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特征可变性模型商城网站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6-17 04:07
【摘要】:随着软件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软件的数量飞速的增长,软件复用因此变的尤为重要。因实现大规模软件复用的软件产品线方法成为了研究热点。软件产品线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软件核心资产的复用,公共特征集的可变性管理支持复用的实施,而可变性建模是管理公共特征集可变性的关键技术,指导领域阶段核心资产的生产,也为新系统的开发提供可复用的软件需求约束。基于特征可变性建模方法在软件产品线中应用广泛,但是方法可操作性差,以及无法实现领域特征到核心资产一致性的追溯,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可变性建模的需求、设计两个阶段的特征建模方法进行改进。在需求阶段,通过设计表格来计算特征在样本系统中存在的概率,精准确定可变点,引入基数减少二义性从而简化可变点表示形式,提高特征模型方法的可操作性;在设计阶段,特征划分上引入分层思想与体系结构的分层相对应,引入可变构件的概念,引入责任概念和映射算法,解耦特征与可变构件间多对多的关系,利用可变构件和接口实现设计阶段的可变性,实现领域特征到核心资产一致性的追溯。本文将改进后的特征建模方法应用在商城网站的开发,提高了网站质量,缩短了新产品上线的时间。最后,分析特征建模方法改进后的性能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基于特征的可变性建模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对产品线特征模型的理论研究做出一定补充,并对于商城网站的产品线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3.092
【图文】:

成本,核心资产,相似系统,软件复用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产品线概述(Product Line)是一组相似系统族,并在相同的领性和小部分的可变性,它们可以共用一套核心资产。线工程需要大量的领域研究和复用资产来提高软件复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与传统的软件复用方法相比,的提高,收益会超过成本。把成本均摊到越来越多成本就会降低,如图 2-1。所以软件产品线是保证低最佳方法实践。

活动图,核心资产,可变性,软件复用


图 2-2 软件产品线三大活动图图 2-3 软件产品线的开发流程变性建模线工程不同于其他软件复用过程的主要特征,就是用可品成员之间的异同。软件产品线的可变性管理中可变性持复用核心资产同时实现核心资产在产品线中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梅宏;;面向特征的软件复用技术——发展与现状[J];科学通报;2014年01期

2 聂坤明;张莉;樊志强;;软件产品线可变性建模技术系统综述[J];软件学报;2013年09期

3 于树全;艾伟;;基于特征模型的软件产品线可变性建模方法[J];计算机与网络;2012年10期

4 王家华;刘卫丽;白军卫;赵博;;基于目标的随机建模方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张俊;刘淑芬;姚志林;;一种基于角色的特征模型构件化方法[J];电子学报;2011年02期

6 沈立炜;彭鑫;赵文耘;;扩展方面机制的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建模及构件组装实现[J];电子学报;2009年S1期

7 罗代忠;赵文耘;彭鑫;;一种基于UML的软件产品线可变性建模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8年08期

8 李玉琴;赵文耘;;从领域需求到产品线体系结构的映射——一种面向特征的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年07期

9 范少锋;张乃孝;赵新宇;;基于描述逻辑的特征模型[J];计算机科学;2007年01期

10 赵毅,胡丹;FODA:一种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涛;增量式软件产品线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李弈远(朱理);基于特征的软件产品线开发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爽;基于领域语义的Agent能力建模与协作规划方法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

2 章怿霏;面向行业应用软件产品线工程的领域框架的研制和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史锋;面向领域的可复用软件资产管理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3年

4 李冰;基于面向方面的软件产品线产品配置生成方法研究及支持工具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5 邓小娥;软件产品线工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7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717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