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用户关系的网络信息地理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Abstract]: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a new type of network community, represented by Weibo,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forms and causes of this new typ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pace by associating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Weibo users with geography. It is found that the regional roots still exist i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pace, which shows that the local information connection occupies the main position i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pace, an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connection presents a certain phenomenon of distance attenuation; The relativ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connection and the actual social economic relation is shown by the relativ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connection intensity and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v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connection pattern and the overall patter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hierarchy difference i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pace is represented by the hierarchy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connection intensity and the asymmetry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connec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9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15090201)
【分类号】:TP393.092;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甄峰;信息时代新空间形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2 孙中伟;王杨;;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3 H·巴凯斯,路紫;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J];地理学报;2000年01期
4 汪明峰,宁越敏;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5 甄峰,顾朝林;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6 汪明峰;宁越敏;;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7 甄峰;魏宗财;杨山;曹小曙;;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以南京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5期
8 汪明峰,宁越敏;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9 甄峰,张敏,刘贤腾;全球化、信息化对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10 胡兆量;;地理学的基本规律[J];人文地理;199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传武;袁自强;李海建;;大别山区农民工结构特征与流动机制分析——以皖西金寨县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郭亚欣;;网络信息时代城乡统筹规划新视角——以兰州市榆中县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夏骥;;国际品牌在华布局的区位选择——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方维慰;;地域信息鸿沟形成的机理剖析[J];图书与情报;2011年01期
5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3期
6 姚秀利;;快速交通引导下的区域城镇空间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S1期
7 魏宗财;甄峰;姜煜华;王春慧;;信息化影响下经济发达城市居民家庭联系网络演变——以南京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8 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9 汪明峰;宁越敏;胡萍;;中国城市的互联网发展类型与空间差异[J];城市规划;2007年10期
10 段进军;韩坚;;关于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城市问题;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白永青;侯剑华;刘洋;;网络生态系统基本理念初探[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翟青;甄峰;;信息革命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程葳;;网络管理与构建和谐城市社会的关系[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立立;;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研究[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5 张权;高文杰;赵荣山;李宏伟;;石家庄城市空间发展分析[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6 姚秀利;;快速交通引导下的区域城镇空间组织[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立立;;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周璇;;北京城市空间发展南北不均衡格局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周璇;;多中心均衡发展的城市网络——德国城市体系探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巍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孙为;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庆印;基于信息技术的交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董欣;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董新建;山东省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信息化推广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薛凯;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陈春林;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玮;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思海;基于GIS的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明苹;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娜;西安城市增长驱动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成小梅;转型期洛阳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过文仪;三维可视化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周洪涛;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r,
本文编号:2135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13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