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一种适用于移动对等网络的分簇算法

发布时间:2017-07-14 16:21

  本文关键词:一种适用于移动对等网络的分簇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Kautz图 分簇算法 移动对等网络


【摘要】:通过分簇算法减小网络振动效应,延长网络的寿命是移动对等网络的研究重点之一。在研究Kautz图及其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Kautz图的移动对等网络分簇算法。在算法中,定义地址空间树,使用Kautz串作为节点标识,并运用后根序和宽度优先算法遍历地址空间树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簇。同时设计了相关机制管理和维护簇结构,保证结构一致性。理论证明和实验评估表明,该分簇算法能有效减小振动效应,延长网络寿命。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Kautz图 分簇算法 移动对等网络
【基金】: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10903)
【分类号】:TP393.02;TN929.5
【正文快照】: 1引言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终端体积更小、更便携、续航能力更强;同时,无线通信带宽和范围的增长,使得原本为有线网络设计运行的应用能够逐渐部署运行在无线网络中。上述变革为移动对等网络MP2P(Mobile Peer-to-Peer)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1~7]。然而,移动网络的振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刘英学;冯永新;王光兴;;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权值的分簇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02期

2 李薇;张建军;胡伟文;宋业新;;Ad Hoc网络中基于节点的最小覆盖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2期

3 曹涌涛;何晨;蒋铃鸽;;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自适应定时器策略的分簇算法[J];电子学报;2007年09期

4 蔡敏智;殷建平;蔡志平;;基于两个参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S1期

5 袁辉勇;王志和;刘永逸;;基于不均匀圆环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J];信息与控制;2008年04期

6 龚本灿;李腊元;蒋廷耀;汪祥莉;;一种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11期

7 周玉婷;;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分布式分簇算法[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9年04期

8 刘向东;宋欣;王翠荣;;基于动态人工鱼群优化的WSN分簇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8期

9 曹涌涛;何晨;蒋铃鸽;郑春雷;;一种基于自适应退避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10 张世庆;孙超;张西良;朱琪美;;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能效分簇路由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肖留威;;无人机Ad Hoc网络模糊综合决策分簇算法[A];四川省通信学会Ip应用与增值电信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张维勇;张芬;马学森;;基于IEEE802.15.4的一种分簇算法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马守明;王汝传;叶宁;;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4 杜昊;刘云;李周;刘素维;;UWB信道分簇算法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任荣杰;肖晓强;;基于抢险救灾的移动Ad-Hoc网络系统的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周凯;孟利民;罗佳波;;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动态聚类分簇算法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珊珊;端木庆敏;姚丹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分簇技术[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学礼;;DEAMC:一种分布的,节能的,自适应的动态的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A];2009全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瑜;孟涛;相敬林;夏靖波;;一种应用于Ad hoc网络管理的分簇算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陈太尚;;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组合加权分簇算法[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华;基于能量效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吴敏;多天线通信系统中有限反馈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彦波;无线传感器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震;移动自组织网络组播安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于继明;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分簇的多路径路由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华峰;传感器网络三维拓扑组织及分簇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孟中楼;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戚佳金;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动态组网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陈年生;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QoS路由协议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李建波;无线传感网络拓扑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路路;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调度机制与分簇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张熊;移动自组网分簇算法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崔琳;基于改进分簇算法的移动Ad Hoc网络入侵检测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洋;基于ECC的Ad Hoc组密钥管理及分簇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吕天惠;Ad Hoc网络分簇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汤宇时;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7 王昌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协议和MAC协议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李晓雯;无线传感器网络层次分簇算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顾浙骐;无线传感器网络协作MIMO分簇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尚文婷;基于能耗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算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41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541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b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