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链路负载自适应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7 15:38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Internet)规模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互联网用户也快速增长,IP业务发展迅速,需求呈现多样化,网络流量的急剧增加造成网络拥塞问题日益严重,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QoS)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基于网络中间节点的拥塞控制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AQM)是基于中间节点拥塞控制机制实现的重要手段,陆续出现了很多关于AQM的算法。 本文深入分析了几种经典AQM算法,并总结了各自算法的优缺点。在ARED算法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加强队列长度稳定性以及提高链路利用率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负载自适应的改进算法TTL-ARED。ARED算法通过检测平均队列长度来判断网络拥塞的程度,调节最大丢包概率来达到稳定队列长度的效果,但存在网络滞后性,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网络中的突发流量。TTL-ARED算法能够根据链路负载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网络拥塞的程度,达到稳定队列长度的目的,保证了链路高利用率。同时对丢包概率计算函数进行改进优化,能够更好地适应网络拥塞控制,降低分组丢包概率,提升链路的吞吐量。利用网络仿真软件NS2对TTL-ARED算法性能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TTL-ARED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有效地进行网络拥塞控制,提升了队列长度的稳定性,保证了链路的高吞吐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scale of Internet (Internet) presents explosive growth, Internet users also grow rapidly, the demand is diversified, the network congestion probl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due to the rapid increase of network traffic.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f computer net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f computer networks,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based on network intermediate node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lgorithm (AQM)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based on intermediate nodes.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AQM algorithms. In this paper, several classical AQM algorithms are analyzed,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ARED algorith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eue length stability and improve the link utilization, An improved algorithm, TTL-ARED.ARED, based on link load adaptation,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network congestion by detecting the average queue length and to adjust the maximum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to stabilize the queue length. TTL-ARED algorithm can not well adapt to the network burst traffic. TTL-ARED algorithm can judge the degree of network conges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link loa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tabilizing queue length, and ensure high link uti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function is improved and optimized, which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reduce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and improve the throughput of the link. The performance of TTL-ARED algorithm is simulated by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NS2.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TL-ARED algorithm can better adapt to different network environments, effectively control network congestion,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queue length. It ensures the high throughput of the link and has better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玮;;自适应同步参数未知的Lü混沌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宋雄亮;马力妮;刘超;;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六边形搜索方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付桂涛;赵天磊;唐川;邢座程;;优化迁移共享的自适应令牌协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梁春燕,钟庆昌,谢剑英;基于模型参考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孙小卓,宋国文,王世力,赵玉华;区间自适应算法与回声抵消[J];信号处理;2001年05期

6 杨盐生;一种自适应鲁棒跟踪模糊控制新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7 李国勇;一种改进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陈亮,刘实,李云剑;基于F-范数的小波自适应量化的语音伪装[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2期

9 项文君,余忠华,殷建军;热态误差的自适应分段补偿方法研究[J];计量技术;2005年09期

10 黄玮,张化光,王智良;参数未知的不同结构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寒光;;电子地图中的自适应注记[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孟宏;刘玉;;基于复调制的自适应细化谱算法[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王平;冯海朋;李勇;康燕;;一种工业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机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铁;樊剑;钟秀蓉;;地震波的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对比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5 张竞新;张广岩;;全局收敛的自适应广义预报控制算法[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6 彭云;王遂学;陈莽;李欣冀;张宇翔;肖继红;;自适应抗干扰天线在飞行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张士娟;孙金生;;自适应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唐文彬;郝重阳;;目标成像识别的自适应融合系统和方法[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徐振中;;多指机器人手的一种自适应力/位控制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李维;汪小帆;;群集的自适应速度策略[A];第三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吴礼福;脉冲噪声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梁凌宇;人脸图像的自适应美化与渲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叶镇清;自适应聚类算法挖掘网络模块结构及其在酵母蛋白作用网络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6 伍宇;移动计算中自适应负载转移决策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朱磊;基于自适应邻域概念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李力争;凿岩机器人双三角钻臂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杨祥;无线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自适应资源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群锋;校园网环境下的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年

2 彭青艳;粒子滤波及跟踪窗口尺寸自适应调整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徐聪聪;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自适应服务方式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来林;双螺旋桨自适应双重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饶睿楠;自适应对消的收发隔离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汤佳惠;自适应泄漏弹性的基于身份加密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7 丁蕾;用于运动载体的三轴自主稳定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晓;基于内容特征的图像自适应压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任俊伟;关于自适应小波相关问题的一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晓玲;复杂网络的自适应同步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30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130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