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和低时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本文选题:主动队列管理 + 公平性 ; 参考:《通信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因特网中时延敏感应用和高吞吐量应用的流行使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的缓存越来越大,导致网络流量极易出现高时延和高抖动率。基于高带宽非响应流的移动应用的普及使网络瓶颈资源利用愈加失衡,整个网络的资源分配公平性难以得到保证。为了缓解这2个问题,从时延控制和抑制高带宽非响应流抢占资源的角度,基于Sample-Match、L-LRU缓存和按概率分组丢失机制,提出了兼顾公平和低时延的主动队列管理(FLDA)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带宽非响应流的干扰下,FLDA能够较好地维持队列稳定性、瓶颈链路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和低时延性。
[Abstract]:The popularity of delay-sensitive applications and high-throughput applications in the Internet makes the buffer in routers and switches larger and larger, resulting in high latency and high jitter rate of network traffic. Because of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based on high bandwidth non-response flow, the utilization of network bottleneck resourc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unbalanced, and the fairnes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whole network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se two problems, an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FLDA) algorithm, which takes account of fairness and low delay, is proposed based on Sample-MatchOL-LRU cache and probabilistic packet loss mechanis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lay control and high bandwidth non-response flow preemp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LDA can maintain queue stability, resource utilization fairness and low time ductility under the interference of high bandwidth non-response flow.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60125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LY15F020010)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No.2014C31059)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2014C31059)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No.SKLNST-2016-2-13)~~
【分类号】:TP39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明玉,顾冠群,吴国新,赵齐;一种支持分层多点投递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年09期
2 任丰原,林闯,魏丫丫,樊燕飞;主动队列管理中的智能分组丢弃新机制[J];电子学报;2002年S1期
3 张鹤颖,窦文华;主动队列管理机制在突发流下的性能比较与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年12期
4 汤德佑,骆嘉伟,张大方,张白妮;一种提高稳定性和公平性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07期
5 陈潇,周建国,晏蒲柳;支持流类型优先级处理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J];计算机工程;2005年07期
6 张鹤颖;肖立权;;一种顽健的自校正主动队列管理机制[J];通信学报;2006年03期
7 刘明;窦文华;张鹤颖;;大延时网络中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刘明;窦文华;张鹤颖;;主动队列管理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2006年24期
9 张远翼;杨祥;司海平;;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性能分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荣亮;王建新;;基于控制论的主动队列管理的研究进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振平;陈娟;;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仿真研究的几点建议[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永昌;;IP复接器中的随机丢弃算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周川;郭毓;陈庆伟;;一种改进的公平性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算法[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4 刘英峰;;一种改进的RED算法—IRED研究[A];江苏省电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曹振臻;肖扬;;基于离散二维Markov链的TCP/RED模型[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e,
本文编号:2112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11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