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性能驱动的网格工作流动态调度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21:44

  本文选题:网格技术 + 网格工作流 ; 参考:《南京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网格技术是为实现科研协作中的资源共享而提出的,随着网格技术的快速发展,网格应用也越来越复杂,为了能够更好的构建、执行、监控和管理网格应用,需要把工作流技术引入网格,网格工作流是网格计算的研究重点,调度问题又是网格工作流的关键问题之一,调度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网格工作流的执行效率,本文着重研究基于性能驱动的网格工作流动态调度问题。首先,本文介绍了网格技术、网格工作流以及网格工作流调度的概念,阐述了调度在网格工作流技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入基于工作流参考模型的一个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并对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各个模块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然后本文综合比较了各类调度算法,指出了各自的缺陷,在基于动态关键路径的DCP-G算法基础上,阐述了空闲时间这一概念,资源上的空闲时间会降低资源的利用率,本文提出动态关键路径-数据预取算法(DCP-DPA),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小空闲时间的产生,使得调度更为有效,同时指出了优先级调度算法在通信密集型工作流中出现的活动聚集现象,而冗余活动算法通过重新构造工作流模型,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缺陷。最后的实验部分,介绍了GridSim仿真平台的架构,并在该架构上扩展了工作流模块,封装了调度算法的实现,通过不同的实验模型以及工作流参数,验证了在网格工作流调度中,改进的DCP-DPA算法更为有效,通过实验验证了优先级调度算法在通信密集型工作流中调度的局限性,同时也验证冗余活动算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Abstract]:Grid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o realize resource shar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collabor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id technology, grid applica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in order to better build, execute, monitor and manage grid applic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workflow technology into grid. Grid workflow is the focus of grid computing. Scheduling problem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grid workflow. Scheduling algorithm directly affects the execution efficiency of grid workflow.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ynamic scheduling problem of grid workflow based on performance-driven.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grid technology, grid workflow and grid workflow scheduling, and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scheduling in the research of grid workflow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a grid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 is introduced, and each module of grid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is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Then, this paper compares all kinds of scheduling algorithms and points out their defects. On the basis of DCP-G 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critical path, the concept of idle time is expounded. The idle time on resources will reduc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a dynamic critical path-data prefetching algorithm (DCP-DPAA) is propos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idle time and make scheduling more e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e activity aggregation phenomenon of priority scheduling algorithm in communication intensive workflow. The redundant activity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medy this defect by reconstructing the workflow model.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experiment, the architecture of GridSim simulation platform is introduced, and the workflow module is extended to encapsul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eduling algorithm. Through different experimental models and workflow parameters, the grid workflow scheduling is verified. The improved DCP-DPA algorithm is more effective.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iority scheduling algorithm in the communication intensive workflow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dundant activity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is problem.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11.52;TP39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慧云,王于同;一种新型网格工作流模型的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韩宗芬;何康;章勤;石宣化;;基于带权有向图的网格工作流数据传输策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3 李维宏;张绍华;祝精荟;;网格工作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计算机科学;2005年11期

4 余波;周龙骧;钟锡昌;张倪;;网格工作流技术综述[J];计算机工程;2006年02期

5 孙满囤;李俊山;韩先锋;;基于扩展计算网的分层动态网格工作流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3期

6 郑然;金海;章勤;;网格工作流资源层次模型与访问机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7 王莉;李志蜀;殷锋;;基于网格工作流的政务协同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S1期

8 王勇;胡春明;杜宗霞;;服务质量感知的网格工作流调度[J];软件学报;2006年11期

9 冯红;王陆;杨卉;;网格工作流技术及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10 王勇;;网格工作流中转移概率的计算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宇进;刘家茂;李炜;顾宁;;支持输入反馈和健壮性增强的网格工作流自动生成方法[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4年

2 刘雁飞;梁正友;;网格工作流研究问题与现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向培素;田珂;黄勤珍;;网格工作流动态调度研究[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赵正德;王晓华;石秀丽;;网格工作流模型和协同机制的研究与实现[A];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绍华;丁志刚;宗宇伟;顾宁;;网格工作流动态调度算法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6 王莉;李志蜀;殷锋;;基于网格工作流的政务协同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绍华;网格工作流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玺;面向可靠性的网格工作流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余波;网格工作流中服务选择策略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4 程渤;服务网格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袁逸萍;制造网格工作流研究及实现[D];上海大学;2006年

6 郭文彩;面向服务的网格工作流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7 曹雷;基于Agent的网格工作流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兵;基于Web服务组合的网格工作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曹海军;面向服务的网格工作流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郑然;网格计算环境下工作流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欢;基于预算受限的网格工作流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过晓波;基于性能驱动的网格工作流动态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陆海燕;网格工作流中的资源评估与选择策略分析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赵小伟;网格工作流可靠性仿真与评测[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5 郑凯;网格工作流的研究与完善[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6 乔宏;网格工作流复合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薛巧丽;网格工作流验证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8 田国忠;基于资源预测的网格工作流调度算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王亚东;网格工作流在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王琴;基于负载均衡的网格工作流调度算法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20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920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