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认证的网络身份模型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认证的网络身份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认证 社会关系 网络实名制 在线社会网络
【摘要】:网络实名制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网络匿名性所带来的问题,却又面临实名信息泄露的诟病。造成信息泄露的根源在于实名认证依赖于实名信息。基于社会认证的网络身份模型,依赖社会关系进行身份认证,其利用OSN节点的社会关系构建网络身份,在发挥网络监管作用的同时,避免实名信息的泄漏。模型首先在OSN中依据一定策略选择根节点;然后,采用担保方式进行社会认证;最后,在不依赖实名信息的基础上,构建节点的唯一网络身份SANI。SNAI身份含节点的社会认证信息,具有身份认证和行为溯源的功能。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社会认证 社会关系 网络实名制 在线社会网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0285,61272010)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1引言在线社会网络OSN(Online Social Network)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据Statistic Brain统计,Fa-cebook注册用户已超过10亿,Twitter注册用户已达到500万;QQ的统计表明,中国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1.7亿。OSN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匿名性却导致水军泛滥、谣言传播、隐私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网络实名制”为何难以操作[J];中国新通信;2009年10期
2 姜美芝;;执行难倒网络实名制?[J];互联网天地;2009年06期
3 范敏;谭立;;实行网络实名制 规范网络行为[J];信息系统工程;2009年06期
4 秦兴梅;;责任与自律:网络实名制的主旨[J];青年记者;2009年24期
5 范敏;谭立;;构想网络实名制体系[J];上海信息化;2009年06期
6 梁发芾;;网络实名制从网评员做起[J];青年记者;2010年16期
7 周文吉;范以锦;;网络实名制是个系统工程[J];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03期
8 王高峰;;网络实名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J];传媒观察;2010年07期
9 唐美丽;曹凯;;韩国网络实名制对我国网络管理的借鉴意义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S2期
10 朱立立;;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前世今生”[J];青年记者;2012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宾;王彪;;我国网络实名制立法方向和实现模式初探[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2 杨志勇;;实行网络实名制,规范“虚拟社会”[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杨志勇;;理性看待网络实名制[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磊;;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5 杨志勇;;如何推进网络实名制[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玉迎;;网民表达自由与网络实名制[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7 艾浩;;网络实名制有利于现阶段中国互联网发展[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8 陈荔;;实名制不是解决网络一切问题的万能药[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泽县司法局 孙柏年 洪泽县检察院 杨巨军;网络实名制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3年
2 张红;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网络实名制市场[N];国际商报;2002年
3 梁捷 陈亮;网络实名制悄然拉开序幕[N];江淮时报;2005年
4 张旭东;网络实名制:还是走慢点吧[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5 清晨;网络实名制:理念大于实用[N];市场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魏振豪;网络实名制让虚拟世界走到尽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7 刘瑞京;网络实名制,中国准备好了吗?[N];人民邮电;2007年
8 李拯宇邋干玉兰;韩依法推行网络实名制,不文明内容减少[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周斌;网络实名制的“诱惑”[N];法制日报;2008年
10 张剀;网络实名制:纷争过后走向何方[N];中国税务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素杰;政府主导型网络实名制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晓丹;我国网络实名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崔磊;中国网络实名制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周珊珊;我国网络实名制发展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永东;论我国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困境与出路[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6 周平;论我国网络实名制立法之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弋;网络实名制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姗敏;韩国网络实名制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3年
9 严龙;网络实名制的合比例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10 侯静;网络实名制的法律构建[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0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63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