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面向移动终端的Web内容适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2 02:07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智能手机,使用智能移动终端上网,浏览网络资源。由于目前的网络资源是专为PC端的使用而设计,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分辨率以及应用环境各不相同,如果移动设备直接访问,效果不理想,难以正常显示网页内容。对于新建网站可以分别开发PC端和移动端的系统,但对已经存在的大量资源,无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金,这会是极大的浪费。 现在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法是页面转换技术,即对现有的网页文档根据—定的规则使用—定的工具进行转换,对Web资源进行过滤,使网络资源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显示效果,符合移动用户的浏览习惯,方便移动用户浏览。这种方法免去了重建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现有的基于页面转换技术实现的系统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转换系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有的对访问终端的识别过于单一,只粗略地区分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三类,有的虽然对Web资源做出了相应的适配处理,但是未考虑到转换后的页面重组问题,不能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浏览体验。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移动客户端访问网络资源为研究背景,研究面向移动终端的Web内容适配。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从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对面向移动终端的Web内容适配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对移动终端在Web内容适配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也进行了一些介绍,其中包括移动学习、DOM、XML、VIPS算法等。 (2)探讨了移动终端类型的识别、适配决策引擎、导航结构生成机制。移动终端类型识别主要是接入访问终端类型进行识别,获取其设备参数;适配决策引擎主要是对Web资源(主要包括文字、图片、FLASH)根据终端特性来进行资源适配决策;导航结构的生成机制主要是针对不同的页面结构类型生成导航机制。 (3)设计和实现了基于代理服务器端的原型系统,并对代理服务器的逻辑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说明。对系统进行测试后,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所述的系统设计合理,各模块工作正常,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对Web资源的的内容适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玲;阳鹏宇;;基于Web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测试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年14期

2 陈光亭,张固,丁巍;树状网络上的Web代理服务器最优放置问题[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2004年S1期

3 樊金然;;基于Web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年06期

4 包乌格德勒;李娟;;基于Web标准实现四种基本页面布局[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年08期

5 王民川;;WEB搜索引擎分析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6 郭利伟;王家兵;;Web信息自动标引方法比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7期

7 谢国强;蓝立新;;基于Web的网络爬虫技术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4期

8 王铁英;;Web搜索引擎设计和实现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6期

9 张峰;;浅谈基于WEB的交互式网页的制作过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徐国利;基于Web的半结构化数据的知识发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国英;叶春阳;邓秋军;;试论远程网络教学及其Web页面设计[A];计算机与教育:迎接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C];1999年

2 黄建波;丁扬;方芳;;基于代理服务器的Web加速的实现[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柏礼;吕建华;姚蓓;胡新平;张志政;;Web代理服务器缓存置换算法研究[A];NDBC2010第27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A辑二[C];2010年

4 朱树人;彭妮;胡宁静;;一种具有可伸缩服务能力的高性能web代理服务器[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5 万志利;单爽;;基于Web服务的单点登录研究与实现[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6 刘丽;方兰;李远玲;崔益民;;基于故障矩阵的Web服务故障诊断框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唐章蔚;;基于网络的Web虚拟实验室建构理论探索[A];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青;;基于Web的远程测试系统的设计探讨[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树岩;潘学标;;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Web评价系统的建立与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斌;刘大成;;Web性能测试中认识误区的分析与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晨;Web应用安全应贯穿生命周期[N];人民邮电;2009年

2 西北大学计算机系 宗锋;Tomcat——Web开发轻平台[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华;全新Novell亮相 Novell OneNet重拳出击Web服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4 边 一;保证Web服务安全的SAML[N];网络世界;2002年

5 韩涛;Web应用负载测试自动化[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西安交通大学 夏汶钰;如何构建基于Web的呼叫中心[N];计算机世界;2001年

7 北京华泰贝通公司 郭剑颖;构建Web 呼叫中心[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李牧邋编译;语义网:Web3.0为何盖不过Web 2.0的风头[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林岗 沈建苗 编译;用iReport制作Web报表[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清水 编译;Web 3.0:互联网是你的私人助理[N];计算机世界;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骞;Web社区推荐方法与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马奇辰;Web舆情事件因果知识流模型及用户行为分析方法[D];上海大学;2018年

3 张量;基于语义Web服务的虚拟物流企业组建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刘振鹏;基于对等网络的Web服务选择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李杰;基于服务质量的Web服务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5年

6 许洪波;大规模信息过滤技术研究及其在Web问答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3年

7 刘方方;Web服务合成与可用性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杨钤雯;序列模式挖掘方法及Web使用挖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孙慧峰;基于协同过滤的个性化Web推荐[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刘莉平;动态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军;面向移动终端的Web内容适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建光;Web会话识别的优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3 袁俊;面向建设无障碍网站的Web可访问性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6年

4 孙妙;轴流泵Web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华大学;2009年

5 詹晶晶;基于WEB挖掘的网络蜘蛛的研究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艳峥;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的研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赵洁;入侵容忍的分布式Web服务器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涛;基于web下桥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宝龙;基于Web共享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10 李岩;面向动态Web应用的数据采集与抽取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7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57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