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移动终端浏览器指纹追踪的自动检测和防御

发布时间:2020-07-22 14:35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逐渐成为用户访问互联网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移动营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促使移动广告业务飞速发展。为了实现更加精确的广告投放和用户推荐,浏览器指纹追踪技术逐渐得到移动广告商的青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部分广告商相互“合作”进行跨域用户关联,进而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暴露用户隐私。因此,如何针对浏览器指纹追踪进行检测和防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浏览器指纹追踪检测技术均是通过针对浏览器特定对象及属性的获取方式进行简单的规则匹配来识别指纹追踪,不具有通用性。而目前大部分浏览器指纹追踪防御技术均是直接禁止设备识别,和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不符。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研究移动终端浏览器指纹追踪的自动检测和防御技术,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浏览器指纹追踪自动检测技术。从追踪方法和追踪效果两方面入手,分别提出基于敏感脚本调用检测和页面关联性分析的自动识别技术。前者通过监控敏感JavaScript API的调用情况并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指纹追踪,后者通过分析页面内容和用户操作的相关性实现对Web追踪的识别。通过已有研究公布的指纹追踪网站和Alexa排名靠前的正常网站,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2.研究浏览器指纹追踪防御技术。针对具有高识别率和高应用率的浏览器指纹特征,根据其获取方式的不同,在相应的函数返回值中添加不同噪声实现对浏览器真实属性的隐藏,并且利用马尔可夫链进行建模保证添加噪声后的静态属性符合现实分布。最终通过开源指纹脚本验证方法的有效性。3.结合浏览器指纹追踪检测及防御技术,设计并实现支持域内识别的移动终端隐私保护原型系统。通过系统测试,验证其支持域内识别、禁止跨域关联的有效性并且测试对浏览器性能的影响。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浏览器指纹追踪技术带来的隐私泄漏问题,设计并开发自动化检测技术,实现终端浏览器指纹追踪的自动检测,在此基础上,针对具有高识别率和高应用率的浏览器指纹特征,研究移动终端浏览器指纹追踪防御技术,并最终开发一套支持域内识别、禁止跨域关联的移动终端隐私保护原型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3.092;TP274
【图文】:

单品,主页,示例


2.2 基于页面关联性分析的自动识别2.2.1 问题描述上述基于敏感脚本调用检测的自动识别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现有方法的通用性,但是该方案必须基于对追踪方法有全面了解,如果 Web 站点使用未知的新型浏览器指纹,就能避开该方法的检测。经过调研发现,广告商利用设备识别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用户推荐其感兴趣的物品从而提高用户的购买率如图 2-3 所示,(a)为第一次打开淘宝主页时“热卖单品”推荐的商品,(b)为用户在未登录的状态下搜索牛仔裤后,第二次打开淘宝主页时 热卖单品μ推荐的商品。通过对比发现淘宝能够识别未登录的用户,且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物品因此,本论文充分利用 Web 站点的智能推荐和用户操作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页面关联性分析的浏览器指纹追踪自动检测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需不断更新Web 追踪技术先验知识的问题,而且结合人工代码分析还有助于发现新型的 We追踪技术。

浏览器,语言编码,型号,静态属性


开始设备品牌平台UserAgentHTTPheader操作系统浏览器语言编码型号图 3-1: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浏览器静态属性生成模型Mozilla/5.0(Linux; U; Android 7.0; zh-CN; PIC-AL00 Build/HUAWEIPIC-AL00) AppleWebkit/537.36(KHTML,like Gecko) Version/4.0 Chrome/57.0.2987.108 UCBrowser/11.9.1.971 Mobile Safari/537.36)操作系统语言型号 设备厂商浏览器图 3-2:userAgent 组成结构

