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 投稿:唐溤溥 X

发布时间:2016-12-01 10:58

  本文关键词: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 投稿:唐溤溥

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2-0197-10修订日期:2011-12-291引言信息革命是指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成本剧降的计算机、通讯和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1],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变化[2]。从19世纪40年代的第一…

自从有了淘宝,奇特的玩意儿就层出不穷。什么星空灯、七彩发光抱枕、黄锦圣旨结婚证书等等等等,大有“物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其中有一翘楚叫作“指纹套”,这东西听起来玄乎,似乎与高科技有着欲语还羞的缠绵关系,但其实作用非常亲民。通俗点讲,它是用来对付指纹打…

中图分类号:K9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90(2011)12-1423-07修订日期:2011-04-181970年代以来的技术变迁推动着不相邻的空间通过节点与枢纽所形成的网络组织同时发生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的资源流动,重塑了城市空…

作者:甄峰翟青陈刚沈丽珍

地理研究 2012年04期

  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2-0197-10

  修订日期:2011-12-29

  1 引言

  信息革命是指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成本剧降的计算机、通讯和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1],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变化[2]。从19世纪40年代的第一台笨重的ENIAC计算机到之后的IBM PC个人计算机,再到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和当前正在快速流行的平板电脑、iPhone智能手机,从固定信息技术到当前的移动信息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人类活动——移动模式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并带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联系和人类的空间组织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与地域空间结构变化,包括格局、过程与机制,而技术进步对地域空间的影响一直是地理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研究关注的重点。近些年来,有关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也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1)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新的空间形态研究[3~9];(2)互联网城市与城市体系变化研究[10~13];(3)城市空间与出行研究[14~17]。近十年来,西方的城市地理学家又开始从行为地理、时间地理等角度对信息技术的个人行为时空变化进行研究[18~22]。

  虽然西方对信息革命与城市地理学研究已经有了近30年历史,但是这个议题在国内外仍然是一个前沿学术研究领域。而且,受制于数据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已有的研究成果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地理实体空间的研究。在众多研究文献中,Castells的流空间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4],它对于我们理解网络信息空间与地理实体空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是,关于移动信息技术的地理学研究论文较为少见。国内还基本处于空白,国外学术界也主要集中在移动电话的影响方面,尤其是关于社会尺度,包括社会网络、社会文化心理、政治、教育、经济等,如移动电话渗透率、移动电话产业发展等方面[23~26]。而对其他一些新兴移动信息技术的空间研究尚处在比较薄弱的阶段。

  移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和互联网用户增长的主要动力。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以手机和无线信息机等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开始走向融合,即“三网合一”,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进入了新阶段。同时,高速铁路的加快建设、城市区域化的加速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移动通信技术一起,正将我们快速带入一个全新的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流空间”时代。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及其变化规律,在移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城市地理学研究面临着研究范式的转型和方法与内容上的革新,传统的理论框架已逐渐不适应当前的研究,迫切需要理论扩展、更新。因此,对移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地理学进行前瞻性分析与思考显得非常重要。移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地理学发展变化既是学术前沿,更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创新和转型的现实需求,需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讲,该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的城市地理学研究体系,构建移动信息时代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框架,实践方面对城市空间规划与管治也将发挥积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2 移动社会的理论构建:从信息时代到移动信息时代

  移动信息技术正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居住、工作与休闲方式,移动政务和移动商务的发展,空间流动性加强,促使了远程工作、远程通勤等的产生,一个全新的移动社会发展开始出现并迅速形成。

  2.1 移动社会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1973年,丹尼尔·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强调了以科学为基础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新工业中心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西方社会的加速应用,学者们提出了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等概念去解释或者描述当时的社会形态。Martin认为:信息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社会[27]。Castells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空间概念[3],之后Castells又区分了流空间和场所空间,将流空间从纯粹的虚拟技术空间扩展到地理空间与社会网络尺度[4]。毫无疑问,尽管西方学者们也认识到了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的作用,但还是更多地强调基于固定信息技术所形成的新的网络社会形态。而如今,移动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移动通信、移动计算、RFID(射频标签)、传感器等技术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带来社会形态和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一场移动社会革命已经出现。

