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尺度耦合特性分析的侦听网络流量扩张模型

发布时间:2018-08-01 15:05
【摘要】:在能量受限的侦听网络中,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由于瓶颈节点的能量消耗无法满足侦听网络的流量需求,需要进行流量扩张模型构建。传统方法采用对偶子梯度法实现对侦听网络的流量扩张,方法只能考虑一种流量和节点的组合,适应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尺度耦合特性分析的侦听网络流量扩张模型,对侦听网络流量时间序列进行采集与分析,通过小波尺度耦合分析,对路由接收的调度任务指令数量做出有效预测,从而为调度模型的建立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分析流量序列的瞬时频率线性变化规律,得到带宽频间谐振模型,通过小波尺度耦合特性约束,提高了流量的流通量,实现流量扩张。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提高侦听网络的数据流吞吐量,网络流量通道得到有效扩张,提高了侦听网络的安全性和通信效率,展示了较好的应用性能。
[Abstract]:A lot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is needed in the listening network with limited energy. Becaus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bottleneck node can not meet the traffic demand of the listening network,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traffic expansion model. The traditional method uses dual subgradient method to realize the traffic expansion of the listening network. The method can only consider a combination of traffic and nodes, and the adaptive performance is not good. In this paper, a model of interception network traffic expansion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scal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is proposed. The time series of interception network traffic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wavelet scale coupling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he number of scheduling task instructions received by routing is predicted effectively, which provides an accurate data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eduling model. By analyzing the linear variation law of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of flow sequence, the resonant model with wide band frequency is obtained. By the constraint of wavelet scal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the flow flux is improved and the flow expansion is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roughput of the listening network data flow, the network traffic channel is effectively expanded,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of the listening network, and show a good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分类号】:TP39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静;;基于RSA公钥加密算法的电子邮件加密程序之JAVA实现[J];科技通报;2012年02期

2 洪刚;汤宝平;裴勇;;基于最低能耗路径的分簇路由算法[J];计算机仿真;2012年10期

3 杨波;徐建波;;无线传感网使用网络编码的新型数据传输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05期

4 司菁菁;庄伯金;蔡安妮;;严格线性散播网络编码[J];软件学报;2012年03期

5 张志明;周晋;陈震;李军;;基于网络编码的对等网流媒体传输模型和算法[J];软件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云璐;张新;郭洪尧;张雯;;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路由博弈算法[J];半导体光电;2014年02期

2 秦建华;;基于Java的局域网文件广播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年14期

3 赵晓津;;基于广域特征关联的公钥高深度加密方案[J];科技通报;2014年02期

4 卢致杰;;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多跳网络生存时间优化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9期

5 尹向东;许烁娜;曾碧卿;;基于NBS优化的认知网络高能效资源分配[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10期

6 朱琳;;向量空间协议爬虫动态污点Bug数据补齐算法[J];科技通报;2014年10期

7 刘艳;王子荣;朱性伟;;一种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4年11期

8 李云玮;马蕾;;基于物联网上位机拓扑的电机组控制器设计[J];科技通报;2014年12期

9 陈虹;;基于码流误差掩盖补偿的同态标签关联编码设计[J];科技通报;2015年02期

10 金鑫;;相位谱拟合车载自组网中功率增益优化方法[J];科技通报;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桂森;车载自组织网络数据分发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维桥;网络编码在MANET中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威;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视频监控系统[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孙振宇;流媒体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王重任;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编码链路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周鑓;基于android的H264视频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安徽大学;2014年

6 王宏霞;基于网络编码的ZigBee路由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7 周绪俊;P2P流媒体网络拓扑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吴敏;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网络编码的可靠数据传输技术[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梁建华;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通信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范鹏飞;无线传感器网络TEEN协议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海波;;一种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7期

2 张牧;张顺颐;刘伟彦;;多速率多播最大吞吐量问题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1期

3 王静;刘景美;王新梅;;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播路由算法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11期

4 康巧燕;孟相如;王建峰;;网络编码对组播通信的性能改善[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03期

5 刘庆;王培康;;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分簇路由协议[J];计算机仿真;2009年04期

6 蒋杰;方力;张鹤颖;窦文华;;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连通覆盖集问题求解算法[J];软件学报;2006年02期

7 李姗姗;廖湘科;朱培栋;肖侬;;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传感网多路径传输方法[J];软件学报;2008年10期

8 黄政;王新;;网络编码中的优化问题研究[J];软件学报;2009年05期

9 ;Scalable broadcast with network cod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J];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利松;彭健;姚磊;郑凯;魏淮;简水生;;对称双芯光纤的研制及其耦合特性研究[J];中国激光;2010年03期

2 关春颖;苑立波;;二维光子晶体耦合器耦合特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3 周明彪;罗斌;潘炜;;耦合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耦合特性理论分析[J];激光杂志;2007年06期

4 李桐;翟会清;梁昌洪;李奇;;矩形开口谐振环腔间耦合特性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周金山,刘国治,王建国;矩形孔缝耦合特性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12期

6 邓飞其,刘永清,冯昭枢;具有滞后耦合特性的线性随机大系统的时滞无关均方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年01期

7 薛春荣,祝生祥,肖志刚;锥形光纤间的耦合特性[J];光子学报;2004年07期

8 吕善伟,任济时,方a;波导缝隙天线耦合特性的研究[J];电子学报;1985年05期

9 杨明伟;周兆英;;压电致动微雾化器的压电-固-液耦合特性分析[J];压电与声光;2009年06期

10 黄辉敏;张卫东;李继琨;陈沛龙;;含有介质板的有孔矩形腔体耦合特性分析[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兰鹰;王艳林;王自东;;90°弯头优化结构耦合特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海清;孙湘文;陈忠嘉;;正交波导的矩形缝隙耦合特性[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7年

3 李丽娜;尹红贺;王立军;;1060nm半导体激光列阵与透镜导管的耦合特性[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葛悦禾;;波导H面T型结斜缝耦合特性分析[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河;沙漠蜥蜴体表的生物耦合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凌;粉体流流动及传热参数耦合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赵鑫;铋硅族氧化物BSO晶体波耦合特性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潘雪;基于LCX的电磁环境耦合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张琰;蝼蛄触土部位生物耦合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孔祥;涡流管与制冷剂耦合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3年

7 陈文超;碳纳米管互连电热耦合特性研究及其对传输信号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7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157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