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络论坛的谣言传播与抑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网络论坛的谣言传播与抑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论坛 谣言传播 SEIR模型 非均匀网络 信任机制 高影响力用户免疫
【摘要】:基于网络论坛中用户行为的异质性和病毒传播的SEIR模型,提出了面向网络论坛的SEIR谣言传播模型。首先根据模型在非均匀网络中的平均场方程,推导网络论坛中谣言传播的临界阈值,表明在谣言传播率有限的情况下,增加用户间的信任机制可以有效抑制谣言在网络中的传播;然后通过仿真与数值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及信任机制的引入能够有效降低谣言的影响力、传播速率和影响范围;最后结合仿真与数值分析的结论和网络论坛用户间的高影响力有限信任关系,给出了抑制谣言传播的高影响力用户免疫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与传统的免疫策略相比能够取得更好的谣言抑制效果。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网络论坛 谣言传播 SEIR模型 非均匀网络 信任机制 高影响力用户免疫
【分类号】:TP393.09;G206
【正文快照】: 0引言谣言语义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虽然谣言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通过研究者对谣言在信息性、传播性和未知性这三方面特征的统一认识[1],可以将谣言概括为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作为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亚奇;杨晓元;韩益亮;王绪安;;Rumor Spreading Model with Trust Mechanism in Complex Social Networks[J];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2013年04期
2 朱恒民;刘凯;卢子芳;;媒体作用下互联网舆情话题传播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年03期
3 陈桂茸;蔡皖东;徐会杰;晏沛湘;王剑平;;网络舆论演化的高影响力优先有限信任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顾亦然;夏玲玲;;在线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与抑制[J];物理学报;2012年23期
5 徐会杰;蔡皖东;王剑平;陈桂茸;;基于时间变化图的网络论坛意见领袖识别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2年09期
6 司夏萌;刘云;;虚拟社区中人际交互行为的统计分析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7 刘常昱;胡晓峰;司光亚;罗批;;舆论涌现模型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年01期
8 潘灶烽;汪小帆;李翔;;可变聚类系数无标度网络上的谣言传播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辉;在线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关键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霍良安;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的传播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会杰;蔡皖东;陈桂茸;;面向网络论坛的谣言传播与抑制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6年02期
2 朱张祥;刘咏梅;;在线社交网络谣言传播的仿真研究——基于聚类系数可变的无标度网络环境[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6年02期
3 田一明;陈雪波;孙秋柏;;行为安全管理系统中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性抑制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02期
4 王彦本;蔡皖东;;社交网络中考虑遗忘机制的谣言传播[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5 李亚玲;;微博、微信中科学传播的特点及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04期
6 戴建华;廖瑞丹;;基于时间记忆的网络舆情意见交互模型研究[J];现代情报;2016年02期
7 朱冠桦;蒋国平;夏玲玲;;社交网络上从众现象对谣言传播影响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6年02期
8 刘洁;王聪;;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04期
9 刁海伦;王树义;王楠;;基于多主体的微博网络虚假信息的集中甄别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16年02期
10 陈建华;涂文洋;;网络化地理空间的元胞自动机群体时空格局仿真模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凌月;杜艮芝;;新媒体时代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理论学刊;2012年08期
2 朱恒民;李青;;面向话题衍生性的微博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年05期
3 陈波;于泠;刘君亭;褚为民;;泛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控制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4 高宪春;;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事件互动机制分析[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5 葛新;赵海;张君;;基于熟人免疫的复杂网络免疫策略[J];计算机科学;2011年11期
6 张芷源;李建华;陈秀真;李生红;;基于超网络的Web社会群体复杂关系建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7 张彦超;刘云;张海峰;程辉;熊菲;;基于在线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J];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8 朱恒民;李青;洪小娟;;网络舆论生成危机的诱发因素[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周涛;汪秉宏;韩筱璞;尚明生;;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在舆情和疫情防控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10 陈友;程学旗;杨森;;面向网络论坛的高质量主题发现[J];软件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同洋;网络环境下信息扩散的多智能体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玉平;;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及其应对[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石子河;;政府信息“高速”才能遏制谣言传播[J];新闻三昧;2009年07期
3 吴浩;;战争中谣言传播的特点及其对策[J];军事记者;2009年11期
4 余欢欢;;微博时代的谣言传播及对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张芳;司光亚;罗批;;一个基于沟通函数的谣言传播仿真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11期
6 余欢欢;;从日本大地震看微博时代的谣言传播[J];新闻界;2011年09期
7 石慧敏;;转型期中国的谣言传播现状及政府管理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年02期
8 石慧敏;;防控谣言传播的媒体作为[J];青年记者;2012年05期
9 王刚;;谣言传播的话语机制研究——以日本大地震中的谣言传播为例[J];今传媒;2012年03期
10 沈彬彬;;谣言传播的话语机制初探[J];新闻世界;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嘉卿;;身份标签对谣言传播效果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永平;;谣言传播的本土语境及风险防控[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3 孙嘉卿;;灾难性事件后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以“5.12汶川地震”谣言为例[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郭迪;;汶川地震中的流言、谣言传播及管理[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观;谣言传播的心理学[N];北京科技报;2012年
2 张培元;斩断网络谣言传播的“葡萄藤”[N];中国商报;2013年
3 黄智敏 肖夏 卞子琪;如何防治网络谣言传播?[N];人民邮电;2013年
4 萧春雷;谣言传播学的生动案例[N];中国艺术报;2014年
5 张培元;为百万条“辟谣短信”叫好[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6 记者 李松 黄洁;善导舆论挤压谣言传播空间[N];法制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史谦;从三个方面入手遏制网络谣言传播[N];人民公安报;2013年
8 彭鹏;公共安全危机中谣言传播现象探析[N];中华新闻报;2003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匡文波;消除干部人事网络谣言传播的空间[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年
10 ;谣言传播不是言论自由[N];西部法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芹;谣言传播规律与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2 王佳佳;谣言传播机理与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3 王辉;在线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关键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巨;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及防控机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静;谣言传播与当前社会风险的关系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孟祥茂;基于复杂网络的SIR模型扩展与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余雅红;复杂网络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及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晓丹;社会危机事件中微博谣言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维;面向网络公共安全事件的人工社会多Agent扩散趋同仿真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朱冠桦;考虑从众现象的社交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宋伟;基于代理的社会网络谣言传播建模[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王婷婷;微博谣言传播机制及治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王继先;互联网谣言传播的控制与辟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25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72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