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网络拓扑结构与传播动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4 22:33
【摘要】:军事信息网络的安全决定着未来战争的走势,而网络病毒的传播是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就需要人们寻找网络病毒传播的内在机理、研究工具及理论方法。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对生活中存在的网络现象及其复杂性做出科学的解释,为军事信息网络的安全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对一些观测到的社会、军事网络等学科领域中的实际现象,通过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或者预测模型,进而利用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内在机理。复杂网络研究主要包括网络本身的拓扑结构、网络机制模型建立以及基于网络上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等。本文首先建立了网络增长机制模型,研究了复杂网络上的拓扑结构刻画方法以及实际网络的生成机制构建与重现。其次,通过建立基于网络的病毒传播动力学模型,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网络上的病毒传播行为,探讨了这些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对病毒传播的影响,为社会、军事等网络上的病毒防治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章,介绍了复杂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意义及其与病毒传播动力学建模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基本概念、复杂网络拓扑特征的描述以及三种经典网络机制模型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复杂网络病毒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建模思想、网络病毒传播动力学建模的发展以及网络病毒传播动力学模型与传统均匀混合模型的区别。 第二章,通过介绍几类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其主要结论,简述了网络病毒传播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PSV模型、矩封闭模型、渗流理论模型以及基于网络连边的病毒传播模型。 第三章,建立了同时具有朋友关系和接触关系且两者相互影响的双层社会网络演化机制模型。利用平均域方程研究了各子网节点度的演化分布,并通过随机模拟的方法对各子网的度分布、同配异配以及聚类系数等拓扑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 第四章,针对网络节点之间对称和非对称传播方式共存的现象,建立了基于异质半有向网络的病毒传播模型。通过无病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刻画了无向和有向连边对应的拓扑结构对病毒传播的影响。 第五章,给出了自适应网络上的SIS病毒传播模型的全局动力学分析,探讨了网络断边重连拓扑结构对病毒传播动力学的影响。从理论上证明了断边重连机制可导致系统出现后向分支、Hopf分支等复杂动力学行为的结论。 第六章,建立了两类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分别研究了多种接触途径和多阶段的感染期分布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首先利用将网络节点分为随机和异质的两个子网,且节点可以在这两个子网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建立了随机和异质传播模式不能同时在每个节点身上发生的一类多途径病毒传播模型。利用极限系统以及Gershgorin圆盘定理证明了模型的无病平衡点的唯一性,通过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另外,区别于以往取节点感染期分布为指数分布的模型,建立了一类具有多阶段任意感染期分布的病毒传播模型,根据节点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采取每个节点具有不同阶段的感染期,分析了系统的全局动力学性态。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8;O157.5
【图文】:

模型流,矩阵,无病平衡点,最大度


且k 1,2, ,M,M为网络的最大度。图2.1 PSV 模型流程图利用下一代矩阵的方法(next generation matrix method)来计算 PSV 模型的基本再生数。新进感染仓室对应的矩阵 [ ]kl M MF F 在无病平衡点处的取值为0( | ) ( )(1 ( )) ( | ).kl l kldF k p l k t t kp l kdt (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彬;吴建军;高自友;林勇;傅白白;;基于复杂网络的交通拥堵与传播动力学分析[J];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2 唐明;崔爱香;龚凯;;关注耦合网络及其传播动力学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1年02期

3 徐文娟;钟立新;;时间标度、网络演化和传播动力学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传播;2013年23期

4 秦效宏;黄光球;;企业营销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特性[J];计算机应用;2012年09期

5 熊诗杰;时域统计分析在疾病传播动力学中的应用[J];物理;2004年12期

6 夏承遗;刘忠信;陈增强;袁著祉;;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及其新进展[J];智能系统学报;2009年05期

7 林蓓;祝光湖;傅新楚;;具有出生和死亡的复合种群疾病传播动力学[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3年04期

8 李翔;;复杂动态网络传播动力学[J];力学进展;2008年0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傅新楚;杨孟;陈关荣;;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阈值与全局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2 傅新楚;杨孟;陈关荣;;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阈值与全局稳定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3 石耀霖;;流体动力学、地震序列动力学和SARS传播动力学——跨越学科的科学思维[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敏华;复杂网络上传播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孙仁诚;复杂网络性质及传播动力学行为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褚建勋;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传播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吴庆初;复杂网络同步与传播动力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张晓光;网络拓扑结构与传播动力学分析[D];中北大学;2014年

6 刘真真;复杂网络上流行病和信息传播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印;一种复杂网络模型的构建及其传播动力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2 郑木华;复杂网络上信息传播动力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胡柯;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亓玉娟;基于复杂网络的病毒传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3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713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