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P多路径同时传输中路径切换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8:11
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是新兴的传输层协议,拥有多宿和多流等特性。在下一代互联网中,越来越多的终端配备多接口,这为多路径同时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 CMT)的实现提供了方便。SCTP支持多宿和多路径传输特征显得尤为出色,多路径同时传输能够在多个路径上传输数据从而使得网络资源利用最大化。SCTP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传输层协议中富有前景的候选项。本文在研究SCTP协议特征的基础上,对路径自动切换机制进行优化改进,将路径自动切换机制引入到多路径同时传输中,实现优选的多路径同时传输。本文首先针对SCTP特征进行路径性能预测,引入自适应滤波算法提高路径时延、带宽等性能指标预测的准确性,建立路径综合性能评价方法,在路径综合性能评价方法基础上实现路径自动切换,使得路径切换能够及时适应路径性能变化;随后,建立最优路径集路径选择方法,基于最优路径集方法实现多路径同时传输中路径自动切换,提高偶联资源利用效率;最后针对路径切换周期的拥塞控制和重传避免机制进行效率优化,使得路径切换效率进一步...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CTP主路径自动路径切换技术研究
1.2.2 多路径同时传输中路径切换技术研究
1.2.3 SCTP路径切换周期效率优化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路径综合性能评价的路径切换技术研究
2.1 SCTP路径性能测量方法
2.1.1 测量原理
2.1.2 测量步骤
2.2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SCTP路径性能预测方法
2.2.1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时延预测方法
2.2.2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带宽预测方法
2.3 当前SCTP路径切换方法研究
2.3.1 SCTP路径自动切换方法
2.3.2 基于时延的路径自动切换方法
2.4 基于路径综合性能评价方法的主路径自动切换
2.4.1 路径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2.4.2 基于路径综合性能评价的路径切换
2.5 实验验证
2.5.1 函数接口
2.5.2 实验拓扑
2.5.3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时延和带宽预测性能验证
2.5.4 三种路径切换方法性能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最优路径集的多路径同时传输方法研究
3.1 多路径同时传输中的队头阻塞问题
3.1.1 TCP中队头阻塞问题
3.1.2 SCTP多路径同时传输中队头阻塞问题
3.2 基于最优路径集方法的多路径同时传输
3.2.1 最优路径集方法
3.2.2 基于最优路径集的多路径同时传输
3.3 实验验证
3.3.1 函数接口
3.3.2 实验环境及拓扑结构
3.3.3 实验数据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路径切换效率优化技术研究
4.1 TCP和SCTP的拥塞控制机制
4.1.1 TCP拥塞控制
4.1.2 路径切换中的拥塞控制问题
4.1.3 路径切换拥塞控制优化
4.2 切换后重传控制优化研究
4.2.1 路径切换中的重传避免问题
4.2.2 重传控制优化
4.3 实验验证
4.3.1 实施过程
4.3.2 实验拓扑结构
4.3.3 实验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通道并行传输中接收缓存阻塞的缓解方法[J]. 郑艳伟,倪宏,邓浩江,刘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29)
[2]基于综合性能评价方法的主路径自动切换[J]. 李国栋,李凯,李俊,柳长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2)
[3]Distributed rate allocation for elastic flows in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J]. Shiyong Li,Yajuan Qin,and Hongke Zhang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Interconnection Devices,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P.R.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10(05)
[4]基于VxWorks平台的SCTP协议软件设计实现[J]. 林利,马宏,朱宇航.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05)
[5]基于SCTP的并行多流Web传输的性能评估[J]. 薛淼,杨冬,高德云,张思东,张宏科. 系统仿真学报. 2010(07)
[6]IntelliGrid体系结构中流控传输协议[J]. 董雪源,王晓茹.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05)
[7]SCTP主路径自动切换技术的研究[J]. 李玲,胡文静,黄玉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8]区分服务网络中SCTP协议的改进[J]. 刘辉,唐扬. 计算机工程. 2009(06)
[9]基于SCTP的P2P文件共享系统[J]. 王翔,王超宇.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10]基于SCTP多归属主机特性的多路径传输算法研究[J]. 李健,陶洋.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博士论文
[1]互联网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 陈虎.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时岩.北京邮电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软交换系统SUA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 王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2]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 曹春娜.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3]UMTS/WLAN网络间基于移动IP和移动SCTP垂直切换的研究[D]. 叶磊.北京邮电大学 2007
