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嵌入式网络设备TCP高可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0 13:23

  本文选题:嵌入式网络设备 + TCP ; 参考:《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年02期


【摘要】:对数据网络中嵌入式双主控设备和虚拟集群交换系统的TCP高可用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TCP高可用方案,该方案对TCP/IP协议栈和TCP应用软件做少量改动.主用设备只需在TCP连接建立或关闭时向备用发送TCP连接同步信息,备用设备上TCP/IP栈收到同步信息后强制创建或关闭TCP套接字并将相应信息保存到TCP控制块,同时将TCP套接字信息通知TCP应用做相应处理;主用故障时备用切换为主用,转主用后TCP同步连接根据收到的第一个TCP包初始化TCP连接的发送和接收序列号等信息并完成TCP连接的倒换.该TCP高可用方案在实际设备中得到了应用,测试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主备间只需要很少的通信量就可以实现TCP连接同步,且主备倒换时TCP连接能在毫秒级的时间成功切换.
[Abstract]:The TCP high availability technology of embedded dual master devices and 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 system in data network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 new TCP high availability scheme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TCP / IP stack and TCP application software are slightly modified. The primary device only sends the TCP connection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tandby when the TCP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or closed. The TCP / IP stack on the standby device, after receiving the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forces the creation or closure of the TCP socket and saves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to the TCP control block. At the same time, the TCP socket information is notified to the TCP application to do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ing. After the transfer, the TCP synchronous connection initializes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serial number of the TCP connection according to the first TCP packet received and completes the switching of the TCP connection. The high availability TCP scheme has been applied in practical equipment. The test and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how that TCP connection synchronization can be realized in only a small amount of traffic between master and backup, and TCP connection can be switched successfully in millisecond when the master and standby switch.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基金】:科技部2008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国家发改委2008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国家项目资助
【分类号】:TP393.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志远,金海,唐晓辉;基于主动TCP连接复制的高性能高可用MySQL数据库集群[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06期

2 韩德志;傅丰;;双机高可用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祝永志;孔令鑫;侯秀杰;;PCs数据库机群系统高可用性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科学;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裴蕾;消防炮中心控制器双机热备系统的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2 晏伟;多机热备高可用集群的设计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帅;思科实验室网络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德志;余顺争;谢长生;;融合NAS和SAN的存储网络设计与实现[J];电子学报;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锡军;构建高可用的安全网络——DawningGate多重链接技术[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年06期

2 杨俭俭;建设高可用的网络信息平台[J];中国传媒科技;2002年09期

3 钟展东;IBM i series系统的高可用性[J];计算机安全;2003年05期

4 ;局域网核心的高可用性[J];信息化建设;1999年08期

5 路川,张X;存储区域网技术及其应用[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尹黎明,沈全勇;一个高可用集群的管理方案[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郭戎潇;曹国雄;王洪强;;嵌入式TCP协议在DSP中的实现研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沈立强;袁芳;刘乃嘉;吴海燕;戚丽;;数字校园信息系统高可用运行平台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07期

9 ;高可用解决方案按预算设置集群[J];个人电脑;1998年09期

10 江建慧;计算机网络互连的低成本高可用设计[J];微处理机;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劳凤丹;马云龙;;基于SSL VPN技术实现校园网的安全访问[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丁嵩;田敬;陈东;吴刚;代亚非;;UPStore:一个开放的P2P存储平台[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窦巍;余镇危;潘耘;;基于移动agent的应用层主动网络[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孟广平;;分布式邮件系统特点及在宝钢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远程+高可用保障业务连续性[N];网络世界;2003年

2 中华网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 董策;力辟数据高可用之路[N];网络世界;2001年

3 ;集群系统高可用三要素[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张峰;最高可用级别的同步复制[N];网络世界;2004年

5 ;高可用的选择[N];网络世界;2003年

6 ;安全、高效、高可用[N];通信产业报;2011年

7 ;Cisco 10000强势宽带汇聚力[N];通信产业报;2003年

8 湖南 徐志刚;坚如磐石 重于泰山[N];电脑报;2001年

9 王益民 李柠;寻找失去的记忆[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10 并行分布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章文嵩 章文卓 吴泉源;可伸缩网络服务的Linux集群[N];计算机世界;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云鹤;高可用IPSec虚拟专用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彬;TCP/IP网络拥塞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振华;基于LVS技术的高可用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D];河海大学;2005年

2 陈虎;高可用系统中资源监视研究与设计[D];河海大学;2004年

3 鲍乐峰;基于分类业务的高可用广域互联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周u&;基于集群的高可靠服务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沈圆;基于CBDF过滤高可用反垃圾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颖;集群系统前端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D];福州大学;2006年

7 沙燕霖;高可用分布式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俊敏;面向新型无人机的高可用覆盖网模型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王宇辉;面向服务计算的高可用服务注册中心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梁苏彬;基于集群的高可用HTTP服务器[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13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113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