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平台的视频直播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发布时间:2021-06-22 14:23
随着高校网络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充升级,高校师生的生活、科研和教学等已经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校园网络环境中多元平台的创新应用,也使得高校网络的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校园网中系统应用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应用和通讯相结合的网络环境,其中流媒体和网络视频技术的应用给网络辅助教学和娱乐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高校视频直播系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高校网络平台为基础对校园网视频直播系统的建设方案展开了研究。论文根据高校网络的特点,从复杂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等方面分析和比较了几种不同的应用层组播模型,并且提出了校园网视频直播系统的组播构造方案,该方案以流媒体应用为核心,采用了分层结构化的应用层组播模型,从而构建了面向大规模校园用户的视频直播系统。论文首先对流媒体和P2P技术进行了介绍,对校园网流媒体的传输方式和传输协议进行了分析,并对P2P的网络架构、技术应用、IP组播技术和典型的应用层组播模型分别作了讨论;然后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系统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的设计目标。根据对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校园网视频直播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数据块、数据缓冲区和QOS...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RTP和RTCP网络层次关系图
图 2-2 应用层组播协议栈模型在应用层组播中 IP 组播所面临的困境能基本能解决,主要存在的缺点如下:丢包率增大在跨越多个 hop 的时候;效率不高,同一链路上会经过物理网络多条层叠;IP 组播与应用层组播的主要区别如下:(1).应用层组播无需路由器并且底层网络也不一定进行变更,组播服务实施就比简单。(2). 在路由器上并不需对组播组的状况进行维护,IP 组播可以支持很多的组,够有效的解决拓展性能不佳的情况。(3).组播树的结构可以进行动态优化,在网络条件发生的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方的实现 IP 组播在服务定制、拥塞控制上很难完成的工作。(4). 组播组地址分配不足的问题在应用层组播上能够很好的解决。在 P2P 技术的应用上,也就是从网络层将组播的功能转移至应用层,使得 P2P 系
图 3-1 校园网的基本示意图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近几年已经陆续建立了各自的校园局域网,这种被称为Campus Network 的主要网络带宽基本可以在 1000M 以上,而到达终端的各种设备上带宽基本可达 100 兆每秒。在这样一个有如此强大网络基础支撑的环境下,日常学习条件下组成互动的、实时在线的网络视频点播,将现实课堂教学或者现实中的 Multimediateaching 与 Online teaching 进行统一,从而满足了教与学的新型服务需要,这不仅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教学信息共享,更能有效地加强高校教学与管理的科学配置,成为提升教学管理与科研能力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到一个启示,Campus Network 的强大平台是实现基于高校校园网的网络视频直播或点播的硬件基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Campus Network 对学校内的各种资源(如远程教学、课件分享以及校园视频等)或环境(如大型会议、大型比赛、重要会议等)进行网络视频直播与点播,建立起一个网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自适应的P2P流媒体数据调度算法[J]. 孙名松,周红敏,唐亮. 计算机应用. 2008(03)
[2]P2P网络中基于UDP穿透NAT技术的研究[J]. 邓庚盛,占传杰,魏勍颋.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7(03)
[3]网络视频服务的代理缓存策略[J]. 李凯慧. 计算机工程. 2007(05)
[4]基于P2P网络的大规模视频直播系统[J]. 罗建光,张萌,赵黎,杨士强. 软件学报. 2007(02)
[5]一种有效的Peer-to-Peer自适应拓扑进化协议[J]. 张骞,张霞,刘积仁. 软件学报. 2007(02)
[6]对等网络中分布式散列表的研究[J]. 袁霖,覃征.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09)
[7]基于对象轮传输协议的数据广播及其终端实现[J]. 吴好,苏凯雄. 有线电视技术. 2006(05)
[8]应用层组播协议仿真研究[J]. 徐超,张祖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01)
[9]P2P流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 龚海刚,刘明,毛莺池,陆桑璐,谢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5(12)
[10]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的研究与Linux实现[J]. 潘鹏,杜旭,叶婷,徐静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24)
硕士论文
[1]一种分层分域的应用层组播方法[D]. 郭超.湖南大学 2007
[2]一种应用层组播系统设计与实现[D]. 程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3000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RTP和RTCP网络层次关系图
图 2-2 应用层组播协议栈模型在应用层组播中 IP 组播所面临的困境能基本能解决,主要存在的缺点如下:丢包率增大在跨越多个 hop 的时候;效率不高,同一链路上会经过物理网络多条层叠;IP 组播与应用层组播的主要区别如下:(1).应用层组播无需路由器并且底层网络也不一定进行变更,组播服务实施就比简单。(2). 在路由器上并不需对组播组的状况进行维护,IP 组播可以支持很多的组,够有效的解决拓展性能不佳的情况。(3).组播树的结构可以进行动态优化,在网络条件发生的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方的实现 IP 组播在服务定制、拥塞控制上很难完成的工作。(4). 组播组地址分配不足的问题在应用层组播上能够很好的解决。在 P2P 技术的应用上,也就是从网络层将组播的功能转移至应用层,使得 P2P 系
图 3-1 校园网的基本示意图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近几年已经陆续建立了各自的校园局域网,这种被称为Campus Network 的主要网络带宽基本可以在 1000M 以上,而到达终端的各种设备上带宽基本可达 100 兆每秒。在这样一个有如此强大网络基础支撑的环境下,日常学习条件下组成互动的、实时在线的网络视频点播,将现实课堂教学或者现实中的 Multimediateaching 与 Online teaching 进行统一,从而满足了教与学的新型服务需要,这不仅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教学信息共享,更能有效地加强高校教学与管理的科学配置,成为提升教学管理与科研能力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到一个启示,Campus Network 的强大平台是实现基于高校校园网的网络视频直播或点播的硬件基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Campus Network 对学校内的各种资源(如远程教学、课件分享以及校园视频等)或环境(如大型会议、大型比赛、重要会议等)进行网络视频直播与点播,建立起一个网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自适应的P2P流媒体数据调度算法[J]. 孙名松,周红敏,唐亮. 计算机应用. 2008(03)
[2]P2P网络中基于UDP穿透NAT技术的研究[J]. 邓庚盛,占传杰,魏勍颋.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7(03)
[3]网络视频服务的代理缓存策略[J]. 李凯慧. 计算机工程. 2007(05)
[4]基于P2P网络的大规模视频直播系统[J]. 罗建光,张萌,赵黎,杨士强. 软件学报. 2007(02)
[5]一种有效的Peer-to-Peer自适应拓扑进化协议[J]. 张骞,张霞,刘积仁. 软件学报. 2007(02)
[6]对等网络中分布式散列表的研究[J]. 袁霖,覃征.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09)
[7]基于对象轮传输协议的数据广播及其终端实现[J]. 吴好,苏凯雄. 有线电视技术. 2006(05)
[8]应用层组播协议仿真研究[J]. 徐超,张祖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01)
[9]P2P流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 龚海刚,刘明,毛莺池,陆桑璐,谢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5(12)
[10]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的研究与Linux实现[J]. 潘鹏,杜旭,叶婷,徐静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24)
硕士论文
[1]一种分层分域的应用层组播方法[D]. 郭超.湖南大学 2007
[2]一种应用层组播系统设计与实现[D]. 程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3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24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