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D-S证据理论冲突证据的修正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信息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J-14-106),无线传感器网络异常检测及异常数据重构关键技术研究(61303074)资助
【分类号】:TP393.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炜军;景占荣;袁芳菲;朱安福;;D-S证据理论的不足及其数学修正[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邓勇,施文康,朱振福;一种有效处理冲突证据的组合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年01期
3 W. C. Hoffmann;R. E. Lacey;;Multisensor Data Fusion for High Quality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n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J];Journal of Bionics Engineering;2007年01期
4 赵争业;夏远;钟求喜;;基于D-S证据理论的脆弱性态势数据融合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年09期
5 关欣;衣晓;孙晓明;何友;;有效处理冲突证据的融合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效武;基于多源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量化感知与评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廷锋;;组件技术的网络安全管理架构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年01期
2 邓三鹏;杨雪翠;苗德华;郭世杰;王创荣;;基于D-S证据理论的驾驶员疲劳监测方法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0年02期
3 李建国;王晓峰;孙晓明;;冲突证据融合算法性能分析[J];兵工自动化;2008年02期
4 李惊回;黎放;董鹏;谢俊杰;;基于证据理论的敌反空降防空火力强度评估[J];兵工自动化;2008年10期
5 彭渔露;张贤敏;;一种航天测控系统联调实时决策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01期
6 王卿;祖静;张瑜;;基于加权数据融合和相关性的微型电子测压器改进的动态校准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9期
7 徐培玲;杨风暴;王肖霞;谈激勇;;开放识别框架D-S合成规则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9期
8 袁月华;裴东兴;张瑜;;微型电子测压器校准系统的合理性论证[J];传感器世界;2011年07期
9 尹德进;王宏力;周志杰;;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目标识别信息融合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4期
10 朱林;段献忠;苏盛;李银红;;基于证据理论的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容错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前东;陈怀新;;多源信息的快速融合处理技术[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Research on the Driver Fatigue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the Dempster-Shafer Theory[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3 朱林;段献忠;范荣奇;苏盛;;数据融合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防误中的应用[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靖;王晨熙;鄢茂林;郑义成;;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身份融合中的改进[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5 付华;康海潮;梁明广;;基于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融合的瓦斯监测模型的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杜加萍;彭力;;基于一致可靠测度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7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Eviden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Discriminating Enemy Radar Operation Intention[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LI Yongsen;CAO Ze;MIN Jie;;Study on the Method to Measure the Evidence Simulation Degree[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效武;基于多源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量化感知与评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姜延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杨锦园;基于传感器管理的移动机器人融合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梁伟光;基于证据理论的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王育红;灰色预测模型与灰色证据组合模型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刘应吉;车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新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林志贵;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研究及其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8 佘二永;多源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蒲书缙;复杂环境下目标识别的智能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陈增明;群决策环境下证据理论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军;基于证据理论的粗糙集方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敏;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杜加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4 张丽;基于模糊集合和D-S证据理论的无线体域网数据融合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登付;数据融合技术在隧道监控中的应用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郭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研究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卿;放入式电子测压器的智能化设计及校准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唐跃明;基于IFF与雷达信息的目标身份融合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涂文博;基于D-S证据理论的铁路施工成本风险评价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徐翻翻;基于D-S证据理论的模式分类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立恩,潘旭峰,李晓雷,祝嘉光;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项新建;基于模糊数学与统计理论集成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3 周中良;于雷;潘泉;王琳;;综合化多传感器空间管理模型与算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1期
4 王波;王灿林;梁国强;;基于粒子群寻优的D-S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1期
5 陈天璐,阙沛文;信息融合多传感器可信度的确定方法及应用[J];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01期
6 徐凌宇,尹国成,宫义山,赵海;基于不同置信度的证据组合规则及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孙全,叶秀清,顾伟康;一种新的基于证据理论的合成公式[J];电子学报;2000年08期
8 李剑峰,乐光新,尚勇;基于改进型D—S证据理论的决策层融合滤波算法[J];电子学报;2004年07期
9 佘二永,王润生;基于线性融合模型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J];电子学报;2005年06期
10 董晓梅,于戈,孙晶茹,王丽娜;基于频繁模式挖掘的报警关联与分析算法[J];电子学报;200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萧海东;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趋势感知的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继军;多传感器管理及信息融合[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增宏;;基于加权D-S证据理论的分布式多传感器目标识别[J];计算机应用;2007年01期
2 李可心;徐国鑫;;基于D-S证据理论的空中目标识别[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S2期
3 刘海军;许丹;周一宇;姜文利;;基于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辐射源及平台识别[J];信号处理;2009年02期
4 沈建喜;冯立杰;;基于D-S证据理论的振动目标识别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08期
5 黄瑛;陶云刚;周洁敏;;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J];江苏航空;1999年Z1期
6 孙慧影,张彦军,崔平远;用D-S证据理论方法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唐海峰,张合,李豪杰;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2年12期
8 陈玉坤;司锡才;郜丽鹏;;组合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1期
9 刘海燕;赵宗贵;刘熹;;D-S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合成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付明;郭昕阳;黄金;裴泽霖;;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雷达辐射源识别模型[J];现代防御技术;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佘二永;;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玉兰;范晓静;;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方法的目标识别[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帆;浦昭邦;刘国栋;;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指纹数据融合[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肖云;彭进业;王选宏;赵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漏洞动态严重性分析[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边宝峰;马平;;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王勇平;杨晓段;李元左;;基于D-S证据理论的装备质量管理风险评估模型[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杨帆;浦照邦;刘国栋;;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指纹数据融合[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张佑春;王平;张公永;;基于D-S证据理论和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方法及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周浔;王晓丽;;粗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杜瀊;李秋华;;基于D-S证据理论的红外双波段图像目标融合分割[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菁;基于D-S证据理论的残疾人体育器材研发中评价模型的构建[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军;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模型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淑娟;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危险预警系统[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曹兆泉;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结果判决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徐培玲;开放识别框架D-S证据理论合成规则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5 翟建强;基于D-S证据理论的网络入侵预警模型[D];河北大学;2004年
6 马乾天;基于D-S证据理论的矿柱稳定性应力与声发射监测数据分析方法[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7 霍秀丽;基于改进型D-S证据理论的快速混合图像滤波[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8 刘晓艳;基于D-S证据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樊金辉;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数据清洗方法[D];云南大学;2014年
10 朱静;基于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本文编号:2539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53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