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网络时延特征研究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dela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acroscopic topology of the Intern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net. The detection data located in four different regions under CIDA Ark project are selected to extract the network delay and the communication diame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dominant delay exists in the effective path in wh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twork delay and the communication diameter is very small and more than 70%. It is the existence of dominating delay that influe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delay and communication diameter. The two ends of the dominating delay link are geographically mapp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dominating delay occurs between a link transmission in the same country and the same city in a higher probability. On this ba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ominant delay with a distance of less than 5 000 km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link is mainly composed of queue delay, while the dominant delay with a distance of more than 5 000 km at the two ends of the link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propagation delay.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01121,61373159)~~
【分类号】:TP3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毕经平,吴起,李忠诚;Internet延迟瓶颈的测量与分析[J];计算机学报;2003年04期
2 苏威积,赵海,徐野,张文波;基于hops的Internet复杂网络分割度分析[J];通信学报;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文伟,王俊峰,谢高岗,张大方;基于包对采样的IP网络时延变化测量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08期
2 吴起,毕经平,王恺,黄靖,李忠诚;测量协同问题研究——完全分布式的解决方案[J];计算机学报;2004年11期
3 刘俊;张大方;金军航;;包对探测统计模型与测量精度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4期
4 焦程波;;伪造IP数据远程检测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8期
5 唐东明;肖宇峰;;IP视频传输网络性能测量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年07期
6 柯晓华;;应用于知识管理事务的六度分隔理论验证系统的构建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7 吴斌;马继涛;邬平;谭鹏;;基于特征分析方法消解RED冗余参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年08期
8 张菁;;我国小世界理论研究评述[J];情报科学;2008年09期
9 黄萍;张许杰;刘刚;;小世界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情报杂志;2007年04期
10 张琪;李兴华;姜华;;面向不同运营商的网络时延性能分析[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肖宇峰;文军;黄玉清;;用混杂包列测试网络瓶颈[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Jingang Liu;Wei Peng;Yonglei Yang;Zhijian Huang;;A Delay-Based Analysis of Multiple Bottleneck Links of End-to-End Paths in the Internet[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超;互联网在宏观拓扑结构下传播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罗桂兰;嵌入式互联网宏观拓扑结构及统计时间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袁江;小卫星组网路由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4 陈骏坚;基于新型蚂蚁算法的QoSR理论及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陈宁宁;开放式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6 黎文伟;端到端互联网性能监测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孙韩林;互联网流量、时延性质及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琪;面向不同运营商的互联网延时性能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许莉;银川电信MPLS VPN网络设计与实践[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张艳华;智能集成路由算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蔡桂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心站无人值班的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5 曹洪武;基于主动探测方式的网络性能测量研究及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6 肖宇峰;网络带宽的测试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朝阳;MPLS VPN运营网络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6年
8 黄莉莉;IP网络质量分析测量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9 张洪利;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测量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邵立杰;基于RGmix思想的匿名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毕经平,吴起,李忠诚;Internet延迟瓶颈的测量与分析[J];计算机学报;2003年04期
2 张宏莉,方滨兴,胡铭曾,姜誉,詹春艳,张树峰;Internet测量与分析综述[J];软件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庆璞;董淑福;罗峗骞;;网络时延的混沌特性分析及预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年04期
2 王宏伟;杨雨;张智华;;网络时延预测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0期
3 张晓晖;刘丁;;基于分层结构的可变网络时延补偿方法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黄杰,吴平东,马树元,陈之龙;无需时钟同步和网络时延预测的远程控制补偿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5 李德河;;精确计算网络时延的一种方法的讨论[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3期
6 邱征;王红春;陈长胜;余亚刚;;AFDX网络演算时延分析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16期
7 张海豹;管致锦;程学云;;基于规则的可逆网络时延优化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3年11期
8 陈雪丽;张建明;陈良;;基于神经元控制的网络时延补偿策略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6年06期
9 赵辉;邓燕;王红君;岳有军;;基于预测控制的网络时延补偿策略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9期
10 王随平;李闪阁;张海宁;;基于网络时延预估补偿的远程控制系统研究[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涂小敏;宋杨;;基于无偏灰色模型的网络时延预测[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自动化专题)[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政;跨太平洋直达光缆即将开工[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雯;飞行器网络控制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邓建球;智能调度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D];清华大学;2011年
3 葛愿;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建模与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芦帅;基于网络时延分析的控制器设计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康梦晓;IP网络时延测量与估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3 张恒;特定流量下网络时延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郭诗朦;基于时间序列方法的网络时延预测与改进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赵伟;带有网络时延与丢包的T-S嵌套模糊跳变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罗杰;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延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7 王瑞刚;基于Internet液压位置系统的实时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张柯;网络控制系统研究及实验平台建设[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杨晓涛;基于高性能远程技术支持系统的网络时延的测量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叶;基于TCP/IP的网络时延补偿控制器设计及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22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12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