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一种网格协同设计事务提交协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1 01:41

  本文选题:网格 + 协同设计 ; 参考:《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年09期


【摘要】:根据协同设计任务的特点,借鉴人们日常工作中协同设计项目的做法,提出一种网格协同设计环境下事务提交协议及其故障处理机制.该协议通过取消传统两阶段提交协议中的投票阶段,使参与者不必等待协调者的命令就可自行决定是提交还是终止.协议考虑任务的时限要求和质量要求,允许参与者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协同设计,并允许参与者中途退出协同设计,从而放松了对事务的原子性要求.最后,从原子性、时限性、适应性等方面对提出的协议进行正确性证明;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验证了该协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task and the p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project in daily work, a transaction commit protocol and its fault handling mechanism in grid collaborative design environment are proposed. By canceling the voting stage in the traditional two-stage submission protocol, the protocol enables participants to decide whether to submit or terminate without waiting for the coordinator's order. Considering the time limit and quality requirement of the task, the protocol allows participants to decide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collaborative design or not, and allows participants to withdraw from collaborative design in midway, thus easing the atomicity requirement of the transaction. Finall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is proved from the aspects of atomicity, time-limit and adaptabi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are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832056,2010GXNSFD013037)资助
【分类号】:TP393.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国宁,李陶深,廖国琼;一个带有时限的工程设计事务提交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4期

2 鄢喜爱;杨金民;张波云;常卫东;;基于代理的3PC分布式事务提交协议[J];计算机工程;2007年06期

3 李卫玲;李陶深;;面向网格环境的事务提交协议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伊伟;网格数据库中事务提交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卫玲;刘洪磊;李陶深;;面向网格的事务提交及恢复协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2期

2 李卫玲;李陶深;;一种改进的事务提交机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卫玲;李陶深;;面向网格环境的事务提交协议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04期

4 王成良;李立新;叶剑;秦小龙;;一种基于JMS的分布式异步事务处理模型设计[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朴秀峰;韩丹丹;;移动数据库中一种改进的实时事务提交机制的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李卫玲;李陶深;;一种改进的事务提交机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陶深;李卫玲;马新娟;;网格环境下的事务提交机制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成良;基于JMS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卫玲;面向网格的数据库事务提交与恢复机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3 鄢喜爱;基于冗余与协同的分布式事务管理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伊伟;网格数据库中事务提交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全玉燕;基于冗余的3PC协调者替代算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靳哠;面向财政领域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晓亚;人口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新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宝霞,刘丕娥;容错系统中带检测点的向前运行恢复机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7年03期

2 李卫玲;李陶深;;一种改进的事务提交机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曾怡,张万军,杨进,李国庆;基于OGSA的数据库网格化封装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意洁,肖侬,任浩,卢锡城;数据网格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08期

5 齐进,周伯鑫,徐南荣;支持合作过程的工程数据库设计事务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8年10期

6 赵高峰,胡运发;基于心跳技术的3阶段提交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1期

7 陈国宁,李陶深,廖国琼;一个带有时限的工程设计事务提交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4期

8 廖国琼,刘云生;移动实时提交协议的恢复处理与通信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3期

9 张非,阎保平;一种基于网格服务的数据库元数据管理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9期

10 任浩;李志刚;肖侬;;数据库网格:基于网格的多数据库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旭,卫原平,陈军,阮雪榆;三维六面体网格的生成算法及质量优化方法[J];模具工业;1998年06期

2 徐彬,金海,石柯,林海华;网格环境下数据库对等发现服务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03期

3 朱朝艳,郑耀,魏贵义;网格环境中高性能数据传输客户端的实现[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成众志;晶体管反馈振荡器的频率稳定[J];电子学报;1964年01期

5 高晓军;网格技术——因特网的未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6 田春松,胡健伟;一类三角形网格的局部加密方法及其应用[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2年02期

7 罗秉安,张立臣;网格技术及其应用[J];微机发展;2002年06期

8 黄玉琪,王刚,梁剑辉;基于网格的"数字黄河"框架与平台技术研究[J];人民黄河;2003年02期

9 赵炯;引人注目的网格计算[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3年02期

10 沈云付,潘伟华;基于网格的铸造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超;吴玲达;;基于视点质量驱动的网格动态简化算法[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2 王振亚;卢笙;叶友达;张涵信;;非结构网格分区技术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刘锡良;;国内外空间结构节点综述[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李珍香;;谈网格计算技术[A];第11届全国计算机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李浪波;傅彦;刘红;;基于范例推理的网格和密度聚类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6 任彦;方程;陈洪辉;罗雪山;;一种基于智能主体的网格体系结构模型[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7 王璐璐;张素伟;任颉;;网格调度算法[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铁然;李海洋;韩纪庆;;汉语语音检索中基于音节和词语言模型的索引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华卫国;;国内外主流网格圈的影像学分析[A];“经纬股份杯”2008’纺纱主机及关键器材、专件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刚;李栋;乔志德;李孝伟;;飞行器复杂外形流场模拟嵌套体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网格慢慢渗透垂直行业[N];网络世界;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斌;深腾6800:朝向网格的方向[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产业化 实现网格跨越的关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侯闯;网格之路还很长[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本报记者 江波;网格描绘美丽新世界[N];网络世界;2003年

6 记者 姜巽林 通讯员 丁欣华;千余综治网格,格格有人“承包”[N];温州日报;2010年

7 徐宝库;把握网格机遇 发展信息产业[N];光明日报;2004年

8 祝明发;联想与网格[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 刘鹏;全球逐鹿网格热潮[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0 记者 新城;网格遇拐点 突破在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理灿;e-Science网格的可扩展体系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郭权;网格相关技术及其在药物网格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刘杰;基于HLA框架的协同设计环境及交互管理技术[D];山东大学;2010年

4 马建国;具有内容标引的信息共享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何铭华;分布粘聚元的系统理论研究以及基于EAH的多尺度分析[D];清华大学;2012年

6 高宏卿;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常利娜;非结构网格上并行求解二维Euler方程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张绍华;网格工作流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虞松;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三维有限元六面体网格自动生成算法及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汪源;XML事务模型及并发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一类非结构任意四边形网格自动生成[D];湘潭大学;2001年

2 陈宝利;基于网格的数据传输质量控制与数据分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曹蓉;基于OGSA的网格信任计算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黄河;基于移动Agent的网格资源发现与监控模型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5 赵泉;矢量图形网格模型的简化和细节层次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3年

6 李庆阳;网格计算环境中的动态任务分配和调度算法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张良俊;三维网格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陈锋;基于P2P的网格调度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苗福生;数字几何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章懿;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资源的能量分配机制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62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962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