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地址安全体系与关键技术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地址安全体系与关键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地址欺骗 前缀劫持 地址安全 地址认证 通用地址平台
【摘要】:当前,互联网体系结构不具备地址真实性验证机制,源地址伪造与路由地址前缀欺骗造成了极大危害.解决地址安全问题、构建真实可信的互联网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地址的真实性是互联网可信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首先,该文介绍了地址的概念及其欺骗现状,分析了地址安全的含义,并从研究体系、实现机制以及关键技术这3个维度,对地址安全研究思路进行了归纳分析.然后,对典型地址安全方案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总结.最后,给出了一个地址与标识通用实验管理平台的设想,基于该平台,可以为不同的地址标识方案提供统一的部署实验环境.
【作者单位】: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关键词】: 地址欺骗 前缀劫持 地址安全 地址认证 通用地址平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029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9CB320501,2012CB3158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3005001-00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3AA0133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08B05-02,2012BAH01 B01)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1引言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E-mail、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到网上银行等各种活动,都需依托互联网CNKI网络优先出版:2013-11-21 12:38,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560.TP.20131121.1238.001.html徐恪等:互联网地址安全体系与关键技术79进行.然而,当前互联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建平;吴茜;徐恪;;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J];计算机学报;2008年09期
2 徐恪;朱敏;林闯;;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机制及方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2年10期
3 胡湘江;朱培栋;龚正虎;;SE-BGP:一种BGP安全机制[J];软件学报;2008年01期
4 刘欣;朱培栋;彭宇行;;Co-Monitor:检测前缀劫持的协作监测机制[J];软件学报;2010年10期
5 刘志辉;孙斌;谷利泽;杨义先;;一种防范BGP地址前缀劫持的源认证方案[J];软件学报;2012年07期
6 黎松;诸葛建伟;李星;;BGP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朝勇;杨建思;薛兵;陈阳;朱小毅;李江;林湛;;IPv6环境下地震观测网络系统构建[J];地震;2011年04期
2 王晓喃;高德民;;下一代全IP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莫年发;;Internet时代的高校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校园网为例[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4 赵宸;孙斌;杨义先;杨焱;;一种轻量化的边界网关协议路径验证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9期
5 王晓喃;钱焕延;;基于定位信息的下一代全IP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张巍;阎立;;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2年12期
7 赵宸;孙斌;杨义先;杨焱;;改进的BGP安全机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8 张真理;高雨彤;;代码规制:构建安全文明网络的必由之路[J];保密科学技术;2013年07期
9 兰巨龙;邢池强;胡宇翔;程东年;;可重构技术与未来网络体系架构[J];电信科学;2013年08期
10 王禹;王振兴;张连成;;一种基于结构化备份子图的路由系统失效恢复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志辉;;网络安全向“安全网络”发展探讨[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杰;吴建平;徐恪;;自治域间真实源地址验证方法及技术实现[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霄;支持多种网络体系的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黄国盛;移动IP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道丰;路由协议若干安全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王娜;分级域间路由系统及其关键技术[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张文铸;无线传感网络拓扑控制关键问题[D];清华大学;2010年
6 邓文平;域间路由安全性与健壮性关键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梁伟;认知网络的接入选择与拥塞控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李超;互联网在宏观拓扑结构下传播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齐宁;基于网络生存性可重构服务承载网构建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刘欣;互联网域间路由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明;面向认知网络的信息感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丽仪;教育学院网络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皓;车载网关中IPv6-CAN虚拟设备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田阳光;可信任互联网服务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陆万顺;基于能力的轻量级SIP安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贾春波;开放可重构网络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刘胜旺;基于IPv6的VoD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8 赵志军;基于IPv6-CIPE的动态配置VPN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9年
9 马俊;多粒度互联网域间路由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朱迅;基于三层交换和虚拟局域网技术的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D];江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恪,熊勇强,吴建平;边界网关协议BGP-4的安全扩展[J];电子学报;2002年02期
2 林闯;王元卓;杨扬;曲扬;;基于随机Petri网的网络可信赖性分析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6年02期
3 王娜;张建辉;马海龙;汪斌强;;基于前缀分配路径长度的BGP源自治系统验证机制[J];电子学报;2009年10期
