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计算机网络路由算法的理论与进展

发布时间:2018-10-17 18:58
【摘要】:为了解大型网络的路由算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向,分析计算机网络模型和网络拓扑的特点,得出运筹学中的图论、排队论和动态规划理论是路由计算的基础。图论中最短路径树的理论是路由算法的重要理论。排队论中的M/M/1/K和M/M/m排队是比较接近网络实际的延迟计算模型。按照动态规划思想进行路由计算的方法,比枚举算法计算量小且能够获得最佳路径。静态路由算法是动态路由算法的基础,为了提高动态路由算法的实用性,网络动态信息检测技术和新网络模型研究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热点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search trend of routing algorithms in large network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network model and network top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 graph theory, queuing theory and dynamic programming theory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are obtained. The theory of shortest path tree in graph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of routing algorithm. M/1/K and M/m queueing in queuing theory are close to the actual network delay calculation model. The method of routing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dynamic programming is less computational than the enumeration algorithm and can obtain the best path. Static routing algorithm is the basis of dynamic routing algorith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dynamic routing algorithm, the research of network dynamic inform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new network model will be a hot topic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5134)
【分类号】:TP393.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波;王勇智;;一种基于多约束路径的QoS路由改进算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8期

2 唐治果;李乐民;虞红芳;;针对MPLS网络流量工程的链路关键性路由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5期

3 姜继海;邱昆;凌云;;一种基于网络最大流的MPLS流量工程动态路由算法[J];光通信技术;2007年10期

4 刘清南,林生,保宗悌;多业务网络流量工程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2期

5 赵国锋,唐红,田力;一种适于业务量工程的动态路由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2期

6 王兵,谢艳丽,叶栋,丁炜;一种新型流量工程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6期

7 唐治果;李乐民;虞红芳;;一种快捷的MPLS网络负载均衡动态路由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6年08期

8 王燕琳,孙雨耕,薛希俊;QoS动态路由算法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0年12期

9 孟兆炜;苏金树;;一种新的MPLS流量工程路由算法MSMR[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5期

10 朱斌;乐红兵;;网络流量预测的建模与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奇;曹斌芳;王立;王文虎;;一种结合LEACH和PEGASIS协议的WSN的路由协议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02期

2 刘成;何锋;王彤;周立;;一种AFDX网络虚拟链路的路由配置算法[J];电光与控制;2010年12期

3 葛金虎;;BCM方案QoS的实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张大巧;鲜勇;王明海;郑晓龙;;基于多路径算法的选飞航迹规划方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4期

5 李雁秋;邱昆;凌云;;光网络中实现流量工程的负载均衡动态路由算法[J];光通信技术;2007年09期

6 李雁秋;邱昆;凌云;;一种在光网络实现流量工程的快捷的路由算法[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8年02期

7 杨海波;华惊宇;刘半藤;;基于减聚类优化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11期

8 李振国;郑惠中;;网络流量采集方法研究综述[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刘勇;雒江涛;邓生雄;王小平;;基于Hadoop的网络分流和流特征计算[J];电信科学;2014年12期

10 侯颖;黄海;兰巨龙;李鹏;朱圣平;;基于自适应超时计数布鲁姆过滤器的流量测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LI Jian-qi;CAO Bin-fang;WANG Li;Wang Wen-Hu;;Energy Optimized Approach Based on Clustering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浩学;面向服务提供的逻辑承载网构建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蒋霁云;基于供应能力和响应时间的供应链瓶颈企业识别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何涛;QoS与负载均衡路由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胡宇翔;可重构网络的流媒体分发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王燕琳;基于QoS约束的多播路由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新华;基于MPLS网络的约束路由及故障恢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孟兆炜;面向流量工程优化的约束路由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高翔;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路由与节点目标跟踪定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丽俊;两层网络学习控制系统的快速优化调度策略、分布式计算及扩展应用[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丹丹;基于QoS路由路径优化的网络拥塞控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田铭;基于流量均衡的路由优化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梁宁宁;多下一跳路由机制下的QoS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4 徐斌;多QoS约束的组播路由优化算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孙自翔;PTN网络中业务分配与保护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董建民;计算机通讯网络中的QoS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李艳秋;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QoS路由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翁格奇;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9 方伟;基于QoS的多播路由算法及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马常霞;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路由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希俊,孙雨耕,刘振肖;基于带宽和跳数的流量工程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2年02期

2 王洪波;程时端;林宇;;高速网络超连接主机检测中的流抽样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8年04期

3 程光;龚俭;丁伟;吴桦;强士卿;;基于自适应抽样的超点检测算法[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2008年10期

4 ;Identifying heavy hitters in high-speed network monitoring[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0年03期

5 邹柏贤,刘强;基于ARMA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12期

6 曹建华;刘渊;戴悦;;一种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05期

7 付天成;莫松海;王晖;郑黎明;;基于Agent的动态路网行车最短路径求解[J];计算机工程;2008年20期

8 贾艳萍;孟相如;麻海圆;郝志建;;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多路径约束负载均衡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7年03期

9 刘杰;黄亚楼;;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网络流量预测[J];计算机应用;2007年07期

10 陈振伟;郭拯危;;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仿真实现[J];计算机仿真;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朝河;;基于排队论的炮兵侦察配系效能评估[J];兵工自动化;2009年03期

2 马霄;朱留铭;魏婧;郭麟;;基于排队论的病床安排模型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0年01期

3 吕琼;许雪芹;;基于排队论的病床安排流程重组模型分析[J];福建电脑;2010年08期

4 张晶;;图书馆借阅系统定量分析——“排队论”在图书馆借阅系统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1986年03期

5 张晶;;图书馆借阅系统定量分析——“排队论”在图书馆借阅系统中的运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7年04期

6 彭裕生;运用“排队论”浅析图书馆流通系统的科学管理[J];黑龙江图书馆;1988年02期

7 汪太新;;排队论在铁路专用线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厂设计;1990年01期

8 崔尧;宋瑞敏;;排队论在银行智能排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通报;2014年01期

9 张会宾;;基于排队论的车辆维修保障中维修组个数优化[J];兵工自动化;2007年02期

10 申玉红;曹炬;陈新娟;;基于排队论的通信系统中费用优化问题[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宽德;;排队论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2 张兆栋;张明智;;基于信息排队理论的指挥效能评估[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章顺悦;杨扬;吴家利;宋婷婷;陈远方;刘文华;尹平;;排队论G/Ek/c模型及其在医院眼科专家门诊中的应用[A];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王朝君;王勇;邓哲锋;;用排队论分析城乡医院超声设备的使用效率[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宋加山;李勇;;排队论模型在排班管理系统的最优控制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宋文琪;彭迎春;李启亮;金芳;吕葛;蔡艳英;胡立新;张晓飞;;应用排队论与信息技术对门诊化验流程再造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章祥荪;;运筹学在中国40年[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如;分工太明确,效率会降低[N];电脑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戴清;马尔可夫骨架过程及其在Frac/G/1排队论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2 李晓花;排队论中衍生的马尔可夫链的各种遍历性[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梅春;基于排队论的尺寸精密测量服务系统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凯;排队论算法的适应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任敏丽;排队论在银行服务系统中的若干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诗源;基于排队论的以太网实时通信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韩玉群;微分几何和排队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及计算机实现[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6 孙景艳;排队论在油泵维修排队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雅清;排队论在超市收银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雪萍;排队论在体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沈文兴;基于排队论的机场除冰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宋轶群;排队论在银行管理系统中的一类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77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277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