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需域间路径构建方法
本文选题:域间路由 + 基于策略的边界网关协议 ; 参考:《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年08期
【摘要】:在域间路由中,BGP的最优路径转发规则使得节点无法控制自身能够收到哪些路径。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按需的域间路径构建方法,其主要特点为上游节点可以对其下游节点的选路过程施加影响,根据自身需求定制路径。首先对BGP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支持在路径通告中嵌入更多策略信息的域间路由协议P-BGP,嵌入在路径通告中的策略能够指导中间节点如何选路。在P-BGP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支持按需的域间路径构建方法OIPBM,OIPBM以BGP保证源端与目的端的可达性,需要构建特殊路径的源端将路径构建的需求信息发送至目的端,由目的端协助其发起一个带策略的P-BGP收敛过程获取满足需求的路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了OIPBM具有较好的性能。
[Abstract]:In inter domain routing, the optimal path forwarding rules of BGP make nodes unable to control which paths they can receive. In view of the problem, an on-demand inter domain path constru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main feature is that the upstream node can influence the routing process of its downstream nodes and customize the path according to its own requirements. First, the BGP is entered into the path. An interdomain routing protocol (P-BGP), which supports more policy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path announcements, is proposed. The strategy embedded in the path notification can guide the routing of the intermediate nodes. On the basis of P-BGP, the method to support the on-demand inter domain path construction (OIPBM) is further proposed, and OIPBM guarantees the reachability of the source end and the destination with BGP. In nature, the source end of the special path is needed to send the requir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path construction to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destination is used to assist it to initiate a P-BGP convergence process with the strategy to obtain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is proved that the OIPBM has good sexual energy through the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宁夏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基金】:宁夏师范学院校级重点项目(ZD2010005) 宁夏师范学院创新团队培育项目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PY201210)
【分类号】:TP393.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宁;邹鹏;朱培栋;;基于信誉机制的域间路由安全协同管理方法[J];软件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宸;孙斌;杨义先;杨焱;;一种轻量化的边界网关协议路径验证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9期
2 谭晶;罗军舟;李伟;于枫;;基于可信度的域间路由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0年09期
3 李兆斌;康志荣;池亚平;方勇;;基于AS联盟与信誉机制的域间安全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2年14期
4 王娜;汪斌强;;互联网自治系统的前缀信誉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2年09期
5 秦志光;杨毅;杨磊;钟婷;;P2P网络中利用推拉模式实现的信誉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童向荣;多Agent合作求解中的信任与协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郭毅;域间路由系统安全监测关键技术[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熊婧夷;基于多移动Agent的大规模网络恶意代码防御机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张良文;一种多接口主机自治接口选择方法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陈侃;域间路由协同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康志荣;基于行为和身份可信的安全域间路由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刚;王会;杨家海;;P2P技术分析与流量管理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0年04期
2 董作霖;汪云;牟光臣;;一种优化的传感器网络节点选择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13期
3 王晟;王雪;毕道伟;;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节点选择优化策略[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01期
4 吴海;赵巍;田斌;;无线传感器网中的加权距离节点选择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李士宁;杨丽平;李志刚;张荣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选择机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7期
6 张晓;王金龙;吴启晖;;认知无线电中一种感知节点集自适应选择算法[J];信号处理;2010年06期
7 王宏生;李家峰;孙美玲;;基于索引量大小的分布式检索[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24期
8 宋伟;卢正鼎;李瑞轩;於光灿;;一种Peer-to-Peer环境下的综合信任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05期
9 傅建明;孙芳琪;刘力;张焕国;;P2P中一种使用缓存和测量的节点选择模式[J];电子学报;2006年08期
10 张勇;徐友云;蔡跃明;;非正交选择译码转发协同[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海龙;陈侃;任浩;朱培栋;;域间路由系统协同安全检测技术研究[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朱培栋;杨明军;念其锋;;实现域间路由系统安全的系统化方法[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3 林嘉;刘欣;银伟;刘功杰;朱培栋;;域间路由安全策略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王小强;邓文平;曹华阳;吴侃;朱培栋;;路由安全监测与态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张建锋;蔡开裕;朱培栋;;基于前缀劫持的垃圾邮件攻击及其对策[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蔡木林;蔡跃明;;OFDM中继信道节点选择与资源分配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7 冯文峰;王彦昆;贾宗璞;;基于CollectCast的最佳节点选择算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8 梁伟;毕经平;;Internet路由关联分析与监测系统设计[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颜振亚;郑宝玉;崔景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协作目标跟踪[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慧霸;彭宇行;卢锡城;;P2P流媒体索引服务器的快速源节点选择算法[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春鸽;ASON:构建下一代光网络的关键[N];人民邮电;2003年
2 记者 李智鹏;Juniper力挺MPLS[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包东智;ASON建设方案的选择[N];人民邮电;2004年
4 ;华为改造吉林农行接入网[N];网络世界;2002年
5 早报记者 俞凯 陶宁宁;商场折扣大战元旦还将升级[N];东方早报;2008年
6 王生举 李鸿江 本报记者 冯欲晓;在演习中学会实战[N];人民武警;2008年
7 阿馨娜尔、罗纯伟;打击乐招贴[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无线网状网提高可靠性[N];网络世界;2003年
9 本报记者 安丽敏;小排量车热销 结构调整见效[N];中国商报;2009年
10 杨;灵活定制化服务成为CDN市场发展趋势[N];人民邮电;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毅;域间路由系统安全监测关键技术[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胡湘江;域间路由系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王娜;分级域间路由系统及其关键技术[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刘志辉;可信域间路由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李丹;多可达路径域间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徐鑫;域间路由的可预测性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邓文平;域间路由安全性与健壮性关键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郭卫栋;无线协作网络中节点选择和调度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洪君;Internet域间路由稳定性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10 王大东;基于BGP的域间流量工程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国家级互联网域间路由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燕强;基于多平面的域间路由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陈侃;域间路由协同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刘建峰;面向IPv6网络的域间路由异常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陈亮;基于国际视图的域间路由监测与态势可视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曹华阳;域间路由安全多维监测方法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周乃宝;媒体路径优化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研究与系统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段璨然;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域间路由的开发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郝亮;协作通信网协作中继节点选择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晓文;具有QoS保障的协作节点选择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4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03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