4 刘欣;朱培栋;米强;杨明军;;基于规则的域间路由系统异常检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林闯;汪洋;李泉林;;网络安全的随机模型方法与评价技术[J];计算机学报;2005年12期
6 王元卓;林闯;程学旗;方滨兴;;基于随机博弈模型的网络攻防量化分析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0年09期
7 林闯;贾子骁;孟坤;;自适应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J];计算机学报;2012年06期
8 吴建平;林嵩;徐恪;刘莹;朱敏;;可演进的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进展[J];计算机学报;2012年06期
9 谢高岗;张玉军;李振宇;孙毅;谢应科;李忠诚;刘韵洁;;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2年06期
10 尹浩;詹同宇;林闯;;多媒体网络:从内容分发网络到未来互联网[J];计算机学报;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璇;龚向阳;程时端;;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2)[J];中兴通讯技术;2009年05期
2 王飞;;从互联网角度分析物联网[J];微型电脑应用;2011年05期
3 张毅;;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08期
4 胡卫娜;;百年辉煌中的“三清”奋进人——记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徐恪教授[J];中国科技奖励;2011年06期
5 林穗;李振坤;;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模式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13期
6 罗刚;杨木清;;基于应用——网络层组播相结合的体系结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7期
7 吴德本;;物联网综述(5)[J];有线电视技术;2011年05期
8 ;专题导读[J];中兴通讯技术;2008年01期
9 郑煊;丁颐;;三网融合 技术先导[J];中国电信业;2010年06期
10 郝新娣;;NGN网络的发展方向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J];计算机与网络;2005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利;雷雳;王争艳;;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中的时间知觉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梁涛;;呼叫中心发展趋势及实业呼叫中心应对[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3 康丽君;;网络时代与科技期刊的发展[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于福洋;李朝旭;李颖;;当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互联网折射——来自抗震祈福留言的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贺宁武;孙志刚;;面向流媒体传输研究的StreamSim模拟器设计与实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汪明峰;;互联网与城市地理学:中国案例与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佐斌;;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杨菊红;;科技期刊办刊应如何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程葳;;网络管理与构建和谐城市社会的关系[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周海伦;;首钢总公司能源管理系统开发[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钝;我国研究成果对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产生重大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陈斌;2008:技术的互联网支点[N];计算机世界;2008年
3 杨健;“互联网之父”盛赞我下一代互联网研究[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曹增光;互联网2.0时代已经到来?[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李开复;迎接互联网明天的无限可能[N];计算机世界;2007年
6 ;帮助分支办公室改善互联网连接性能[N];网络世界;2008年
7 记者 吕冰冰 苏妮;深圳登录全球设计互联网[N];南方日报;2008年
8 记者 吴晓菁;重磅打造“互联网手机”[N];厦门日报;2009年
9 记者 赵陕雄;新一代互联网导航PDA打响价格战[N];中国质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胡英;过滤互联网内容需采用新招[N];计算机世界;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醒策;基于强化学习和群集智能方法的多机器人协作协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李治军;美韩同盟与东亚安全:一种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杨建宇;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4 董艇舰;基于开放结构数控系统引导型二次开发仿真平台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孟宪松;多水下机器人系统合作与协调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耿文莉;中国林产工业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夏绪辉;逆向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及其物流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刘淑华;复杂动态环境下多机器人的运动协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余鑫;集群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学静;仪器设备资源网络化共享系统体系结构及运作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光莉;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式积累式WebTRIZ系统[D];天津大学;2005年
2 楼纯炜;基于规则系统的商品动态分类[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江峰;基于.NET平台的一个改进的分布式体系结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勇;试论互联网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5 曾超;论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姻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5年
6 刘宇波;面向可下载资源的WEB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5年
7 刘君;解析新华网的成功轨迹[D];河北大学;2005年
8 张晶;互联网对中学生学习和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朱海明;上海信投互联网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10 徐俊霞;网络传播中的政治沟通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8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80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