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片上网络多处理器QoS研究与设计
【图文】:
缓存当前虚通道,直到下一跳网络空闲。当尾片从输入到输出转发后,Rfull信号送达上级路由器,表示本级虚通道空闲,可接收新数据包。Crossbar仲裁机制采用优先级轮询策略,即当多个输入端口的数据包请求某一个端口输出时,Crossbar判断各数据包的类型,响应优先级高的数据包先出路由器;若两个包的优先级相等,则采用同等优先级数据包轮询策略来保证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低延时要求。4性能分析文中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Mesh网络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图5和图6分别给出地址均匀分布和局部分布流量模型中数据包端到端延迟随数据包注入率变化的曲线图。显然,随着网络流量的增大,Signal类型数据包始终具有较低延迟,保证了对最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低延时要求。Real_Time类型数据包和WR/RD类型数据包平均延时保持稳定增大,满足多处理单元之间的通信要求。Block_Tran类型数据包在注入率较高时端到端延时增大,但在50%的注入率下平均延时保持在同一个数量级,同样满足处理器的数据块传送。图5均匀分布流量平均延时曲线图图6局部分布流量平均延时曲线图xlabel(TrafficRate%)结束语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面向多处理器片上网络QoS机制,采用硬件语言搭建64单元2Dmesh网络。该模型模拟处理器产生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数据包按优先级传送,并支持多种流量模型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其在不同数据注入率情况下对优先级高数据包具有最低平均延时,满足面向SoC多处理单元的QoS要求。参考文献[1]AlineM,Leonel
通道,直到下一跳网络空闲。当尾片从输入到输出转发后,Rfull信号送达上级路由器,表示本级虚通道空闲,,可接收新数据包。Crossbar仲裁机制采用优先级轮询策略,即当多个输入端口的数据包请求某一个端口输出时,Crossbar判断各数据包的类型,响应优先级高的数据包先出路由器;若两个包的优先级相等,则采用同等优先级数据包轮询策略来保证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低延时要求。4性能分析文中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Mesh网络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图5和图6分别给出地址均匀分布和局部分布流量模型中数据包端到端延迟随数据包注入率变化的曲线图。显然,随着网络流量的增大,Signal类型数据包始终具有较低延迟,保证了对最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低延时要求。Real_Time类型数据包和WR/RD类型数据包平均延时保持稳定增大,满足多处理单元之间的通信要求。Block_Tran类型数据包在注入率较高时端到端延时增大,但在50%的注入率下平均延时保持在同一个数量级,同样满足处理器的数据块传送。图5均匀分布流量平均延时曲线图图6局部分布流量平均延时曲线图xlabel(TrafficRate%)结束语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面向多处理器片上网络QoS机制,采用硬件语言搭建64单元2Dmesh网络。该模型模拟处理器产生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数据包按优先级传送,并支持多种流量模型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其在不同数据注入率情况下对优先级高数据包具有最低平均延时,满足面向SoC多处理单元的QoS要求。参考文献[1]AlineM,LeonelT,N
【作者单位】: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008ZKC02-11)资助
【分类号】:TN47;TP39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鞠宏浩;顾华玺;尹小杰;;片上网络中服务质量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支亚军;片上网络通信协议与QoS保障机制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青;郝跃;蔡觉平;;基于分组网络结构NOC的蚁群路由算法[J];半导体技术;2008年02期
2 柴炜;;多处理器系统级芯片时代的片上网络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1期
3 唐名华;赖国明;;一种适用于非对称mesh片上网络的选择策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侯雷;;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5 郝晓洁;顾华玺;尚军辉;;片上网络调度算法相关研究[J];中国集成电路;2011年04期
6 万健;李丽;王佳文;张宇昂;;“包-电路交换”片上路由器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7期
7 王晓袁;杨银堂;;一种用于片上网络的交换开关结构[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6期
8 陆俊林;刘丹;佟冬;程旭;;一种提供高效带宽分配和低延迟的片上通信仲裁方法(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鞠宏浩;顾华玺;尹小杰;;片上网络中服务质量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年04期
10 李晓辉;曹阳;王力纬;陈晨;;基于遗传算法的片上网络缓冲分配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斌章;韩银和;李华伟;李晓维;;针对片上网络(NoC)芯片的单向虚拟测试总线[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欧阳一鸣;朱兵;梁华国;;一种用于片上网络的自适应路由算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黄玉玲;许川佩;陈于倩;颜晓凤;;改进粒子群算法的NoC映射研究[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哲;崔莉莉;;一种基于SystemC的片上网络辅助设计工具[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杨中明;李玉柏;;NOC功耗分析与建模[A];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杜高明;张多利;高明伦;马亮;耿罗锋;尹勇生;宋宇鲲;;全互连NoC多核体系结构研究[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王祺;吴宁;葛芬;;片上网络仿真与性能评估[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苏琦;李玉柏;王坚;;用OPNET实现片上网络仿真[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郝鹏;张丽果;杜慧敏;韩俊刚;;基于OPNET的环网NoC结构的设计与仿真[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冬;张丽果;杜慧敏;韩俊刚;;基于R-Torus结构和最短路径算法的NoC建模[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上海贝尔 朱宁;分步演进 承载未来[N];通信产业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朱杰;智能路由器完善网络多业务接入[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3 ;SoC是电力载波芯片发展大势所趋[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瞻博网络EX系列以太网交换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5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特种光缆部;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全面的FTTx专家[N];通信产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剑贤;高性能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庆利;多核SoC中的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管旭光;异步片上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丹;高效能计算型存储器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磊;片上网络NoC的通信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祥远;多核SoC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武畅;片上网络体系结构和关键通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常政威;网络化MPSoC高能效设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葛芬;专用片上网络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程爱莲;片上网络的建模仿真与性能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支亚军;片上网络通信协议与QoS保障机制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2 王婷;保证QoS的片上网络动态路径分配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刘宝起;片上网络服务质量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董少周;NoC路由算法及仿真模型的设计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张文婷;NoC系统中双核计算节点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晓袁;片上网络系统模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蒋勇男;片上网络路由算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冯伟;NoC测试端口选择方法与Dmesh结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9 李忠琦;面向软件无线电的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旭;NoC通信节点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2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54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