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生态系统计量研究:形成、群落结构及种群边界
本文关键词:云计算生态系统计量研究:形成、群落结构及种群边界
【摘要】:对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探究,有利于加深对云计算产业的整体了解和提高相关产业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有助于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利用Google搜索引擎面向整个互联网搜索并提取XaaS概念簇,应用Web共词分析法定量分析云计算生态系统的形成、群落结构及种群边界等问题。结果表明,云计算生态系统业已形成并处于稳定状态,其内部结构遵从"PT-CT层次模型",外在领域则展现出以应用为中心、以技术和运维为双翼的"一中两翼"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云计算 生态系统 计量分析 共词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用户偏好感知的SaaS服务选择优化研究”(项目编号:7127109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点项目“基于云计算的知识集成与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11CDA116)的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YBYB38)资助
【分类号】:TP393.09
【正文快照】: 云计算是与协同计算和物联网相并列的三大关键性商业技术之一[1],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对我国打破国外企业信息技术领域壁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云计算产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政府的推动力度,更取决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春兰;邓仲华;;信息资源视角下云计算面临的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1年03期
2 安晖;;我国云计算产业实际状况与或然性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3 张勤;徐绪松;;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共词分析法[J];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4 梁柳云;王宁;;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年04期
5 ;云计算生态系统正成新商业价值趋向[J];金卡工程;2012年05期
6 钟伟金;李佳;杨兴菊;;共词分析法研究(三)——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J];情报杂志;2008年07期
7 王莉亚;张志强;卫军朝;;基于共词分析的近十年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主题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03期
8 官思发;;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云计算技术透视[J];情报杂志;2011年08期
9 王贵娟;李秀霞;陈强;;文献计量及共词分析视角下的国内云计算热点研究[J];图书馆界;2012年01期
10 周文;井明洋;吴辰康;徐怡秋;马雯;郭毅可;张武;;中国云计算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婷婷;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婧媛;王宇;;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食品安全研究热点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2 陈瑜林;;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3 肖美华;钟祥喜;;基于SD的云计算信息化的演进分析及后续问题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6期
4 邓仲华;李志芳;黎春兰;;云服务质量的挑战及保障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年04期
5 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2年05期
6 左卫刚;;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7 那一沙;袁玫;杜修平;;基于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的高职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年03期
8 于红波;郑洪杰;;现代企业发展模式——“云模式”[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5期
9 杨金凤;马巧丽;;基于共词分析的甘肃省种植业热点领域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康玲;吴华;王时龙;周杰;;面向服务的云制造系统架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少华;李文江;高原;王川;王枫;;深圳市云计算产学研联盟现状及发展浅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邱均平;柴雯;;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6:区域创新与绿色发展(Ⅰ)[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孔令军;云制造环境下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向峰;云制造系统中基于能耗的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黄沈权;制造云服务按需供应模式、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袭希;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演化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王天日;云制造模式下建材装备企业制造任务执行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森;云计算技术的价值创造及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袁宜峰;基于物理规划的服务组合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张鹏;形式化方法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王先亮;体育用品共性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然;我国中医护理科研发展状况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闫士涛;知识管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王红;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热点分析(1998-2007)[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4 闫玲玲;近十年我国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D];天津体育学院;2009年
5 杨彦荣;基于混合加权的共词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浩;基于共词分析的技术分解结构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姜阳阳;基于共词分析的组织变革知识图谱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胡俊;基于本体的共词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文献研究热点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高峰;基于中文科技文献关键词的聚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岳丽娟;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与趋势概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霞;吕廷杰;;云计算研究综述及未来发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黎春兰;邓仲华;;论云计算的价值[J];图书与情报;2009年04期
3 钱杨;代君;廖小艳;;面向信息资源管理的云计算性能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4期
4 尤春花;;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挑战与对策[J];图书与情报;2011年04期
5 覃浩高,崔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类型、成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2年06期
6 吴友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1期
7 汪方胜,蒋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8 王鹏;;云计算技术及产业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栾永玉;;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形成、特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10 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锦鸾;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张治河;面向“中国光谷”的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孙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张燕;产业组织变迁的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冯庆斌;基于群落生态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夏亚民;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周轶昆;基于厂商学习的产业创新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喻世华;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电信市场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卓翔芝;供应链联盟伙伴关系动态演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斯琴;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彦辉;;传媒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循环[J];当代传播;2006年03期
2 林春波;;信息时代构建和谐图书馆生态系统之探讨[J];云南档案;2007年09期
3 汪颖;;回归生态的农远工程教师培训[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1期
4 李玲玲;;中国软件该向微软学什么[J];IT时代周刊;2009年24期
5 许明;;应用程序商店:打造共赢的生态系统[J];信息网络;2010年04期
6 ;爱迪德:全方位保护手机游戏生态系统[J];通信世界;2010年47期
7 李悦;;“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J];工程与建设;2011年01期
8 刘远军;;我国“媒介生态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丁常彦;;SAP煽情[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7年44期
10 张郁;;SAP教育基础计划中国首发 强化人才培养生态系统[J];每周电脑报;2008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世武;拾兵;;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2 高凌;;化工火灾中消防废水和化学溢流引发的水生生态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朱清海;魏德生;徐清云;;辽宁省盘锦市稻田养蟹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戴方喜;许文年;陈芳清;;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复的思考[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豆威;王文琪;徐永强;王进军;;不同生态系统中紫茎泽兰的时间配置及数量特征研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江涛;;西部大开发中改善沙漠生态系统的对策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宋辉;刘忠辉;;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和发展[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凌泽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任海;张倩媚;刘世忠;李跃林;申卫军;束文圣;谢振华;许明英;;用于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的研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10 穆希华;于占成;;以生态修复理论为依据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农昊生物技术研究所 杨再 陈佳铭 吴德峰 杨自立;聚焦全球性生态系统的“癌变”[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2 记者 周泉涌;探索海洋食物可持续生产和管理新模式[N];中国渔业报;2006年
3 记者 王宇兴;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持西北领先[N];甘肃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孙锦;出色应对资源空间挑战[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张子良;须打造人才与产业的“生态系统”[N];组织人事报;2006年
6 岳德亮;杭州湾生态系统连续4年“不健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7 张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微软携手合作伙伴共建和谐IT生态系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伊佳;创建融合通信生态系统[N];通信产业报;2006年
9 方正;打造可信的生态系统[N];网络世界;2006年
10 董军;微软“第二生态系”雏形始现[N];中国经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梦;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焦树英;短花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对不同载畜率水平绵羊放牧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发明;基于生态观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周梅;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与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5 黄兴国;稻鸭生态种养对稻、鸭生长与营养品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朱仲元;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植被蒸散发模型与植被需水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范学忠;崇明东滩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仲辉;亚热带杉木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通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杰;面源污染控制的前置库生态系统的构建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周积果;河流恢复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朱新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刘琼;生态道德教育简论[D];武汉大学;2005年
5 付博;3S技术支持下的扎龙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尚利强;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7 李健;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草原—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结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梁春生;房地产企业融资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秀霞;论生态环境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郑世武;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6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62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