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SPF的网络缓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03-15 23:08
近几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web3.0的兴起,网络流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浩瀚的信息充斥着人们每天的生活,对Internet的服务品质和访问速度要求越来越高,高效的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成为人们更加期待的事情。TCP/IP协议在接入互联网方面的作用大大超乎人们的意料,被用作点对点连接的ip开始被用于内容分发。可是TCP/IP协议设计之初的本意仅仅进行文本文件共享,因此没有考虑到海量数据的传输问题,所以人们网络带宽的需求已经大大超出了网络实际能提供的能力。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有新的网络架构比如NetInf(Network of Information), COMET(COntent Mediator architecture for content-awarenETworks), NDN(Named Data Networking), CCN (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 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也有在现有网络上架设专门功能的叠加网络比如P2P、CDN等。虽然后者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络拥塞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础技术介绍
2.1 NDN技术背景
2.1.1 NDN架构
2.1.2 NDN节点模型
2.1.3 命名方式
2.1.4 路由
2.1.5 缓存
2.1.6 总结
2.2 OSPF协议介绍
2.2.1 OSPF协议工作流程简介
2.2.2 Opaque LSA介绍
2.3 KADEMLIA协议介绍
2.3.1 系统描述
2.3.2 节点数据结构
2.3.3 Kad协议
2.3.4 协议有效性证明
2.3.5 总结
第三章 基于OSPF的网络缓存系统
3.1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3.2 技术路线选择
3.2.1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3.2.2 网络元素之间距离的计算
3.2.3 文件到主机映射技术
3.3 系统实现
3.3.1 系统流程图
3.3.2 数据包格式描述
3.3.3 PC端编程接口
3.3.4 缓存替换算法
3.3.5 实例讲解
3.3.6 代码实现
第四章 结论论证
4.1 实验环境搭建
4.1.1 验环境网络拓扑图
4.1.2 实验环境配置过程
4.2 系统测试
4.2.1 主要测试用例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缩略语
附录2:名词解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84975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础技术介绍
2.1 NDN技术背景
2.1.1 NDN架构
2.1.2 NDN节点模型
2.1.3 命名方式
2.1.4 路由
2.1.5 缓存
2.1.6 总结
2.2 OSPF协议介绍
2.2.1 OSPF协议工作流程简介
2.2.2 Opaque LSA介绍
2.3 KADEMLIA协议介绍
2.3.1 系统描述
2.3.2 节点数据结构
2.3.3 Kad协议
2.3.4 协议有效性证明
2.3.5 总结
第三章 基于OSPF的网络缓存系统
3.1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3.2 技术路线选择
3.2.1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3.2.2 网络元素之间距离的计算
3.2.3 文件到主机映射技术
3.3 系统实现
3.3.1 系统流程图
3.3.2 数据包格式描述
3.3.3 PC端编程接口
3.3.4 缓存替换算法
3.3.5 实例讲解
3.3.6 代码实现
第四章 结论论证
4.1 实验环境搭建
4.1.1 验环境网络拓扑图
4.1.2 实验环境配置过程
4.2 系统测试
4.2.1 主要测试用例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缩略语
附录2:名词解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84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08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