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之后,云计算技术成为最新一次的信息技术产业革命。这项新技术不仅关系到信息技术产业,而且与科技消费者息息相关。因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服务将会很快地渗入到商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基于云的在线信息技术服务模式改变了组织获取信息技术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群体而言,以快速的接入能力、低水平的前期投入成本、使用即付费的付费模式等为特征的云服务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更加灵活,更具效率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渠道。云服务市场无限的商业前景和中小企业用户群在云服务用户市场占据的主导地位引起了众多云服务利益相关者的极大关注。然而,目前关于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还相对匮乏。在信息技术创新加速的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信息技术创新行为理论研究是否能够充分地指导基于云的企业在线信息技术服务实践?中小企业云服务行为决策过程基于哪些理性框架?不同的理性框架下,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行为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行为决策的关键内外部影响因素又有哪些?这些内外部因素通过何种机制及如何对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行为产生影响?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的探索是理论的发展需要,更是实践的迫切需求。 本项研究基于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相关理论模型,基于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行为决策过程。首先,以技术经济理性和信任理性的双重理性框架为基础,结合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及信任的相关理论研究,本项研究构建了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行为的双重理性框架决策模型。在双重理性的基础上,本项研究考察了云服务感知收益与云服务信任在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行为中发挥的作用,更深入地探究和验证了云服务感知收益和云服务信任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对组织层面信息技术创新行为内外部影响因素和组织信息技术创新行为决策过程的考察和相关理论文献的回顾,在战略选择理论、管理时尚理论和信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项研究建立了信任中介的战略选择与管理时尚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模型。基于对中国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107份有效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mart PLS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的分析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本项研究验证了基于研究模型所提出的研究假设。 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技术经济理性与基于信任的理性对于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技术经济理性的云服务感知收益对于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小企业的云服务感知收益越高,则其越倾向于进行云服务转换;基于信任理性的云服务信任对于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小企业对于云服务的信任越高,则其越倾向于进行云服务转换。值得关注的是:在云服务背景下,与感知收益对于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创新行为决策的影响相比,信任对于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创新行为决策的影响更为突出。这说明了基于信任的理性是在考察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创新行为决策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2)在线信息技术服务的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性对于中小企业的云服务感知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云服务的信息安全性、云服务供应商的稀缺性和云服务感知制度压力对云服务信任分别产生显著正向、显著负向和显著正向影响。 (3)中小企业创业导向和管理时尚下的制度压力对于企业云服务制度信任和技术信任的建立具有显著,但是力度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制度压力感知对云服务制度信任产生的显著影响力度大于对云服务技术信任产生的显著影响力度;中小企业感知到的制度压力对于云服务制度信任产生的显著影响力度大于企业创业导向对于云服务制度信任产生的显著影响力度;中小企业感知到的制度压力对于云服务技术信任产生的显著影响力度大于企业创业导向对于云服务技术信任产生的显著影响力度。 (4)云服务制度信任与云服务技术信任在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信任在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过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有着自身的顺序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云服务制度信任对于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中小企业云服务技术信任对于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云服务制度信任对于云服务技术信任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通过云服务技术信任的完全中介效应对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有着间接的影响。云服务制度信任与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之间的关系中,云服务技术信任所起到的完全中介作用表明,企业云服务信任的建立有着内在的顺序性。当企业接触云服务时,首先考量与云服务相关的制度环境,而后对云服务相关的技术属性进行评估。 (5)在中小企业创业导向和感知制度压力与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之间的关系中,云服务制度信任与云服务技术信任均起到了中介作用,即复杂的信任构建是一种潜在的企业战略选择与管理时尚影响企业信息技术创新行为的解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企业创业导向和感知制度压力与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之间的关系中,云服务制度信任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中小企业创业导向与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之间的关系中,云服务技术信任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中小企业感知制度压力与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之间的关系中,云服务技术信任起完全中介作用。 (6)本项研究证实了云服务背景下制度信任与技术信任双层构面测量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云服务制度信任而言,结构保障和情景规范均是其显著的组成因素;情景规范对于制度信任的贡献高于结构保障对于制度信任的贡献;对于云服务技术信任而言,帮助性与可靠性是构成技术信任的显著组成因素,而功能性不是构成技术信任的显著组成因素。 