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局部性公共领域的扩展:Web2.0时代我国网络公共领域浅析

发布时间:2018-11-26 08:59
【摘要】: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公共领域往往使公共讨论流于形式,而网络媒体作为公共领域的新机制,特别是Web2.0媒体为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理想的论辩环境。有关热点事件的微博讨论展示出网络讨论的公共性、开放性、批判性和理性色彩,这表明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已初具形态。相对传统的传媒公共领域而言,这一公共领域在地域空间和议题范围上都有所扩展。尽管如此,这一公共领域仍然是局部性的,它对于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推动作用仍然有限。
[Abstract]:The public domain with the mass media as the carrier often makes the public discussion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while the network media, as a new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sphere, especially the Web2.0 media, provides a more ide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sphere. Weibo's discussion on hot issues shows the public, open, critical and rational nature of the network discuss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ublic domain of our country's network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dia public domain, this public domain has been expanded in terms of regional space and issue scope. Nevertheless, this public sphere is still localized, and its role in promoting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is still limite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领域视野中的网络公民培育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Z056)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的建构:以微博公共讨论为研究个案”(项目批准号:11YJA810014)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网络表达与公共领域:我国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1PJC1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TP39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潇雨;;浅析微博转发的传播效果[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10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叶育成;;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次区域协调规划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谢天武;;互联网视域中政党形象的建构与传播[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9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黄业雷;网络社会视阈下虚拟领导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晖;;Twitter:微博客时代的到来[J];传媒;2009年10期

2 苏震;;社会性软件平台下的知识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7年11期

3 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新闻与写作;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358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358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