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智能检测器及相关算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智能检测器及相关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检测器 免疫危险理论 物联网网络层 Katherine智能检测器 动态自适应算法 二进制分段近似匹配方法
【摘要】:针对传统检测器检测率较低、误报率较高、自体库过于庞大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KRID(Katherine智能检测器),包括实时检测模块、记忆模块和自适应模块.提出了MSMA(二进制分段近似匹配方法)及KRNA检测算法,KRNA检测算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危险信号使用不同的分段近似匹配方法进行分层检测.实验结果表明:KRNA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较低的误报率和冗余度;为进一步提高KRID的自适应能力,给出了DSAA(动态自适应算法),该算法获取各类异常信号的出现次数,将其与该类异常信号的危险频率求和取平均值后得到新的危险频率,根据新的危险频率调整检测细胞数量.实验结果表明:DSAA提升了检测器的自适应能力,减少了响应时间.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智能检测器 免疫危险理论 物联网网络层 Katherine智能检测器 动态自适应算法 二进制分段近似匹配方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00234)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14A121)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资助项目(12B110) 南华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华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2013XCX19)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物联网是一种多维、异构、动态的三层结构网络,其网络层易遭受Sink黑洞攻击、女巫Sybil攻击和Hello洪泛攻击等各种攻击.人工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杀死抗原,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具备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免疫识别和免疫耐受能力[1-2].人工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及杀死抗原的过程与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飞显;;一种受危险理论启发的网络攻击态势评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根记;谭敏生;赵治国;白曜华;;基于危险免疫理论的物联网感应层安全感知模型[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3年06期
2 王鑫;张钰;蒋华;刘建明;;基于危险理论和DCA的WSNs入侵检测系统模型[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4期
3 白曜华;谭敏生;赵治国;周根记;;基于危险免疫理论的物联网网络层检测器动态自适应算法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年02期
4 方贤进;蔡妙琪;;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入侵检测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3年11期
5 谌南辉;;生命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林燕;梁萍;;热消融治疗调节机体抗肿瘤免疫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王三虎;;结合危险理论的故障检测免疫模型[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年06期
8 何静;施少林;;DAMPs和肾脏疾病[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4年02期
9 Jun Wang;Xiaozhe Zhao;Beiping Xu;Wei Wang;Zhiyong Niu;;Immune multi-agent model using vaccine for cooperative air-defense system of systems for surface warship formation based on danger theory[J];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13年06期
10 李超建;李露璐;谢妙;;基于改进免疫遗传算法的网络流量分析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Hong Lu;;A Novel Immune Danger Algorithm for 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嵩;树突状细胞算法研究及在监控系统入侵检测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2 张晶;新型疫苗佐剂—硫酸乙酰肝素刺激DCs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芦天亮;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张伟伟;基于生物免疫隐喻机制的AIS优化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徐晓莹;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6 郭崇滨;并联机器人多目标协同智能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7 傅蓉蓉;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茆勇;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B7-H3、B7-H4在结直肠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3年
9 刘海龙;免疫入侵检测中检测器优化与多形态检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欢;基于立体视觉的多气囊柔性人体腹部重建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泓志;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甘露寡糖复合佐剂增强狂犬病疫苗体液免疫效果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王越;新型疫苗佐剂胞外UTP、UDP及甘露寡糖佐剂效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曾宇;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大型土遗址建模与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4 王海婧;NLRP3/Caspase-1在牙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牙髓损伤修复的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蒋文凯;人牙髓成纤维细胞NLRP3/Caspase-1炎症体通路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解婷;抗生素预处理对口服Derp2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调节BALB/c小鼠Th1/Th2平衡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张雅君;钙网织蛋白CRT在氧化应激诱导黑素细胞损伤及免疫反应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8 张伟;用于网络故障诊断的免疫危险理论检测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青;Abacavir-HLA-B*5701-peptide分子模建与动力学模拟[D];重庆大学;2013年
10 党华筝;树突细胞算法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Dynamic detection for computer virus based on immune system[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8年10期
2 张永铮;方滨兴;迟悦;云晓春;;网络风险评估中网络节点关联性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7年02期
3 韦勇;连一峰;;基于日志审计与性能修正算法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9年04期
4 张焕国;陈璐;张立强;;可信网络连接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0年04期
5 沈昌祥;张焕国;王怀民;王戟;赵波;严飞;余发江;张立强;徐明迪;;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0年02期
6 陈秀真;郑庆华;管晓宏;林晨光;;层次化网络安全威胁态势量化评估方法[J];软件学报;2006年04期
7 龚正虎;卓莹;;网络态势感知研究[J];软件学报;2010年07期
8 王慧强;赖积保;胡明明;梁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实现技术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10期
9 孙飞显;王建红;李涛;;基于抗体浓度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经 ,罗万伯 ,刘晓锋 ,雷开春;基于“动态自适应安全模型”的网络安全预警系统[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年08期
2 唐增明;蒋泰;;一种改进的动态自适应最大-最小蚁群算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年03期
3 徐懿;李丽;杜高明;张宇昂;张冰;高明伦;;一款基于多处理器片上系统的动态自适应仲裁器[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06期
4 拓守恒;邓方安;;一种求解高维复杂优化问题的动态自适应和声搜索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2年09期
5 李逦;姚晔;李铁;;基于混沌策略和动态自适应的云调度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6期
6 谢丰,谢丽霞;基于网络动态自适应的集群式监控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5年12期
7 智西湖,张鹏祥;媒体流动态自适应合并策略[J];计算机应用;2005年05期
8 陆桑璐,谢立;一个动态自适应的迁移和协同调度模型[J];软件学报;1997年10期
9 ;市场新闻[J];通信世界;2013年34期
10 程耀东;马楠;于传松;陈刚;;高能物理网格中动态自适应副本选择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明;黄勃;李乃民;张大鹏;王宽全;林晓东;张宏;王淑英;张宏志;肖洪涛;;舌图像反光点检测算法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神州数码D-Link无线网络产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钟华;基于网络经济的企业动态自适应决策系统的价值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赖小龙;用于燃烧模拟的动态自适应机理及多时间尺度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徐昭;面向军事情报应用的动态自适应网格平台[D];浙江大学;2006年
3 夏勃;动态自适应流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4年
4 黄栋;基于UML的动态自适应管理原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蒋子峰;IEEE 802.15.4基于动态自适应的节能MAC协议设计与仿真[D];苏州大学;2010年
6 蔡鹏;虚拟蜜网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白曜华;物联网网络层智能检测器及进化方法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9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59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