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高阶互连网络拓扑结构性能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1 14:54
【摘要】:高性能计算机峰值性能的不断攀升给高性能互连网络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串行传输技术的发展使芯片引脚带宽增长,使用高阶路由器应对高性能互连网络新挑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如何利用高阶路由器所提供的丰富互连端口提升高性能互连网络的性能和减少高性能互连网络开销是设计高性能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的关键。针对目前基于高阶路由器的典型拓扑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传统k元n立方体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在一个基于OMNeT++平台自组开发的高阶互连网络性能测评模拟器上设定不同的通信负载,测评分析了不同的拓扑结构在通信系统下实际的网络延迟和吞吐率的走势,简要分析了典型高阶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的局限性。
[Abstract]:The rising peak performanc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s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high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ri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the chip pin bandwidth increases, and the time is ripe to use high-order routers to deal with the new challenges of high-performanc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and reduce the overhead of high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by using the rich interconnection ports provided by high order routers is the key to design the topology of high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The typical topology structure based on high order router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k-ary n-cube. By sett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load on a high-order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imulator based on OMNeT platform, the trend of network delay and throughput of different topology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The limitations of typical high-order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topology are briefly analyzed.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2483,61272482,61003301)
【分类号】:TP39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慧;;解决网络延迟的I/O传输模型的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李霞丽;袁杰;温辉敏;于绍娜;胥桂仙;;一种基于Plugin技术的网络测量平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年03期

3 赵靖华;;结点主机与网站服务器通讯背景下网络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董海青;侯旭;刘勇;;基于业务的计算机网络可用性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年11期

5 张昕;丁晓宁;金蓓弘;李京;;一种网格环境的服务查找算法[J];通信学报;2005年12期

6 薛鹏;肖晓强;李皓平;胡华平;;基于参数测量的网络可靠性分析系统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6期

7 杜慧军;;DiffServ中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延迟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7期

8 张常有;曹元大;胡晶晶;靳军;于炯;;基于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分析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9 缪海君;吴学飞;;赣南医学院校园网网络结构的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10 邱敏;;中小型局域网的组网与管理[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世超;卢宁;;网络延迟测量技术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何慧;胡铭曾;云晓春;张宏莉;;网络延迟聚类的宏观预警的检测点放置[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周继鹏;朱良愿;;基于物理网络拓扑的P2P系统模型[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4 田东旭;罗咏梅;舒炎泰;;自相似网络业务延迟仿真研究[A];2001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钟伯成;沈亦军;;Internet拥塞控制协议的稳定性[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马雅凡;王海洋;隋琪;;基于QoS的服务选择研究[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亓雪冬;仝兆岐;何潮观;;基于网格的同步计算划分策略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程辉;毛席龙;苏琪;龙飞;程容斌;;一种新型报文级延迟测量方法的验证与分析[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任振峰;刘琚;;一种基于NS-3的应用层多播研究方法[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宁江;李昌武;俞闽敏;;一种融合负载感知和检测点的Web服务适应性失效检测机制[A];2010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测试工程师 荣钰;设计网络换脑筋[N];网络世界;2005年

2 ;VERITAS[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侯闯;三招加速网络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丁耿;三级交换重构校园网[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5 陈翔;FineGround优化Web应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6 游龙科技;互联网性能监测方法及工具[N];计算机世界;2001年

7 王春盈;反病毒技术发展趋势分析[N];网络世界;2005年

8 北京科技大学 潘文 博士;QoS保障:网络应用操盘手[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9 李刚;iPolicy:开启零风险网络之门[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10 Micromuse公司系统工程师 李芳;MPLS VPN:网管保证业务赢利[N];网络世界;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邱全杰;基于IPv6的校园网技术升级及性能测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AMNEH AHMAD ABDELRAHMAN OBEID;Wormhole-Route网中的一种基于路径的多发射简易策略[D];吉林大学;2009年

3 彭波;Internet上语音的鲁棒性传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4 褚瑞;基于虚拟计算环境的内存资源共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钱峰;网络层析成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文捷;网格环境下主动式安全系统的通信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方娟;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资源监控技术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方建超;网络QoS及性能评价中若干问题的建模与分析[D];上海大学;2004年

9 朱娜斐;基于RTT相似度的网络延迟估测理论和方法[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军;基于Internet网络延迟的改善和解决方法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2 莫安华;高阶路由器交换结构设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王传殊;结构化P2P系统的数据定位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林永听;一种拓扑相关的P2P系统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蒋翊;TCP-Friendly拥塞控制协议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蔡道家;基于兴趣分组的P2P网络模型[D];河南大学;2008年

7 黄金强;Overlay拓扑匹配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刘威廷;一种基于RAQ的具有拓扑意识的覆盖网络[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丁永红;基于NTP的ORBUS时间同步系统[D];东南大学;2006年

10 朱良愿;基于物理网络拓扑的P2P系统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5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325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