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拓扑隐藏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NAT拓扑隐藏问题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地址转换 拓扑隐藏 内外网通信 NAT安全
【摘要】:为了加强互联网的安全,实现NAT内部网络的隐藏,通过实验分析NAT内网地址的暴露问题,并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解决内网地址暴露,实现内网拓扑隐藏及内外网间的安全隔离。实验证明,采用路由技术或ACL技术可以解决NAT内网地址暴露及网络安全问题,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及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关键词】: 网络地址转换 拓扑隐藏 内外网通信 NAT安全
【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34300510037)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0引言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既可以缓解IP地址短缺的问题,又可以隐藏内部网络地址,实现内网与外网的隔离[1-8],但是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追踪命令发现部分内部网络地址出现在追踪IP地址列表中,并且在NAT实验中我们确实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本文设计的NA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军;;虚拟服务集群的分析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5期
2 汪大清;;关于计算机集群中的负载均衡探讨[J];福建电脑;2007年02期
3 王磊;;NAT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4 袁敏;;探讨基于Linux操作系统下的防火墙技术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4期
5 崔萌;于承斌;;基于防火墙的双出口路由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年06期
6 邵泽云;;网络地址转换和策略路由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林磊;万仲保;;基于NAT和P2P技术的代理服务器设计[J];硅谷;2011年02期
8 李振辉,武维善;H.323数据穿越NAT和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J];微机发展;2005年09期
9 宋金秀;聚焦防火墙[J];机械管理开发;2005年06期
10 王凤艳;曲建军;齐鹏;;基于双边界路由策略的校园网组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胜颖;高广春;;基于FPGA的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实现[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曹玉瑞;;NAT技术探讨及应用实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鲁礼炳;陈凤;;基于地(市)级气象专用路由器的若干扩展应用技术[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4 陶文华;陶文娣;;网络安全体系及技术[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可;刘乃琦;;在IXA架构上的动态NAPT设计[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夏佶晟;徐伯庆;;一种基于HIP的NAT穿越方法[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彬;;CISCO路由技术在接入网建设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尹家生;周健;洪燕;;校园网认证授权计费系统的设计[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周瑾;朱立东;吴诗其;;LEO卫星通信网络的IP路由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4年通信技术论文集(一)[C];2004年
10 宋世炜;张新;;基于Linux系统的IP网络智能控制网关设备的开发与应用[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疆财经学院计算机系 王东;网络地址转换分析[N];新疆科技报(汉);2002年
2 张明玉;路由器在网络地址转换中的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网络地址转换[N];网络世界;2001年
4 ;寻找可靠的防毒助手[N];电脑报;2007年
5 郑志延;为过渡到IPv6热身[N];计算机世界;2007年
6 ;Internet2新任CTO致力推动IPv6[N];网络世界;2009年
7 王春海 刘晓辉;专家坐堂之网络篇[N];电脑报;2003年
8 重庆 Fei;利用NAT实现端口重定向[N];电脑报;2002年
9 陈劲宏;影音交流的最佳工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10 安爱芬;浅析网络安全技术[N];科学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兴烈;IP层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小珂;基于宽带网络的小区智能化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陈果;Linux防火墙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曹继军;基于网络处理器的NAT协议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翟雪峰;SSL的安全分析及被劫持的研究、实现[D];四川大学;2004年
5 刘维霞;高度可配置的SIP-ALG方案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丁松阳;Linux内核防火墙源代码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7 徐静华;VoIP中NAT穿越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振辉;视频会议系统中网守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熊志宏;桌面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多媒体流自适应控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阮宜龙;NAT和IPSec相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2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84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