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提出了基于技术经济理性与基于信任理性的整合框架,并在此整合框架基础上研究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深入发掘建立在技术经济理性基础上的云服务感知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建立在信任理性基础上的云服务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双重的理性框架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发掘丰富了组织层面信息技术创新的行为研究,有利于加深对于组织云服务转换过程的了解。 第二,从战略选择与管理时尚两个角度,提出并通过实证的方法验证了中小企业内部创业导向与企业外部制度压力对于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的影响。从企业内部的战略选择和企业外部的管理时尚探究云服务转换意愿为组织层面的信息技术创新行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组织层面信息技术创新行为研究和信息技术时尚的相关研究。 第三,提出并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信任(云服务制度信任与云服务技术信任)在中小企业创业导向、制度压力与中小企业云服务转换意愿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并揭示了中介效应过程中的顺序性。信任中介效应及其顺序性的揭示丰富了信任研究,不同类型信任之间关系的探讨为信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另外,信任双层构面合理性的验证对于技术信任这一相对较新的概念尤为重要,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本项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第一,为云服务供应商更好地运营云服务市场提供了策略建议;第二,为云服务的潜在使用者提供了关于云服务转换所需环境的参考;第三,为云服务市场的管理者提供了云服务市场管理,促进云服务市场繁荣方面的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9;F27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寿志钢;苏晨汀;杨志林;周南;;零售商的能力与友善如何影响供应商的关系行为——基于信任理论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2 谭云清;刘志刚;李元旭;;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间信任对合作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3期
3 吴高艺;;云计算下“机顶盒”的商业模式分析与技术实现[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8期
4 李宗伟;;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模型构建研究[J];创新;2013年05期
5 李晓英;朱庆华;;不对称信息下餐饮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多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05期
6 张远飞;贺小刚;连燕玲;;“富则思安”吗?——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7 孙宇;廖小伟;王晓丹;吕廷杰;;云计算经济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王伟;;美国网上调解的信任类型与制度构建[J];法治研究;2013年09期
9 黄上星;周凌云;;基于GAE的云计算应用开发[J];大众科技;2013年10期
10 刘思强;杨伟文;叶泽;;基于公平视角的买方垄断市场信任机制实证研究——以发电市场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Xiukun Wei;Yan Liu;Qu Sun;Limin Jia;Yuting Wang;;Rail Vehicle Ride Comfort Prediction Based on Bogie Acceleration Measurements[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张玮;牛正浩;史慧玲;孙萌;唐绍炬;;多目标优化的云计算虚拟集群动态调整方法[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孙英华;郭振波;吴哲辉;杜乐乐;;基于混合云市场的计算资源交易模型的研究[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燕;王华杰;王玉美;;在线个性化定制系统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韩丹;王高山;;基于扩展TAM模型的微信用户采纳研究[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罗贺;汪永康;胡笑旋;孙锦波;;基于负载均衡的云服务资源配置策略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7 潘送军;周沿东;;浅谈开发测试资源池的建设及应用[A];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集2013[C];2013年
8 周宇光;陈振义;盛中华;;探索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7绿色设计与制造信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立阳;基于态度理论的企业特征、企业声誉与企业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唐国锋;不对称信息下应用服务外包合同与应用服务供应链风险分担合同[D];重庆大学;2011年
3 周丹晨;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原理与实施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韩敏;基于ASP的汽车产业链协作模式、技术、平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谢荷锋;企业员工知识分享中的信任问题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林建宗;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外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晓梅;基于供需网的汽车制造供应商选择评价及协同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代春艳;虚拟研发组织中的信任及其管理[D];重庆大学;2010年
9 钟雪爿;消费者在社交购物网站中的光顾及购买意愿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朱天一;创业导向、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延嵩;HJ集团实施ERP集中式财务管理系统的问题与对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谭华令;面向产业链协同的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杰;DT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商评价和选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培良;亿达公司供应商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高岳;基于ASP的高频电路精品课程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艳波;面向铸造行业的ASP平台系统研究与开发[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4年
7 李娇;供应链环境下基于ASP模式的采购信息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邱城;ASP技术在铸造行业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陈洪佳;大连市制造业ASP模式交易平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陆利明;基于ASP的铸造行业协同商务平台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
本文编号:
2256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25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