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日志文件的社区检测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02 09:03
本文关键词:基于P2P日志文件的社区检测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P2P网络 复杂网络 社区检测划分 视频点播系统 P2P日志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音视频作为互联网新媒体也得到快速发展。这种爆发性的增长不仅导致资源提供商的带宽流量成本剧增,而且还要求网络设备提供商不断的升级改造网络,提高网络传输速度。而P2P网络的产生便基于这一难题,P2P网络提出不久便引起互联网的一次巨大震动,它不仅仅是一种软件架构,也是一种社会模式的体现。P2P网络打破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形成一种以客户端-客户端(服务器),把客户端转换成服务器角色的形式,从而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以及减轻资源服务提供商的压力。社区检测技术是由复杂网络的研究发展而来。在现实生活中,各类系统形成各式各样的网络,例如社会关系网、互联网、蛋白质作用网、P2P网络等等。针对这些网络的观察、研究,提出社区检测的概念。社区检测指的是把社区之间的结构、联系等关系作为输入,抽象出来也即是结点、边、权重等,利用其网络特性以及某种算法作为方式,以更加合理、有效的方式把杂乱无序的网络转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合理社区,从而帮助人们发现或者改进社区的交互形式。虽然P2P网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愈发成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一是不稳定,经常会导致用户在请求资源的过程中中断。二是有效性,用户请求资源的等待时间大多数时候慢于服务器,这是客户端的带宽和处理器处理能力等硬件导致的。通过把社区检测划分与P2P网络相结合,研究并且改进适用于P2P网络的社区检测划分算法,找出P2P网络的关键信息,如节点的带宽、稳定性等等,用于改进P2P网络的稳定性、有效性以及提高带宽利用率。本文的主要工作为通过开发P2P视频点播系统应用以及收集P2P日志,研究社区检测方法,分析P2P日志并对其形成的P2P网络进行社区检测划分,找出P2P网络中的关键信息,形成更加合理的P2P网络。同时点播系统也作为验证社区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P2P网络 复杂网络 社区检测划分 视频点播系统 P2P日志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0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0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10-12
- 第二章 P2P技术以及社区检测划分特性12-20
- 2.1 P2P技术12-14
- 2.1.1 P2P技术的概念12
- 2.1.2 P2P技术的体系结构12-13
- 2.1.3 P2P技术面临的挑战13-14
- 2.2 社区检测划分特性14-18
- 2.2.1 社区检测的概念14
- 2.2.2 社区检测的要素14-16
- 2.2.3 社区检测的经典方法16-18
- 2.3 社区检测评价标准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基于FLASH P2P的视频点播系统及日志信息采集20-31
- 3.1 P2P点播系统需求分析20-23
- 3.2 P2P点播系统的设计目标23
- 3.3 RTMFP协议概述23-26
- 3.4 P2P点播系统的结构26-27
- 3.5 P2P点播系统的功能27-29
- 3.6 P2P点播系统的矛盾与优化29-30
- 3.6.1 点播客户端优化30
- 3.6.2 OpenRTMFP服务器优化30
- 3.7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社区检测划分P2P网络的技术研究与实现31-47
- 4.1 P2P日志信息展示以及网络结构化31-34
- 4.1.1 日志信息展示以及统计方法31-32
- 4.1.2 日志信息网络结构化32
- 4.1.3 节点带宽计算方法32-34
- 4.2 LabelRankT算法34-38
- 4.2.1 LabelRank算法34-36
- 4.2.2 LabelRankT算法36-38
- 4.3 LabelRankT算法改进38-44
- 4.3.1 LabelRankT算法不足以及改进思想38-43
- 4.3.2 LabelRankT改进后算法划分实例43-44
- 4.4 P2P点播系统加速方案及LabelRankT改进后评价44-45
- 4.5 改进后的P2P点播系统45-46
- 4.6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基于社区检测的P2P点播系统的应用测试47-58
- 5.1 系统环境47
- 5.2 系统部署47-49
- 5.2.1 点播客户端修改47-48
- 5.2.2 OpenRTMFP服务端48-49
- 5.3 系统测试49-57
- 5.3.1 可行性验证50-51
- 5.3.2 性能测试51-57
- 5.4 本章小结57-58
- 总结58-60
- 参考文献60-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2-63
- 致谢63-64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媛媛;基于P2P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5期
2 林小龙;林宏基;;P2P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6年02期
3 胡斌;江南;赵钢;王u!;魏清宇;;基于语义P2P的地理共享网络中地理服务发现机制[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4 杨转;赵慧岩;;P2P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建东;李勃;宋艳芳;;基于P2P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梁文彬;;P2P环境下工作流引擎设计方案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7年04期
7 戴冬;;基于P2P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8 齐e,
本文编号:777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77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