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一种复合的自治域级拓扑发现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03 09:59

  本文选题:自治域 + 拓扑发现 ; 参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面对新的挑战,传统网络逐渐力不从心,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领衔的未来网络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网络测量技术纷纷针对未来网络发生演变,但拓扑结构测量在传统网络环境下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在自治域级的网络拓扑中,每个自治域都可以简化为一个点,而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自治域间的邻接关系。近年来有许多相关的研究展示了不同的拓扑发现算法。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来推断自治域级的拓扑,利用在网络中部署高速采集器采集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路由器上的路由表以及BGP协议的更新信息来推断网络拓扑结构,并判定自治域的相关属性。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全面、准确地推断网络在自治域级的拓扑结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new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is gradually unable to do its best. The future network led by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Network (SDN)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then all kinds of network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have evolved in response to the future network. However, the role of topology measurement in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environmen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network topology of autonomous domains, each autonomous domain can be simplified as a point, and the adjacency between autonomous domains is represented b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wo points. In recent years, many related studies have shown different topology discovery algorithms. 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is proposed to infer the topology of autonomous domain level. The network topology is inferred by deploying a high-speed collector in the network to collect the routing table on the boundary gateway protoco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router and the updated information of the protocol. The related attributes of autonomous domain are deter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and fully and accurately infer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network at the autonomous domain level.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15AA015603)~~
【分类号】:TP39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宗芬;陶智飞;杨思睿;邹德清;;一种基于自治域的协同入侵检测与防御机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2 唐卓;卢正鼎;李瑞轩;;基于专家综合评定法的多自治域安全互操作的风险评估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08期

3 张效娟;李伟;;可信可控网络中跨自治域的流合作测量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1年09期

4 范琪琳;尹浩;林闯;董加卿;宋伟;;互联网自治域商业关系推测算法[J];计算机学报;2014年04期

5 陈建刚;王汝传;王海艳;;一种网格自治域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07年01期

6 李瑞轩;胡劲纬;唐卓;卢正鼎;;R~2BAC:基于风险的多自治域安全互操作模型[J];通信学报;2008年10期

7 ;北京CHINAnet的建设[J];计算机与通信;1997年03期

8 陆俊秀;朱韵成;陈茂科;;互联网4byte自治域标识过渡研究[J];电信科学;2008年03期

9 江先亮;金光;杨建刚;何加铭;;面向自治域的DoS攻击流抑制模型[J];通信学报;2013年09期

10 陆悠;张妮;;支持多自治域及个性化的RBAC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安全;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守山;贾晓芸;;网格计算中的可信自治域机制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2 李鹏;王晟;;基于Stackelberg的域间网络资源配置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郑宁;IP Anycast+BGP 实战分析[N];计算机世界;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磊;自治域路由快速收敛、竞争策略和流量特性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翔宇;基于自治域的异构信息协同机制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李骏;基于WSRF的多自治域网格服务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3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093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