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以太网虚拟化互联技术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6 20:28
【摘要】:近来,新兴的云技术如浪潮席卷整个IT界,云技术作为一种虚拟化的技术,对于跨区域的站点互联,各不同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数据中心的自动迁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的同时,数据中心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加大,原有的二层网络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因为改变了原有的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大二层网络的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实现大二层网络的虚拟化互联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EVI网络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描述了当前以太网虚拟化技术的发展情况,而后对以太网虚拟化互联技术EVI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文主要对EVI技术做了以下的研究。 第一,通过对现有的虚拟化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提出了EVI,一种基于“MAC in IP”的“L2over L3”技术解决方案。对EVI网络的网络模型,基本组成,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本文分别从控制平面原理和数据平面原理两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EVI网络的具体实现细节和原理,引入了硬件路由的概念。分析了引入大二层网络可能会引入的问题,针对其中的跨区域广播,ARP流量等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法。解决了二层网络进入核心网可能会引起的问题,增加了整体解决方案的高可用性和鲁棒性 第二,同时结合作者在公司实习时发现的实际问题,二层网络会导致二层的广播域扩大,当二层网络出现局域网攻击时出现病毒传染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二层网络攻击的主要方法,危害,和原因。通过分析二层网络攻击的行为,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二层网络防攻击解决方案,通过MAC-address Spoofing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用于防治在大二层数据网络中局域网下的攻击行为。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解决方案,站点


图 1. 1 网络虚拟化示意图网络虚拟化是指把逻辑网络从底层的物理网络分离开来,VLAN(Virtual LocalNetwork)、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等都可以归络虚拟化的技术。在现有技术中,VLAN 要求其站点的物理位置相对固定,VPN 需要联站点之间专门建立租用线路或帧中继线路,虽然说通过传统解决方案通过 VPLS 走转发实现二层网络互联可以弥补 VLAN 和 VPN 的不足,但是该方案要求运营商网络必持 VPLS,且 VPLS 配置过程非常复杂,维护工作量大。我们需要的正是一种配置简单护成本低,同时可以兼容原有的网络,降低对网络运营商的依赖性,可以直接运行在IP 网络上的技术。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实现大二层网络的虚拟化互联的技术,同时又可低使用门槛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一种解决方案产生的同时,也伴随着其他问题的产生,虚拟化技术解决了原有务器利用率低的问题,促进了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引入了大二层网络技术,但是大二

网络构成,互联网


字信息才能够得到非常迅速的传播。因此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化革命乃至整息化变革和只是发展的重要基础。网络正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以及社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信息量爆炸发展的时代里,步已经非常的依赖于信息网络的建设。算机网络的的最主要的特征便是连通性(connectivity),或者在数据通信的网络中互通性,就是在网络上的各个用户之间能够互联互通,能够相互之间自由的交换,而不受时间,地点,地域的限制。就好像每个用户之间都一条线互相连接[26]。上世纪 90,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最初的以教育科研为目的实验性网络飞速发展成为商业网络,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着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加快了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走进生活,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愈加便利。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的。网络中的节点(node)可以是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如图 2.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婧;魏军;曾斌;;共享以太网反监听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6期

2 于佳;;浅谈ARP欺骗原理与防范[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0期

3 李鹏;姜鲲鹏;兰巨龙;;一种新的以太网地址动态配置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6年09期

4 朱启伟;文玲;;实现EoIB技术的一种实例[J];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11期

5 白雪峰,李飞锋,孙未未;在网络层实现双总线以太网实时应用系统的热备份[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97年03期

6 王巍;顾贵芬;李建立;;基于以太网的话音和数据系统的实现[J];无线电工程;2008年03期

7 陈光军;嵌入式系统用MPC860组建以太网[J];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朱玲;胡荣强;;基于DSP的以太网通信接口设计[J];软件导刊;2010年05期

9 刘海峰;;基于DSP的TCP/IP协议的应用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02期

10 Frank Iwanitz;Stefano Zammattio;;FPGA与工业以太网迷津[J];软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付洪威;姚红串;;基于DSP实验箱的以太网接口模块设计[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付洪威;姚红串;;基于DSP实验箱的以太网接口模块设计[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SAS增强RPR路由能力[N];网络世界;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壮;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服务质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斌;硬实时综合业务以太网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马太进;高可靠现场以太网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马晨光;煤矿井下多功能以太网节点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4 林峻楠;基于以太网接口的场景远程监测装置[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5 范占华;现场设备以太网接口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5年

6 晏平华;以太网指纹门禁系统联网设计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5年

7 孙明刚;工业以太网中冗余问题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丁丁;工业设备以太网接口的设计与实现[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9 沈志伟;基于以太网的工业网络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朱开锋;基于以太网的磁浮列车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2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552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