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异构网络蠕虫传播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3:13

  本文关键词:异构网络蠕虫传播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异构网络 网络融合 蠕虫 变异蠕虫 传播特性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络的融合已成为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由于网络形态的不同,移动网络和传统互联网融合形成异构网络。网络融合给网络用户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产生很大安全困扰。伴随移动网络与传统互联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传统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威胁也逐渐蔓延到异构网络。异构网络终端节点多样化,网络形态结构复杂化,新型网络形态网络安全措施部署薄弱化为网络蠕虫、木马等网络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文针对异构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异构网络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础功能可实现的异构网络变异蠕虫,并对蠕虫在异构网络中的传播特性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防御建议。为了更好的分析异构网络,本文构建了一种由传统计算机与移动智能终端融合而成的异构网络。与传统计算机网络不同,异构网络具有终端节点多样、网络拓扑复杂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异构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节点在网络中所占比例对网络拓扑的影响。考虑到蠕虫感染移动智能终端容易暴露自身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变异模块控制完成变异的变异蠕虫,变异后的蠕虫可以绕过杀毒软件的查杀,从而延长其在异构网络中传播的时间。通过对异构网络中变异蠕虫的传播特性进行仿真实验表明,网络节点类型影响网络拓扑,网络拓扑对蠕虫的传播也存在很大影响。为了保证仿真数据的可靠性,在多次仿真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网络拓扑以及蠕虫变异时间对蠕虫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此结果,结合未来蠕虫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对应的防御建议。
【关键词】:异构网络 网络融合 蠕虫 变异蠕虫 传播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8;TP393.0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现状9-11
  • 1.1.1 异构网络研究背景9
  • 1.1.2 异构网络蠕虫研究现状9-11
  • 1.2 课题研究目标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11-13
  • 第2章 异构网络特性与蠕虫传播原理分析13-20
  • 2.1 异构网络特性分析13-15
  • 2.1.1 异构网络概念13
  • 2.1.2 异构网络终端节点复杂性13-14
  • 2.1.3 异构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性14-15
  • 2.1.4 异构网络通信协议多样性15
  • 2.2 网络蠕虫的传播原理15-19
  • 2.2.1 蠕虫与计算机病毒的区别15-16
  • 2.2.2 蠕虫的传播特点16-17
  • 2.2.3 蠕虫的功能结构17-18
  • 2.2.4 蠕虫变异特性分析18-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异构网络拓扑与变异蠕虫设计20-31
  • 3.1 异构网络拓扑模型设计20-24
  • 3.1.1 经典网络拓扑模型分析20-21
  • 3.1.2 异构网络拓扑模型设计21-24
  • 3.2 变异蠕虫模型设计24-30
  • 3.2.1 变异蠕虫功能模块25-26
  • 3.2.2 变异蠕虫工作流程26-27
  • 3.2.3 变异蠕虫传播关键点27-30
  • 3.3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异构网络变异蠕虫实验仿真与分析31-41
  • 4.1 异构网络拓扑生成31-32
  • 4.2 仿真方案设计32-33
  • 4.2.1 仿真流程设计32
  • 4.2.2 仿真参数设置32-33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33-40
  • 4.4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1-43
  • 5.1 结论41
  • 5.2 展望41-43
  • 参考文献43-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章;组建异构网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和产品现状[J];计算机时代;1994年03期

2 汪芸,顾冠群,谢俊清,兑继英,孙昌平;异构网络集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年03期

3 马义忠;杨红旗;高彦;専秋峰;;基于移动Agent异构网络管理的分析与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3期

4 黄川;郑宝玉;;多无线电协作技术与异构网络融合[J];中兴通讯技术;2008年03期

5 吴蒙;季丽娜;王X;;无线异构网络的关键安全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08年03期

6 李R,

本文编号:698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698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