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1394协议的链路层软核设计
发布时间:2023-09-02 13:48
随着家电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融合,多媒体信息传输要求越来越高。IEEE-1394高性能串行总线,以传输速度高、支持即插即用、支持点对点传输、成本低、易使用等优点,在当今多媒体高速传输设备方面广泛使用。 本文基于对IEEE-1394协议体系的深入研究与分析,采取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根据1394链路层应具有的功能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本文完成了包括链路核、主机接口、DM接口、配置存储器等模块的链路层芯片RTL级设计。其中链路核模块在链路层收发数据包时调度数据,进行数据包的组包解包以及CRC计算与校验。PHY/link接口根据1394协议定义的工作方式而设计。主机接口可采用突发模式,大大提高了数据读写效率。根据RTL级设计,本文还对链路层软核进行了功能仿真,给出了包括收发确认包、等时包、循环起始包、三种异步包以及接收物理层包和自标识包的仿真波形,仿真结果完全符合IEEE-1394标准,并实现了数据命令的正确传输,由此证明了本文设计的IEEE-1394链路层软核的可用性。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IEEE-1394 概述
1.1.1 IEEE-1394 的发展历程
1.1.2 IEEE-1394 高性能串行总线的特点
1.2 IEEE-1394 的优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4 本文研究成果及内容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IEEE-1394 协议标准简介
2.1 IEEE-1394 拓扑结构
2.2 IEEE-1394 协议层
2.2.1 总线管理层
2.2.2 事务层
2.2.3 链路层
2.2.4 物理层
2.3 IEEE-1394 数据传输及控制
2.3.1 异步事务
2.3.2 等时事务
2.4 链路层服务
2.4.1 链路层与物理层之间的服务
2.4.2 链路层与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总线管理服务
2.4.3 链路层与事务层之间的异步数据服务
2.4.4 链路层与应用层之间的等时数据服务
2.5 链路层数据包
2.5.1 物理层数据包
2.5.2 异步包
2.5.3 等时数据包
2.5.4 异步数据流包
2.5.5 确认数据包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EEE-1394 链路层的设计实现
3.1 IEEE-1394 链路层核功能模块概述与划分
3.2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3.2.1 链路核设计
3.2.2 主机接口设计
3.2.3 DM 接口设计
3.2.4 配置寄存器 CFR
3.2.5 FIFO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收发数据包的功能验证
4.1 数据包发送验证
4.1.1 发送确认包
4.1.2 发送等时包
4.1.3 发送循环起始包
4.1.4 发送异步包
4.2 数据包接收验证
4.2.1 收确认包
4.2.2 接收等时包
4.2.3 接收循环起始包
4.2.4 接收异步包
4.2.5 接收物理层包
4.2.6 接收自标识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5313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IEEE-1394 概述
1.1.1 IEEE-1394 的发展历程
1.1.2 IEEE-1394 高性能串行总线的特点
1.2 IEEE-1394 的优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4 本文研究成果及内容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IEEE-1394 协议标准简介
2.1 IEEE-1394 拓扑结构
2.2 IEEE-1394 协议层
2.2.1 总线管理层
2.2.2 事务层
2.2.3 链路层
2.2.4 物理层
2.3 IEEE-1394 数据传输及控制
2.3.1 异步事务
2.3.2 等时事务
2.4 链路层服务
2.4.1 链路层与物理层之间的服务
2.4.2 链路层与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总线管理服务
2.4.3 链路层与事务层之间的异步数据服务
2.4.4 链路层与应用层之间的等时数据服务
2.5 链路层数据包
2.5.1 物理层数据包
2.5.2 异步包
2.5.3 等时数据包
2.5.4 异步数据流包
2.5.5 确认数据包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EEE-1394 链路层的设计实现
3.1 IEEE-1394 链路层核功能模块概述与划分
3.2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3.2.1 链路核设计
3.2.2 主机接口设计
3.2.3 DM 接口设计
3.2.4 配置寄存器 CFR
3.2.5 FIFO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收发数据包的功能验证
4.1 数据包发送验证
4.1.1 发送确认包
4.1.2 发送等时包
4.1.3 发送循环起始包
4.1.4 发送异步包
4.2 数据包接收验证
4.2.1 收确认包
4.2.2 接收等时包
4.2.3 接收循环起始包
4.2.4 接收异步包
4.2.5 接收物理层包
4.2.6 接收自标识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5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84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