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分组流量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3-25 13:31
【摘要】: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入,网络结构和网络规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网络数据传输方式的变化,网络流量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网络流量特征是网络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网络仿真设计和网络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流量发生器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特征需求产生特定类型和特定速率的分组,用以模拟真实网络产生的数据。结合实验室科研项目,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组流量发生器,重点研究如何建立流量模型,以使得产生的网络流量特性更加接近真实网络特性,并将分组流量发生器应用于交换仿真以及时间触发以太网中快速产生特定需求的网络流量,用以辅助仿真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分组流量发生器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在分析项目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分组流量发生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开发工具,软件架构设计。第三,对比传统业务流量模型和自相似业务流量模型,从数学的角度阐述流量的自相似特性,并研究了现代流量模型的新发展。第四,使用Python搭建流量发生器,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建立泊松模型,ON/OFF模型或者固定间隔模型产生网络流量作为交换单元仿真的测试激励,同时根据时间调度转发表产生时间触发以太网测试流量。最后,基于流量发生器对交换单元及时间触发以太网进行功能测试,搭建测试环境,产生流量作为仿真激励,统计分析吞吐量,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等性能参数,提高被测平台设计效率。
【图文】:

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基本周期,传输周期


根据 TT 业务参数信息,将其分配到各个基本周期中。假设网络拓扑如图 2.2 所示,需要传输的 TT 业务的相关参数如表 2.3 所示。图2.2 网络拓扑结构表2.3 TT 业务相关参数业务编号 TT1 TT2 TT3 TT4 TT5 TT6 TT7传输周期 1ms 2ms 2ms 3ms 3ms 3ms 3ms源端系统号 1 1 4 2 3 1 2目的端系统号 3 2 3 4 2 4 4生成时刻 3.1ms 0.1ms 0.1ms 0.2ms 0.5ms 0.3ms 0.2ms最大时延 1ms 0.5ms 0.3ms 1.2ms 2.5ms 1.7ms 2ms根据业务的传输周期可以得出基本周期为 1ms,矩阵周期为 6ms。对于预定周期为 1ms 的 TT 业务 TT1,,在每个基本周期传输一次。对于预定周期为 2ms 的 TT2 业务和 TT3 业务,其生成时刻均为第 0.1ms,故将其分配在第 1,3,5 基本周期内进行传输。对于原定周期为 3ms 的 TT4 业务,TT5 业务、TT6 业务、TT7 业务,根据其生成时刻可以将其分配在第 1,4 基本周期内传输,但由于 TT4 和 TT7 的源端和目的端都相同

流量,流量统计,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流量配置界面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晚春;李峭;何锋;熊华钢;;时间触发以太网同步及调度机制的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2 张宾;杨家海;吴建平;;Internet流量模型分析与评述[J];软件学报;2011年01期

3 陈楚;许勇;张凌;;重尾分布对网络流量性质的影响[J];计算机应用;2009年06期

4 龙剑友;王维;何晶;;网络流量自相似性的影响因素[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石江涛,王永纲,戴雪龙,颜天信;自相似网络业务流量的研究与实现[J];通信学报;2005年06期

6 戴汝为,操龙兵;Internet——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3年04期

7 胡严,张光昭;重尾ON/OFF源模型生成自相似业务流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波;基于时间相关的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凯;基于Qt的多业务流量生成器[D];重庆大学;2016年

2 查文静;时间触发网络的调度方法与实时应用任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曹博;多业务流量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邹天际;网络模拟中背景流量模型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华川;基于多分形小波的网络流量模拟系统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烁;多模式网络流量生成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7 马尼拉;IP网络测量仪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西锋;网络流量的特性分析与预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9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599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