机制(DCDS)算法,CDMPR将网络节点平均缓存命中率提高了4.45%~13.8%;相比内容中心网络(CCN)算法,三种业务的平均响应时延分别缩短了29.17%~53.02%。CDMPR实现了对多样化业务差异化服务需求的支持。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named data network (NDN)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service requirement of diversified services, a content distribution model (CDMPRA) based on polymorphic routing is proposed. The model is composed of four types of refactoring modules, such as content request, routing calculation, content lookup table and content cache, to carry the service transmission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requirements. The real-time service oriented is designed in detail. The polymorphic routing algorithms for non-real-time streaming media services and user-generated services are improve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routing algorithm, trail routing strategy and short-cut routing mechanism based on directed copy notification,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ache hit rate of network nodes is increased by 4.45% and 13.8% compared with the DCDS algorithm, which is based on the diversified conten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based on service types, while the content center network (CCNN)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the content center network (CCNN) algorithm. The average response delay of the three services shortens the 29.17%~53.02%.CDMPR to support the divers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甘肃省计算中心;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14AA01A302)~~
【分类号】:TP393.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葛国栋;郭云飞;刘彩霞;兰巨龙;;CCN中基于业务类型的多样化内容分发机制[J];电子学报;2016年05期
2 胡宇翔;董芳;王鹏;兰巨龙;;面向多样化服务定制的多态路由机制研究[J];通信学报;2015年07期
3 张永刚;张思博;薛秋实;;求解约束满足问题的改进蚁群优化算法[J];通信学报;2015年05期
4 胡骞;武穆清;刘红宝;;内容中心网络中基于分布式协作的缓存策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5 兰巨龙;程东年;胡宇翔;;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研究[J];通信学报;2014年01期
6 胡骞;武穆清;郭嵩;;以内容为中心的未来通信网络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炼;杨龙祥;任美翠;;内容中心网络及其缓存策略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年03期
2 马尧;田铭;赵志威;范瑞龙;;命名数据网络多态路由承载的内容分发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7年02期
3 陈娟;管芳芳;;“互联网+”时代省级WebCache建设策略[J];邮电设计技术;2017年01期
4 霍跃华;刘银龙;;内容中心网络中传输开销最小的协作缓存策略[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5 王鹏;兰巨龙;孙鹏浩;胡宇翔;;基于元能力的网络柔性服务机理探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7年01期
6 田铭;邬江兴;兰巨龙;;信息中心网络中基于局部内容活跃度的自适应缓存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6年11期
7 赵丹;文锋;徐鑫;王鹏;陈博;;可重构服务中心网络的服务路径构建机制[J];通信学报;2016年S1期
8 王肖霞;杨风暴;袁华;;基于直觉模糊集的随机最小支撑树选取[J];计算机工程;2016年10期
9 田铭;兰巨龙;杨森;;信息中心网络支持用户自产生业务的联合缓存路由策略[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10 汤红波;郑林浩;葛国栋;袁泉;;CCN中基于节点状态模型的缓存污染攻击检测算法[J];通信学报;201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巨龙;程东年;胡宇翔;;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研究[J];通信学报;2014年01期
2 张国强;李杨;林涛;唐晖;;信息中心网络中的内置缓存技术研究[J];软件学报;2014年01期
3 郜帅;王洪超;王凯;张宏科;;智慧网络组件协同机制研究[J];电子学报;2013年07期
4 朱轶;糜正琨;王文鼐;;一种基于内容流行度的内容中心网络缓存概率置换策略[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6期
5 程东年;汪斌强;王保进;张建辉;;网络结构自调整的柔性内涵初探[J];通信学报;2012年08期
6 林荣恒;章晖;邹华;;面向SNS用户访问行为的Web缓存预测替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Providing personalized converged services based on flexible network reconfiguration[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1年02期
8 汪斌强;邬江兴;;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相应对策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王浩学;汪斌强;于婧;姜明;;一体化承载网络体系架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9年03期
10 吴建平;吴茜;徐恪;;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J];计算机学报;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凯;栗蔚;;互联网内容分发网技术和标准化现状[J];现代电信科技;2010年10期
2 胡海清,傅鹤岗,朱庆生;基于软件Agent技术的内容分发网络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4年06期
3 刘华 ,魏晓颖;新一代视频内容分发解决方案[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4年06期
4 黄昆;;内容分发网络进入2.0时代[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43期
5 徐剑;任一峰;;内容分发网络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6年06期
6 董丁维;王晶;沈奇威;;自适应聚类片选内容分发模型[J];电信科学;2011年10期
7 孙静;杨文国;安然;高随祥;;内容分发网络中带容量和能力约束的副本放置问题研究[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2年03期
8 王峰;王高才;易向阳;;基于随机Petri网的内容分发网络能效分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年01期
9 胡海洋;李忠金;胡华;赵格华;;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协作式内容分发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3年03期
10 张力生;董利亭;;移动社会网络内容分发机制研究[J];数字通信;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江敏;朱尚明;党齐民;;基于混合内容分发网络的流媒体系统设计实现[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筱兰;杨海燕;赵乾华;刘映辉;席晓乾;;宽带内容分发网的研究和业务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阮克明;吴云;;应用内容分发网络技术提高新闻网站的网络服务质量[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4 文伟平;柯宏力;;CDN网络内容分发删除策略研究与应用[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陈冲;李长春;;一种内容分发网络中的媒体文件推送方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6 项炎平;王伟;金键;;远程DNS环境下的内容分发网络解决方案[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熊林;;CDN技术演进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Ip应用与增值电信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雷迎春;阳立堂;姜琦;程伟;;ShareStorm:一种高效的P2P内容分发协议[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Fusion-io公司市场高级副总裁 Gary Orenstein;闪存加速数字内容分发[N];中国计算机报;2014年
2 ;内容网络服务前景广阔[N];人民邮电;2001年
3 《网络世界》记者 王莹;云趋势的下一代CDN[N];网络世界;2013年
4 高巍 郭大伟;CDN业务应用浅析[N];网络世界;2004年
5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杨明川;CDN的四大关键技术[N];人民邮电;2005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卜娜;云与CDN[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7 ;CDN受追捧源自四大关键技术[N];人民邮电;2013年
8 河南省电信规划设计院 马刚;CDN:浏览新途径[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杨明川 雷葆华;P2P融合CDN[N];通信产业报;2006年
10 赛迪网;web2.0商业化路上的瓶颈与拐点(上)[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臣;互联网内容分发优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黄永生;基于用户社会属性的点对点内容分发网络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李乔;融合型内容分发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智;在线社交视频内容分发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5 李军;大规模数字内容网络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吕智慧;基于服务网格架构的内容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朱斌杰;基于P2P的内容分发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李璐;基于MP2P的内容分发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9 张建伟;P2P网络内容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刘勇;大规模对等资源共享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峰;基于动态数据分析的机会性内容分发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黄卓星;内容分发网络的效用计算与性能优化[D];福州大学;2013年
3 都业爽;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的绿色节能网络路由智能算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赵文举;融合P2P技术的云平台快速内容分发机制研究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6年
5 姜立茸;面向5G移动通信网络中内容分发机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史国伟;移动场景下兴趣驱动的内容分发机制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6年
7 杨仲谋;基于WebRTC的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网络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宋昊;无线Mesh网络内容分发系统性能优化算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9 熊庆昌;媒体内容分发网络的内容部署策略及性能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蔡发辉;面向近场内容分发的无线对等网络调度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54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85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