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数字校园网络立体安全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14:59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力发展数字化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校园网络体系结构。然而,高校校园网络却因为安全问题,屡屡遭受攻击,损失巨大,因此实现校园网络的安全可靠建设已经刻不容缓。论文根据当前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对校园网中面临主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立体式防御的思想,从网络构建中的VLAN划分,到边界网络部署,内部网络部署,数据中心部署,以及网络接入安全,出口安全等一系列安全措施。(2)针对其在入侵检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利用K-Means算法优化入侵检测方式,改善难确定聚类数以及聚类算法对异常点与噪声过于敏感等方面的问题。将优化后的入侵检测方式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FP-Growth联合起来得到新型入侵检测算法KMFP,该算法可以改善检测实时性不足、检测率偏低且错误率偏高等问题,并借助特征选择算法选择出最佳属性从而提升综合入侵检测效率。(3)采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联动的措施来加强安全防御。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现有联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它们的优点,并考虑联动系统的可实现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设计并实现了FIDL(Firewall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Linkage)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联动模型。通过在KDD-Cup99数据源作为实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法能够保证检测效率和降低系统的误报率。
【学位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393.08;TP393.18
【部分图文】:

作用图,入侵检测,防火墙,漏洞扫描


图 2.1 入侵检测作用图示如图 2.1 所述,防火墙仅能预防外部攻击,但对网络系统内部攻击不会发挥任何防范作用。从整体来看,由于防火墙对漏洞扫描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库,不可避免的带有滞后性,从而无法阻止拥有很高权限用户的非法访问,也导致防火墙

入侵检测,流程结构


图 2.2 入侵检测总体流程结构入侵检测总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是收集用户、系统、网络相关的数据。第二步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常用的入侵分析方法分为两类: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6]。告警与响应是最后阶段,也是入侵检测的目的。有主动响应和

模型图,误用检测,模型图,入侵模式


图 2.3 误用检测模型图 2.3 中的操作流程可知,误用检测的优势是具有较高的检测正提前全面了解入侵模式,否则无法检测出任何未知模式的入侵中增加了很多综合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才;;数字校园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甘肃教育;2019年17期

2 倪运先;;数字校园背景下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研究[J];兰台内外;2019年26期

3 傅秋宇;;面向数字校园的高校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年15期

4 刘晋东;;加强规划 注重细节——关于数字校园建设的几点建议[J];山西电教;2017年04期

5 ;“数据核心时代”高教信息化锁定“数字校园”——2006年高教信息化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隆重召开[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5期

6 ;首批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名单日前公布[J];浙江教育技术;2016年04期

7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搭建在浪潮四核服务器上的数字校园[J];科技浪潮;2007年06期

8 刘爽;段凇云;霍玲旭;;数字校园导览系统设计[J];现代交际;2019年01期

9 史维忠;;“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探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年04期

10 欧阳少鸣;;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内涵与策略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宣慧;数字校园网络立体安全模型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2 陆蓉;基于MVP模式的职业院校移动数字校园平台研究与实现[D];广西大学;2019年

3 何先亮;数字化校园云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4 任美丽;基于BIM与3D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7年

5 刘慧;中学数字校园系统的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林;移动数字校园系统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7 项闪飞;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邓少华;数字校园统一认证和权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何哲;高职院校数字校园统一认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年

10 万芳;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数字校园”建设规划设计[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2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882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d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