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驱动的微服务应用自适应演化框架研究与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3.09
【图文】:
v)的服务自动串联,并借助微服务容器化技所做的工作包括:①定义 RDM 和 RCT 模型RMAE 协作算法实现 DYNAMICO 参考模型 4 章);③解析用户请求智能委派路由(4.1 节节);⑤设计微服务自适应监控算法感知上下计,用户的需求和上下文决定了 Web 交互的户的需求转化为可以代表用户自动执行的一自适应特征的支撑,以在微服务架构下尽可照以下要求来设计实现,概念图表示如图
模要求划分为三个关注点:用户需求,Web 任务和服务序列模方法[1,21-24,51,52],特别是需求驱动的模型和本体[1,21,22],目的是型。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两种方法,涵盖我们为 RMAE 确定动的微服务(RDM)本体模型;(2)面向用户需求的上下文感知示的 RDM 本体模型是定义基于微服务的 Web 交互概念的基本:用户需求、API 网关、Web 任务、服务序列、微服务、注册出和用户上下文。我们的 RDM 本体采用 OWL 文件形式进行求演化来扩展。该模型将系统中的各类概念提取出来以构建本构成,同时描述了本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前者是 RCT 模型的描述将依赖于 RDM 模型本体;后者在服务的功能相似度匹配用于服务的动态演化策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刚,吴刚,董金祥,何志均;人机界面自适应机制的设计和实现[J];软件学报;1998年10期
2 李家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标志[J];税务研究;1992年05期
3 严宗光;邓宇豪;;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机制[J];科技资讯;2014年28期
4 黄景廉;;WLAN跨层链路自适应机制[J];计算机应用;2009年02期
5 潘健;周宇;罗滨;马晓星;吕建;;一种基于本体的软件自适应机制[J];计算机科学;2007年11期
6 田生伟,禹龙;搜索引擎中并行检索均衡自适应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04期
7 杨海英,黄皓,窦全胜;基于文化算法的负载均衡自适应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1期
8 王继成;神经网络自适应机制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工程;1997年S1期
9 梁律;;适用于移动Web开发的内容自适应机制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6期
10 彭厚颀;陈传峰;;移动Ad Hoc网络动态自适应机制的研究[J];福建电脑;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少波;胡建军;陈茜;;基于自适应机制的遗传编程可持续性进化算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刘云生;代一尘;邓华锋;;流数据处理系统自适应机制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3 常明;高飞;李龙云;;神经网络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艺全;;建立串级调控的股份制自适应机制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根本出路[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5 欧阳建权;史殿习;丁博;王怀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技术[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林颖;许力;林晖;;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小退避窗口自适应机制[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蔡远利;唐伟强;高海燕;;一种新的高阶滑模导弹非线性控制算法[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8 黄德斌;邢国敬;;网络群体同步现象的自适应机制[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刘琴;智能化成机器人行业发展风向标[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7年
2 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张克俊;对高新区概念的再理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3 张启祥 陈家根;“南京大区”概念[N];新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晓;自适应人机交互界面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史庭俊;容忍入侵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郭成昊;计算系统的自适应体系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陆晓芬;基于代理模型的实值演化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刘涛;电子鼻长期漂移抑制算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刘健;下一代无线网络的跨层优化MAC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丁博;软件自适应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成炳;需求驱动的微服务应用自适应演化框架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万洁文;面向自适应软件的策略执行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赖春媛;面向服务的能源互联网源网自适应协同机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4 许萌;自适应邻域调整MOEA/D算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年
5 祝珊;工业无线网络的多业务自适应通信协议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8年
6 李想;Ajax API的自适应框架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夏新杰;泛在学习下学习内容自适应机制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帛钊;基于用户使用习惯的移动终端界面自适应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9 张翔宇;支持多策略的组合服务运行时环境自适应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王斐;基于增量反馈和自适应机制的主题爬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7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71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