[4]SCTP主路径自动切换的研究[D]. 胡文静.吉林大学 2007
[5]SCTP协议传输与可靠性的研究[D]. 陈颢君.华中科技大学 2007
[6]基于SCTP的负载均衡系统研究与实现[D]. 朱桂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7]传输层协议SCTP性能优化研究[D]. 赵立芬.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7643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CTP主路径自动路径切换技术研究
1.2.2 多路径同时传输中路径切换技术研究
1.2.3 SCTP路径切换周期效率优化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路径综合性能评价的路径切换技术研究
2.1 SCTP路径性能测量方法
2.1.1 测量原理
2.1.2 测量步骤
2.2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SCTP路径性能预测方法
2.2.1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时延预测方法
2.2.2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带宽预测方法
2.3 当前SCTP路径切换方法研究
2.3.1 SCTP路径自动切换方法
2.3.2 基于时延的路径自动切换方法
2.4 基于路径综合性能评价方法的主路径自动切换
2.4.1 路径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2.4.2 基于路径综合性能评价的路径切换
2.5 实验验证
2.5.1 函数接口
2.5.2 实验拓扑
2.5.3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时延和带宽预测性能验证
2.5.4 三种路径切换方法性能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最优路径集的多路径同时传输方法研究
3.1 多路径同时传输中的队头阻塞问题
3.1.1 TCP中队头阻塞问题
3.1.2 SCTP多路径同时传输中队头阻塞问题
3.2 基于最优路径集方法的多路径同时传输
3.2.1 最优路径集方法
3.2.2 基于最优路径集的多路径同时传输
3.3 实验验证
3.3.1 函数接口
3.3.2 实验环境及拓扑结构
3.3.3 实验数据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路径切换效率优化技术研究
4.1 TCP和SCTP的拥塞控制机制
4.1.1 TCP拥塞控制
4.1.2 路径切换中的拥塞控制问题
4.1.3 路径切换拥塞控制优化
4.2 切换后重传控制优化研究
4.2.1 路径切换中的重传避免问题
4.2.2 重传控制优化
4.3 实验验证
4.3.1 实施过程
4.3.2 实验拓扑结构
4.3.3 实验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通道并行传输中接收缓存阻塞的缓解方法[J]. 郑艳伟,倪宏,邓浩江,刘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29)
[2]基于综合性能评价方法的主路径自动切换[J]. 李国栋,李凯,李俊,柳长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2)
[3]Distributed rate allocation for elastic flows in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J]. Shiyong Li,Yajuan Qin,and Hongke Zhang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Interconnection Devices,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P.R.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10(05)
[4]基于VxWorks平台的SCTP协议软件设计实现[J]. 林利,马宏,朱宇航.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05)
[5]基于SCTP的并行多流Web传输的性能评估[J]. 薛淼,杨冬,高德云,张思东,张宏科. 系统仿真学报. 2010(07)
[6]IntelliGrid体系结构中流控传输协议[J]. 董雪源,王晓茹.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05)
[7]SCTP主路径自动切换技术的研究[J]. 李玲,胡文静,黄玉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8]区分服务网络中SCTP协议的改进[J]. 刘辉,唐扬. 计算机工程. 2009(06)
[9]基于SCTP的P2P文件共享系统[J]. 王翔,王超宇.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10]基于SCTP多归属主机特性的多路径传输算法研究[J]. 李健,陶洋.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博士论文
[1]互联网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 陈虎.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时岩.北京邮电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软交换系统SUA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 王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2]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 曹春娜.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3]UMTS/WLAN网络间基于移动IP和移动SCTP垂直切换的研究[D]. 叶磊.北京邮电大学 2007
[4]SCTP主路径自动切换的研究[D]. 胡文静.吉林大学 2007
[5]SCTP协议传输与可靠性的研究[D]. 陈颢君.华中科技大学 2007
[6]基于SCTP的负载均衡系统研究与实现[D]. 朱桂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7]传输层协议SCTP性能优化研究[D]. 赵立芬.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7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29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