  关于移动城市,瑞典很早就推出了这一概念并建立了园区,针对一些群体提供了很多移动信息服务。德国的Bremen围绕移动城市,计划集科研、发展、测试与市场于一身,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科研重地。如今,中国移动网络飞速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也非常重视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计划全面推进3G技术的普及和4G技术的逐步商用。随着政府、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加强,建设移动社会已经具备基础。2008年年底,IBM提出了“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突破”战略,并与十多个省市签署了“智慧城市”共建协议。

  2.2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移动社会结构

  无线通讯、GPS、无线射频、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所带来的从有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的重大进步,以及高速铁路的普及,带来了地理空间的剧烈转型。之前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城市框架正向一个融技术、经济、社会、空间于一体的智慧城市演变,全新的城市移动社会正在迅速出现(图1)。相对于工业化城市而言,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城市形态,也是信息城市的高级形态。本文将其理解为一个包括制度、技术、经济和社会四个层次的新的城市框架体系。其中,制度是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道德、法律、规章等的总和,是智慧城市运行的重要保障;技术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由移动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技术所构建的流空间是其核心,保证了各种社会经济及公共服务活动的进行。经济活动促使智慧城市更加高效,而以人为本的社会网络及公共服务体系则是智慧城市的本质所在。四个层次相互作用、紧密关联,共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城市空间形态。

  

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 投稿:唐溤溥 X

  图1 智慧城市体系框架

  Fig.1 Construction framework of smart city

  (1)制度层

  移动技术的普及及应用标志着一个管理升级和生产力解放的全新时代。移动政务、移动商务的出现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与效率、建设高效、透明的责任政府提供了新的技术机遇,也有助于城市政府跨越数字鸿沟,为市民提供更加敏捷、优质的普遍服务。资金、网络、可供整合的资源、运营模式等会影响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原有的经验与城市运行模式和居民生活习惯都面临着全新的考验。Caragliu等认为智慧城市就是通过参与式治理,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传统和现代的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对自然资源明智的管理[28]。因此,需要构建一个面向移动社会的制度框架,充分考虑法律规章、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及生产方式,为智慧城市及移动社会建设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速度、多样性和互联正在加速塑造一个新的社会,移动信息化将让现在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布局的企业和政府信息化建设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方便。例如,当前急速扩张的微博正在重构社会网络,并且成为了替政府分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一种成本较低、速度较快、效果较好的解决渠道和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借助移动信息技术平台,通过政府机构间的组织和程序的变革,促进以公民为中心的改革和网络问政的制度化,使其成为智慧城市构建重要的制度保障。随着网络关系的重构成为一个关键词,政府、企业、科学和民间机构需要共建一个更加妥善、以全球规则为基础的系统。在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方面,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和移动政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建设。对于城市管理来讲,改变原有的条块分割、层次分明的管理体制,立足于城乡一体、部门整合、空间优化的发展思路,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

  (2)技术层

  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是人、财、物真正紧密有机结合的城市。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宽带无线城域网”,即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全市所有行政区域,向城市居民提供在城区任意地点获取信息的服务。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四类技术:一是双向无线电通讯或广播;二是基于蜂窝电话的移动语音服务、SMS(短信服务)、WAP(无线应用协议)、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UMTS(即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三是基于移动设备的,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寻呼机、蓝牙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四是基于网络的Wi—Fi或我国正在开发的WAPI无线局域网。可见,以电脑、手机和无线信息机等为终端的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正式的“三网融合”,基于标识技术(RFID)、通信技术(泛在联网)、网络技术、云计算的物联网,都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移动性是智慧城市技术支撑的重要关键词,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将成为互联网重要硬件平台,如电子书阅读器,可以阅读书籍、报纸和杂志,并可观看移动互联网电视。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代表着从固定无线技术到移动无线技术的变化。手机成为信息化网络中的移动载体①。在移动通讯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融合的推动下,借助高覆盖率的移动通讯网、高速无线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移动信息终端,移动技术的使用开辟了广阔的移动交互空间,在高速交通技术的合力作用下,共同构成了移动社会的技术平台②。

