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中设计模式在分布式网络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自适应通信环境 + 设计模式 ; 参考:《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5期
【摘要】:以网关应用服务的构建为例,详细探讨如何利用Acceptor-Connector模式来构建分布式网络服务的过程。通过分析其构造过程可知,利用Acceptor-Connector模式可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减少重复开发代码工作量。
[Abstract]: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ateway application servi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distributed network service using Acceptor-Connector mode. By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e can know that using Acceptor-Connector mode can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expansibility and reduce the workload of repeated development cod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
【分类号】:TP311.52;TP39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冠宇;谢康林;;基于ACE开发环境的NAT/FW穿透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年11期
2 肖万斌;任雄伟;;基于ACE设计模式的海军EWS系统设计方案[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9期
3 齐恒;;利用自适应通信环境构建消息通信平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蓝炳雄,张丽;基于ACE的共享内存的开发与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年04期
5 朱建文;廖建新;朱晓民;王纯;;基于ACE并发编程模式的告警关联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年11期
6 胡宁馨;黄小平;梁阿磊;胡越明;;ACE编程框架快速通道分析与优化[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洪波;李炜;王晶;;基于数据挖掘的增值业务网管告警关联分析模型[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11期
2 崔海涛;王国栋;;基于ACE的中厚板轧机二级控制系统改造[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建永;基于ACE框架的娱乐游戏服务器的优化设计和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徐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综合接入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蒋众;基于ID路由和ACE的网络消息交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年
4 董翔宇;基于ACE的本地信息交换平台设计与开发[D];中南大学;2007年
5 王洪磊;基于ACE的网络通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07年
6 瞿卓杰;综合网络管理平台子系统的集成测试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郭雷;基于ACE的高效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宜达;基于ACE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潘黎强;基于ACE的网络游戏平台部署监控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治;基于RFB协议跨平台网络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中军 ,张忠英;在VC++6.0下利用共享内存、消息实现内部进程通讯[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4年05期
2 黄文海,苏德富;基于自适应通信环境(ACE)的可移植异构分布平台进程间通信程序设计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04期
3 唐勇;张欣;周明天;;一种基于FSM的告警事件关联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9期
4 谭汉松;蒋众;刘尧;;基于ACE前摄器框架的网络传输服务系统的研究[J];科技广场;2007年01期
5 叶建平;;设计模式在游乐设施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26期
6 杨传军 ,王琰;内存映射文件原理与使用方法[J];中国计算机用户;1997年1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轶刚,康建初;可重用软件模式[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7期
2 刘连喜,徐惠民;MFC框架中的设计模式分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09期
3 谢晓兰,周德俭,黄文捷;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应用服务设计模式[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王正俊;徐艳;顾宏斌;;设计模式及其在AMCCS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3期
5 曾爱华;;存储管理软件的设计模式探讨[J];软件导刊;2006年01期
6 吴宣为;;一种基于设计模式的动态报表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4期
7 鲁江;夏雨人;;适配器模式及其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07年07期
8 李文锦;;基于设计模式的软件设计恢复方法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年08期
9 周毅;顾进广;刘斌;;设计模式在IT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3期
10 高瑞明;吴洁明;;基于设计模式数据访问组件的设计和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重明;张学旺;王佐成;;基于UML和设计模式的OOA&D在库存管理系统中的应用[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于爱荣;王俊;刘晓明;曹雷;;Observer设计模式的改进型模式的实现与研究[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懋戍;;设计模式在交通监控软件设计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余粉香;吴明光;张寅宝;;设计模式在GIS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石磊;陈朔鹰;;基于MVC设计模式的Struts框架的研究[A];Java技术及应用的进展——第七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4年
6 王俊;陈建文;邓钰;母其勇;;面向分布仿真应用的高可扩展负载平衡中间件[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姜昌华;胡幼华;;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仿真优化包的设计与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8 徐卫星;;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在招生系统中的应用[A];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十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大会文集[C];2007年
9 廖岱波;;浅谈设计模式在LED软件开发中的应用[A];2006年全国LED显示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狄斌;陈彩;;设计模式在警员考核系统中的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基诚 刘江;C++藏书阁(下)[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王霞;设计一个好的开发框架[N];计算机世界;2007年
3 清华大学 谢晓芹 梁邦勇;框架不是框框[N];计算机世界;2002年
4 雷厉风;Web开发图书撷英(之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傅筱;从二维到三维[N];中华建筑报;2008年
6 杨翠平;打造你的多功能桌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7 沈建苗 编译;基于Spring创建工作流引擎[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刘庆;沾点SOA的“仙气”?[N];网络世界;2006年
9 张晶;AS800助企业应对信息化挑战[N];中国贸易报;2007年
10 清华大学 谢晓芹;如何用好构件?[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秀杰;基于设计模式和框架的E&P领域基础中间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刘强;设计模式的形式化研究及其EMF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天戈;基于模型驱动的面向对象应用程序框架的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澎;GeoSmarter通用地理教育平台的支撑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5 王学斌;软件工程中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模型转换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孙军梅;基于形式方法面向服务的Web软件开发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7 陈佳;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开发方法和设计模式的作用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刘铮;大规模软件可信性度量分析原理及其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律睿a\;新媒介绘画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王斌;用于程序挖掘的分布式构件库组织及协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水新;基于J2EE体系的MVC框架的研究和实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佟立峰;基于Windows DNA体系结构的系统建模方法[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丁昕苗;基于J2EE技术的WEB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陈相;设计模式和图象压缩在机动车识别预警系统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5 张p,
本文编号:1974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97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