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安试验的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14:13
随着网络空间形势日趋严峻,各个国家在网络层面上的对抗程度越来越深,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网络仿真与效果评估平台,即网络靶场,作为进行网安试验的设施与工具,变得十分重要。搭建网络靶场进行网安试验已成为各国的重要能力,国外的一些靶场已经拥有了万级节点大规模虚拟网络的构建能力。因此,面向网安试验的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根据网安试验的特点,结合传统的虚拟网络映射问题,提出了面向网安试验的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问题的定义,详细给出了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问题下的网络模型,数学定义以及评价函数。然后分析了传统虚拟网络映射算法,传统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包含两个过程,节点之间的映射过程和链路之间的映射过程,其局限性在于网络规模和链路映射。由此,提出了针对面向网安试验的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算法。该算法首先进行基于多层K划分的前处理过程,通过粗化处理,K路划分和细化处理减小虚拟网络请求规模。然后进行基于节点契合度的映射过程,在节点映射时采用新的节点排序方式,并计算物理节点和虚拟节点契合度,放大链路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链路映射的效果。最后本文建立了一个虚拟网络映射系统,通过模拟...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虚拟网络映射简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基于拓扑势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J]. 刘新波,王布宏,杨智显,刘帅琦.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07)
[2]电力通信网结构优化及拓扑生成算法[J]. 李周,许红升,叶彬,葛斐,荣秀婷,徐强. 电气自动化. 2017(05)
[3]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平台研究[J]. 曹勇,吕光宏,周飞. 通信技术. 2017(09)
[4]一种保证NFV可靠性的最优备份拓扑生成方法[J]. 韩青,兰巨龙,江逸茗.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7(11)
[5]多约束条件下互联网骨干网路由器级拓扑生成方法[J]. 吴元立,司光亚,罗批.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6(03)
[6]大规模网络的拓扑分割技术[J]. 郭艳来,崔益民,唐洪,李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5(11)
[7]基于实时拓扑属性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英文)[J]. Jian DING,Tao HUANG,Jiang LIU,Yun-jie LI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Computers & Electronics). 2015(02)
[8]基于图的邻接分割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J]. 彭利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9]国外网络靶场技术现状及启示[J]. 李秋香,郝文江,李翠翠,徐丽萍. 信息网络安全. 2014(09)
[10]大规模仿真网络拓扑映射的子网分割技术[J]. 黄敏桓,张尧学,唐洪,况晓辉.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S1)
本文编号:3084318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虚拟网络映射简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基于拓扑势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J]. 刘新波,王布宏,杨智显,刘帅琦.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07)
[2]电力通信网结构优化及拓扑生成算法[J]. 李周,许红升,叶彬,葛斐,荣秀婷,徐强. 电气自动化. 2017(05)
[3]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平台研究[J]. 曹勇,吕光宏,周飞. 通信技术. 2017(09)
[4]一种保证NFV可靠性的最优备份拓扑生成方法[J]. 韩青,兰巨龙,江逸茗.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7(11)
[5]多约束条件下互联网骨干网路由器级拓扑生成方法[J]. 吴元立,司光亚,罗批.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6(03)
[6]大规模网络的拓扑分割技术[J]. 郭艳来,崔益民,唐洪,李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5(11)
[7]基于实时拓扑属性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英文)[J]. Jian DING,Tao HUANG,Jiang LIU,Yun-jie LI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Computers & Electronics). 2015(02)
[8]基于图的邻接分割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J]. 彭利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9]国外网络靶场技术现状及启示[J]. 李秋香,郝文江,李翠翠,徐丽萍. 信息网络安全. 2014(09)
[10]大规模仿真网络拓扑映射的子网分割技术[J]. 黄敏桓,张尧学,唐洪,况晓辉.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S1)
本文编号:3084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08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