  (3)经济层

  移动信息技术不仅仅为社会带来信息技术的革新,更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要素流动性的加强,而高速铁路的带动作用,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方向,基于移动信息的服务业成为了当前产业发展研究的热点。

  移动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众多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SP),以及系统集成商(System Integrator)等合作伙伴的发展,最终将形成一个强大的移动信息化产业联盟。例如,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在不同程度上先后介入了移动互联网,推动了产业链的成长与完善。随着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网购市场迅速扩大,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日益丰富,云计算、物联网等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线下的诸多经济现象开始走向线上,线上移动互联网用户和线下商店之间的互动也逐渐加强。当然,移动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智慧服务业的发展,也将会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包括设备制造、终端制造、软件开发等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个完善的智慧产业链的打造,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经济动力。

  (4)社会层

  3G进程的加速与物联网的发展,更为快速、便捷的移动信息交流方式将成为现实。这使得除了以产业形式深刻影响城市经济之外,移动信息技术的影响还将广泛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借助于普及的移动信息终端,PC上网的传统互联网网民与手机网民将互相渗透,可以有效地缩小基于固定信息技术基础上所形成的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数字鸿沟”。因此,移动状态下的社会生活重建,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移动电话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代表着移动信息时代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可以随身移动的信息处理平台。同时,基于定位的移动社会网络(Location-based Mobile Social Networks)越来越普及,如Facebook、Twitter和MySpace,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嵌入式(GPS-embedded)移动平台如安卓系统智能手机(Google Android phones)和苹果iPhone的出现,带来了在线社会网络的繁荣。全新的移动交互空间,并成为人们普及与流行的生活、工作方式,为所有希望融入世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资源共享平台和生存发展空间,也使得规模庞大的移动用户群构成了一系列特殊的社会关系群落③。

  3 移动信息时代的城市地理学研究

  移动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已开始渗透、融入到城市地理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正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以取代传统的信息城市研究框架。所以,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对正在到来的移动信息时代的城市地理学研究从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内容与重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创新,及时提出移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地理学应该加强研究的领域和重点突破的环节,这对于快速适应并促进城市地理学更好地服务当前快速转型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与形态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研究方法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城市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与技术尝试,也带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型。如行为地理学及时间地理学方法的应用,结合GIS技术的进步,借助于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城市地理学可以处理更为复杂的数据,为城市地域空间演化等空间分析与模拟仿真提供了技术支撑。虚拟地理环境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在强调地理信息使用者身临其境之感受的同时,还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29]。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虚拟空间和地理空间的形态与空间演化进行动态分析与模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赛博空间制图(Mapping Cyberspaces)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赛博空间的外观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工具。借助于新的互联网技术,在地理学教学及研究成果的空间表达上,及时动态的信息发布与更新,对于传统的以文本语言和地图为表现方式的地理学研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出现了Web GIS技术,成为了地理学研究重要的工具和技术手段。研究手段的进步也促使地理学开始关注地理网络空间,并利用ArcGIS等GIS软件模拟和可视化展现城市空间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例如,采用无线通讯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用于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研究。在美国,NASA资助集中于移动GIS工具和无线互联网地图服务(IMS)的开发去方便环境监测和管理任务[30]。而借助于GPS技术以及GIS技术,也可以对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群体进行时空研究④。

  在信息地理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个难点就是数据的获取。在早期的研究中,互联网域名、带宽、主机等指标常常被用来分析信息空间的规模与等级变化。近些年来,为了弥补数据方面的不足,社会学调查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针对城市居民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方法是获取一手数据的有效方式。而如今,移动计算、远程通讯服务(电信服务),定位系统得到显著发展,地理信息获取途径得以改变⑤。通过对手机用户的调研,加之GPS技术对目标人群空间移动的信息获取,可以获取使用者信息,进而对研究对象的时空行为特征及规律进行深度分析。

