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面向QoS保证的软件定义网络资源管控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5:18

  本文关键词:面向QoS保证的软件定义网络资源管控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QoS SDN OpenFlow 路由算法 网络资源虚拟化


【摘要】:随着网络规模的急剧膨胀和网络业务类型的日益多元化发展,一些新型网络应用如视频会议、VoIP、远程教育等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网络体系架构在满足应用请求的同时暴露出很多的弊端。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的提出为研发网络新应用和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的分离实现了网络资源由分布式管理向集中式控制的转变,使得网络的控制和管理更加灵活和高效。论文首先详细概述了软件定义网络体系架构及其通信协议OpenFlow,介绍了当前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管理模型,针对在SDN中对网络资源进行灵活管理以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在SDN中基于路由动态分配与网络资源虚拟化相结合的资源管理方案。接着分别介绍SDN中路由动态分配和网络资源虚拟化管理的实现机制,阐述了软件定义网络中基于多约束条件的QoS路径优化算法,通过实时监控网络资源的使用状况,对拥塞链路上的流量进行重路由,降低因共享路径而产生的负载,实现了对网络资源的动态管理。由于多约束条件的QoS路由计算问题是NP-Complete,提出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启发式算法计算最优解。此外,本文在资源动态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网络资源虚拟化的设计方案,通过对网络拓扑、流量、带宽的隔离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灵活分配。最后设计模拟实验场景和物理实验台测试环境对本文提出的资源管理方案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资源管理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可用资源,快速调整网络的负载状况,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保障流量的可靠传输。
【关键词】:QoS SDN OpenFlow 路由算法 网络资源虚拟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13-14
  • 1.4 论文组织结构14-15
  • 第二章 相关研究15-29
  • 2.1 SDN技术15-23
  • 2.1.1 SDN相关概述15-17
  • 2.1.2 OpenFlow网络17-21
  • 2.1.3 OpenFlow网络虚拟化21-23
  • 2.2 QoS相关技术23-27
  • 2.2.1 QoS技术概述23-26
  • 2.2.2 多约束QoS路由问题26
  • 2.2.3 计算多约束QoS路由问题的相关研究26-27
  • 2.3 本章小结27-29
  • 第三章 SDN中基于多约束条件路径优化算法的资源管理机制29-43
  • 3.1 基于多约束条件的路径优化算法29-31
  • 3.1.1 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29-30
  • 3.1.2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数学模型30-31
  • 3.2 SDN中基于路径优化算法的资源管理方案设计与实现31-37
  • 3.2.1 SDN中基于路径优化算法的资源管理方案设计31-34
  • 3.2.2 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优化路径计算过程34-37
  • 3.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37-42
  • 3.3.1 实验环境介绍37-38
  • 3.3.2 实验测试方案38-40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40-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SDN中基于网络资源虚拟化的方案设计与实现43-61
  • 4.1 基于网络资源虚拟化的方案设计43-44
  • 4.1.1 提出网络资源虚拟化的设计动机43
  • 4.1.2 软件定义网络中虚拟化技术方案的研究43-44
  • 4.2 基于网络资源虚拟化的方案实现44-50
  • 4.2.1 网络资源虚拟化的实现原理44-46
  • 4.2.2 网络资源虚拟化的功能设计46-47
  • 4.2.3 网络资源虚拟化的实现过程47-50
  • 4.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50-60
  • 4.3.1 测试平台介绍52-53
  • 4.3.2 实验测试方案53-57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57-60
  • 4.4 本章小结60-61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5.1 论文工作总结61-62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8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山;基于多条件约束的QoS路由选择优化算法[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秀君;王新华;徐连诚;;基于服务质量的链路不相交路由算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戴伏生;包学才;王小宇;;多约束路由的分层计算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默罕莫德·默森;许凯凯;夏玮玮;吴怡;沈连丰;;荒漠场景应用的车联网及其分簇路由算法[J];通信学报;2012年10期

5 张蕾;派遣路由的具体实现[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4年03期

6 郑晓,罗予频,杨士元;一类3-连通图上的最优容错路由选择的构成[J];东南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7 罗予频,杨良土,,童诗白;2-连通图上构成最优容错路由选择的一种新方法[J];电子学报;1997年08期

8 丁瑾,邓煜星,胡健栋;路由选择的智能方法[J];电子学报;1999年04期

9 朱晓峰,孙惠泉;基于路由选择能力的容错路由选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年03期

10 甘丽;路由选择最短通路树的构造[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勇;胡健生;;基于系统综合性能的通信路由选择[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孟广平;;多出口链路均衡路由方法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顾晓燕;刘峰;;无线Mesh网络拥塞感知跨层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熊翱;;基于可用性的传输网链路路由算法[A];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瑾平;徐昊;杨绿溪;;一种适用于中继增强型蜂窝网的路由选择与比例公平性联合调度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婷;;多约束条件下的QoS路由算法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游向东;;无线mesh网路由分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余菁菁;梁满贵;;向量网交换与路由分离方法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威;;华为LSTP路由选择域和链路选择域设置原理及应用[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平;李正斌;徐安士;;OBS网络中基于预测的一种路由新方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帆;路由可控网络增强网络性能[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以路由为中心的城域网方案[N];人民邮电;2001年

3 ;选择效率最高ISP的路由控制[N];网络世界;2001年

4 ;骨干路由器的软硬件体系结构[N];人民邮电;2001年

5 陈代寿;新型骨干路由器面向ISP[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6 李艳玲;天融信网络卫士防火墙双址路由降低教育网成本[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本期专家:王春海 刘晓辉;专家坐堂之网络篇[N];电脑报;2003年

8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陈运清 胡琳;打造可靠的IP城域核心网[N];人民邮电;2005年

9 李连、朱爱红、糜玉林;VLAN有什么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10 易观国际分析师 郭飞;无线Mesh还有三道坎[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祖平;规则网络容错路由算法及可靠组播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赫卫卿;无线Mesh网络中高效公平媒体访问控制协议与路由协议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刘德辉;结构化P2P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郭雅;基于拓扑、地理及网络编码感知的VANETs路由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雷;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互联网络容错模型及其路由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嘉峻;移动感控互联平台的构建与测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博;WIBSS模式下路由算法研究与改进[D];新疆大学;2015年

3 徐德超;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路由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4 李晓卉;IMS组网设计及路由规划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王辛迪;基于多波束转换天线的WSN路由协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岳才杰;无线传感器网络地理路由及空洞处理算法[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军;基于能量均衡的分簇路由算法的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8 薛松;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9 刘春蕊;机会网络中基于协作机制的数据传输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高思聪;能量采集无线传感网路由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41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541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