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数字时代隐私和监控的双重困境:组织传播在Web2.0时代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11 14:56

  本文选题:隐私 + 监控 ; 参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Web 2.0时代的各类信息技术给隐私与监控这两个互相竞争与依存的概念带来了挑战。了解这些挑战必须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这两个概念在东西方的不同解读。其次,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组织对其成员的监控行为渗透到各个方面,从而导致在工作场所中这两个概念的矛盾日益加深,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已有相关理论文献及数据报告显示:在数字时代,组织监控的概念需要被重新审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垂直监视呈逐渐扁平化的水平模式;在组织中,个人隐私权这一概念需要被重新定义;组织通过Web 2.0应用获得雇员信息的权利以及利用这些信息的权利应该被定义和规范。最后,已有的实证研究及现实案例表明,未来该话题的研究需跳脱表像描述模式,而更偏向概念理论研究以及对策探讨。
[Abstract]: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Web 2.0 era challenge the two competing and interdependent concepts of privacy and monitoring. Understanding these challenges requires, first of all, a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wo concepts in East and West. Second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onitoring behavior of modern organizations to their members permeates into all aspects, which leads to the deepen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in the workplace. This phenomenon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Relevant theoretical literature and data reports have shown that in the digital age,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monitoring needs to be re-examined,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surveillance is a horizontal pattern that is gradually flattening; in the organizati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privacy needs to be redefined; the right of organizations to obtain employee information through Web 2.0 applications and the right to use such information should be defined and regulated. Finally, the existing empir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cases show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needs to skip the description model of table image, and it is more inclined to the conceptual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of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浙江工商大学青年人才基金资助项目(QZ13-5)
【分类号】:TP393.4;TP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吕耀怀;何小英;顾艳;张海滨;;当代大学生的隐私观念——基于南华大学调查问卷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2 刘雅辉;张铁赢;靳小龙;程学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年01期

3 李荷;;社会研究的伦理规范-历史、哲学与实践[J];人文杂志;2011年03期

4 聂勇浩;罗景月;;感知有用性、信任与社交网站用户的个人信息披露意愿[J];图书情报知识;2013年05期

5 朱涵钰;吴联仁;吕廷杰;;社交网络用户隐私量化研究:建模与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6 徐剑;商晓娟;;社交媒体国际学术研究综述——基于SSCI高被引论文的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仲田诚;;隐私和世间观念:中国大陆与日本之比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卢西亚诺·弗洛里迪;;人格同一性的信息本质[J];哲学分析;2013年05期

9 申琦;;网络素养与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J];新闻大学;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东浩;机器人伦理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李青青;社交媒体中青年网民的信息互动与平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莉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标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静;对跨文化交际中隐私意识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李梅;媒体伦理的隐私权[D];西南大学;2013年

4 迟玉琴;民间主体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常态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杨志秋;我国网络电视台内容生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黄洁;传统媒体“微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Valentina Iacuitto;[D];复旦大学;2012年

8 王伟鑫;社交网络用户隐私关注和社群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9 郭燕南;信息化背景下的摸底排队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丽;;从组织传播的角度来审视基于项目的学习[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4期

2 胡河宁;;组织传播中战略模糊性命题的伦理辩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3 胡河宁;江珂;;美国组织传播20年研究述评[J];今传媒;2010年09期

4 胡河宁;;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两篇)[J];今传媒;2011年08期

5 林瑞基;胡国栋;;我国证券公司组织传播的特征分析[J];今传媒;2012年02期

6 王霞;;浅析新时代组织传播的特点和功能[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9期

7 胡河宁;;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J];今传媒;2013年06期

8 林瑞基;组织传播及其效果[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9 孙毅;组织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评《组织传播──洞析管理的全新视野》[J];情报科学;2001年09期

10 黄孝俊;组织传播的研究模式及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谭天;王婧;;物联网作用下的组织传播[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2 谢静;;绘制合作领域地图——从SO项目看传播的组织功能[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卫东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信责对等:信息化时代的政府组织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清华大学博士 2008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研究员 王莉丽;思想库是如何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的[N];南方周末;2009年

3 刘庆振邋 李丽;培养企业管理层传播意识[N];中国企业报;2008年

4 清华大学博士、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08访问研究员 王莉丽;中国智库应致力“决策民主化”[N];东方早报;2009年

5 特约评论员 清华大学博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08访问研究员 王莉丽;大国智库影响力,路还有多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杨浩;微博公益的四种方式[N];中国社会报;2012年

7 王莉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智库核心竞争力研究”负责人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乐;Web2.0时代面向社会公众的组织外部传播[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珂;美国组织传播20年的范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爱华;一个组织传播的视野[D];四川大学;2005年

3 陈雪琼;惠农政策组织传播的困境与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赵文彬;新华社辽宁分社的组织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蔡清香;网络环境下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传播新探[D];山东大学;2009年

6 刘文文;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视角下的企业报刊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晓黎;公益组织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胡建;中小型企业中组织传播与员工激励间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冯阳;无组织的组织传播:社会化媒体聚合传播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10 朱知;企业组织传播中的仪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4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874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0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