  3.2 研究内容

  在移动信息、高铁、物联网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度流动性社会,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深入,在由工业化城市迈向信息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地理学也需要面对新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开展以下研究。

  (1)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转型

  在移动信息技术和高速铁路的支撑下,对区位理论的认识正由固定区位转向流动区位。空间不再呈现静止、封闭的特点,而是高速交通网络连接的大区域尺度中的流动和共享型空间,从而促使人们形成新的流动时空观和流动区位观。在这个过程中,地理空间与移动网络信息空间的关系变化对于理解新的可能出现的城市空间形态是至关重要的。如今,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经济形态或者空间单元也已出现,如互联网产业园区、智慧园区等等⑥。因此,需要强化以下研究内容:①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关系研究。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了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趋势[31],也强调了网络空间的大小与其对应的实体空间规模有关[32]。但移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到底会加速地理与网络行为空间的一体化还是促使时空间更为碎化,是否会出现新的城市空间形态?这都是我们值得重点关注的话题;②固定信息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的特征及其对地理空间影响的比较研究,包括赛博文化与新的电子社区(如Google地球社区)及其对城市地理空间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从固定技术向移动技术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城市空间的影响;③移动信息产业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包括围绕移动信息技术在促使城市空间增长模式转型方面的研究。

  (2)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化

  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普及对城市服务业活动的影响最大,它不仅会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传统消费理念与信息渠道,还会改变商业服务企业的成本收益格局、批发零售业与住宿餐饮业空间布局。已有的研究强调了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空间的融合[33],网络店铺的空间集聚与区位研究[34],以及网上购物对不同规模传统书店产生的影响效应[35]。移动信息技术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与变化,需要加强:①移动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职能的变化;②网络团购、消费券等新的促销模式对城市批发零售业与住宿餐饮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这一现象在国内大中城市都已出现;③城市商贸服务业及其空间变化的研究,包括移动信息技术所促发的新的零售业业态的出现,移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零售业如批发市场、百货市场空间布局产生的变化,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对经济型连锁酒店空间集聚过程与格局的研究。

  (3)城市居民行为空间变化

  伴随着移动信息技术进步和高速铁路网络的完善,必将影响人们的感知并使居住地、工作地、邻里和城市的联系更加频繁和便捷,人员的流动性也相较于之前大大加强,其流动也逐渐从枯燥的空间位移向更加高效、舒适的智能化出行转型。相对于基于固定技术的信息网络,移动信息技术更加倾向于时间效率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功能的时间替代。目前的研究对网络虚拟空间的内部层面的探讨和关注还不够,在信息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效应上还缺乏有力度的诠释。因此,需要加强导致信息流产生的具体个人的行为活动对实体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注社交网络的空间效应,以及新型移动电子消费模式对于城市居民日常行为空间变化等的研究。具体包括:①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对城市居民购物行为以及出行模式的影响;②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会减少通勤但可能增加娱乐休闲等活动的出行行为,对其影响过程与可能的结果尤其需要关注;③城市居民的就业结构、就业区位选择的变化研究;④城市居民居住空间结构与特征的变化,包括城市不同收入群体的就业与居住空间变化的研究。

  (4)城市与区域空间作用

  在传统的地理空间关系中,地理邻近、集聚经济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空间关系的表达也由于功能上的等级联系而表现出圈层扩散的格局。而在赛博空间的影响下,地理空间被压缩,其“流动性”也增强,空间已经超越了原有场所空间的历史性含义,最大程度地克服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和距离摩擦,从而表现为某些特定空间互动作用的不断强化。已有的基于固定互联网的研究都表明城市的地理区位在决定互联网通达性的等级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高铁影响和支撑下的城市区域关系重构,将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当然,这其中离不开移动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企业活动空间和场所的充分“释放”。因此,抓住高速交通与移动信息技术这个研究主线,研究移动通信技术和高铁技术影响下的城市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包括区域层面城市网络体系的变化、高铁沿线城市间就业与通勤的变化、城市功能变化与城市——区域关系的重构,以及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5)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管治