字体,显示效果,内容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这三种字体是最常见的,几乎在所有设备中都默认存在。第二阶)负责依次检测待检测字体列表中的字体,具体做法是将 HTML字体设置为 font+ ,·+baseFont 形式(其中,font 为待检测字体,字体),当待检测字体 font 存在时,浏览器则使用 ,·之前的 font 进行ont 不存在时,浏览器则将使用 ,·之后的基准字体 baseFont 进行渲征,通过比较 font+ ,·+baseFont 字体与 baseFont 字体的高度、宽相等则 font 不存在,两者不等则 font 存在)即可判断 font 是否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孙志岭;高海霞;董银凤;赵可;王赛男;陈康恺;庄宇;;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应用移动终端获取健康知识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9期

2 赵希辉;;移动终端版会计专业素养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纳税;2018年10期

3 左爱玲;张智霞;;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及对策研究——基于大学生移动终端阅读偏好[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4 周序;王卉;;翻转课堂:理念?技术?趋势?[J];中国教师;2016年03期

5 范开国;;基于移动终端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4期

6 王珏;;一学就会的微课制作工具(二)——移动终端录制微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22期

7 鲁志建;;基于移动终端的评课平台系统研究[J];成才之路;2017年08期

8 郄勇志;;中国移动终端公司 2019年将推首批自主品牌5G终端[J];通信世界;2018年32期

9 左赛哲;;移动终端来电拦截专利技术综述[J];中国新通信;2017年05期

10 张林辛;林建平;;音乐课堂教学运用移动终端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长怡;杨广龙;;政企移动终端管理方案研究[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296期)[C];2014年

2 石军;;移动终端电磁防御研究[A];第33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3 张平;鲁昌华;韩江洪;张建军;;CDMA系统移动终端无线定位综述[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袁宏伟;张淑芳;;基于无线模块的移动终端的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毛为民;林海;卢有飞;王嘉延;陈学东;文锋;陆宏治;陈酌灼;戴浩良;;企业级移动终端集成应用[A];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集2013[C];2013年

6 陈牧;邵志鹏;李尼格;陈璐;戴造建;;基于移动终端运行环境下安全度量技术研究[A];2017智能电网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7 张逸炎;任品毅;李凡;;移动终端即时消息推送系统的应用开发[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晨;韦耀庭;吴鹏君;;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交互维护系统[A];2015年广东通信青年论坛专刊[C];2015年

9 夏麟;;从移动终端连接到接入网的技术难题[A];2017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10 周正林;;移动终端中TD-SCDMA和GSM互扰性能[A];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沈建缘;微软:打造更轻的诺基亚[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张帅 彭信儒;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以“大党建”统领新发展[N];人民邮电;2018年

3 莫阳;移动终端图片新挑战[N];中国摄影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陈焰萍;手机厂商掀折叠屏热 盲目跟风造血能力几何?[N];通信信息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冯飞 通讯员 娄宁;20余款三星移动终端被判侵权 赔偿8050万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6 记者 曹丽娟;莞产手机勇夺第一[N];东莞日报;2017年

7 记者 殷勇;南昌高新区移动终端产业声名鹊起[N];江西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高超;中移动终端新政:补贴物联卡[N];通信产业报;2017年

9 杨玉龙;移动终端“污垢”亟需清理[N];海南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张心怡;AI芯片决胜移动终端市场[N];中国电子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彤;移动终端计算迁移的延迟优化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2 汤载阳;面向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优化与节能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袁正午;蜂窝通信系统移动终端射线跟踪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郭莉;Ad Hoc网络移动终端上的智能天线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罗建超;面向移动终端的环绕智能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华云;利用CDMA系统下行链路实现移动终端定位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7 徐博;下一代移动终端天线的辐射特性和宽带圆极化天线设计[D];浙江大学;2017年

8 杨建仁;面向移动终端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王昕;移动终端多天线及其性能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李翠霞;移动终端定位的关键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梅;移动终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郭延超;面向社交应用的移动终端能耗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3 孙纬民;LBS中面向移动终端的混合定位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4 张雯雯;基于N-SVDD的移动终端失泄密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5 王晓玉;基于移动终端察哈尔文化传播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祁闻砚;移动终端的博物馆展示艺术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8年

7 吴广伟;基于移动终端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刘纪平;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电子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开国;变电站移动终端安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周佳欢;移动终端浏览器指纹追踪的自动检测和防御[D];东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5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765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