  移动技术在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的应用不仅加强了与公民的沟通,为政府解决信息不对称、构建多渠道公共服务体系、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普遍服务开辟了新的渠道,更重要的是,移动信息技术对移动性的支持为突破传统的政府服务提供了新的范式,为实现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打造流畅政府提供了新的机遇[36]。因此,需要将移动信息技术纳入城市与区域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关注移动信息时代的城市—区域空间规划方法与技术支撑体系,移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管理框架,以及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城市与乡村空间管治策略。移动信息技术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管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与工具,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考虑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作用促使地理空间的转型以更好地适应移动信息时代的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成为加速改变当前城市与区域空间的重要动力,加上高速铁路的影响,促使原有基于地理实体空间的时空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智慧城市正表现出强的生命力以取代传统的信息城市研究框架。古老的以空间和差异性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论文分析了以移动信息技术为主体所构建起来的流空间概念,认识到移动信息时代的城市将成为一个融技术、经济、社会、空间于一体的全新智慧城市,进而提出并构建了一个包括制度、技术、经济、社会四个领域的智慧城市框架体系。这一新的城市社会形态将会引领着当前及今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移动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技术所支撑下的流空间,是一个“人”和“物”都高效运转的流动空间,这事实上已经突破了Castells所构建的流空间理论框架。因此,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体系也将面临着从长期以来对固定地理空间的依赖向一个基于全新流动空间的结构状态转型。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研究需要立足于移动信息技术的前沿,重点关注其对地理空间的影响并构建、完善一个基于流动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理论体系。

  当然,移动信息化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对地理空间的影响效应初现,也尚未形成规范的解决方案和模式,各种需求、涉及公众隐私等问题还需要妥善解决。但是,城市移动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制高点和影响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框架下,以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地理学需要在强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关注移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与空间转型、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化、城市居民行为空间变化、城市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城市与区域管治等方面内容,从而发挥城市地理学研究对于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作用。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2010年的全国移动电话网民已经取代固定网络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主力,增幅为18.6%。对于城市居民来讲,,手持设备(如PDA、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的使用,从技术上将促使智慧城市将成为现实。

  ②信息与交通都是影响人类社会变革的两项重要技术,本质上都是方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等的流动,减少流动的成本。正是这两大技术进步,促使了移动社会的形成。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1.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4.0%。

  ④互联网地图和GPS手机整合点之一就是“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是利用用户位置信息进行增值服务的一种移动通信与导航融合的服务形式。

  ⑤GPS定位跟踪技术。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现实挖掘项目通过向大约100名用户发放带有定制软件的移动电话,记录真实社会关系的通话记录和地理设施邻近的蓝牙扫描,来研究移动社会的应用。其他研究方法有使用定位跟踪配有GPS的车辆——出租车,得出某一时间段的空间集聚,行驶路径从特别设计的传感器中跨设备的提取记录。

  ⑥北京石景山区计划打造国家级的3G应用产业示范基地,深圳也已建设实施了国内第一个互联网产业园。

作者介绍:甄峰(1973- ),男,博士,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地理与区域规划,E-mail:zhenfeng@nju.edu.cn(南京210093);翟青、陈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沈丽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南京210093)。

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2-0197-10修订日期:2011-12-291引言信息革命是指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成本剧降的计算机、通讯和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1],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变化[2]。从19世纪40年代的第一…

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2-0197-10修订日期:2011-12-291引言信息革命是指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成本剧降的计算机、通讯和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1],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变化[2]。从19世纪40年代的第一…

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2-0197-10修订日期:2011-12-291引言信息革命是指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成本剧降的计算机、通讯和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1],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变化[2]。从19世纪40年代的第一…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0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00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