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协作度的分布式自动协商联盟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17-10-06 15:40

  本文关键词:基于协作度的分布式自动协商联盟形成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multi-agent system coalition formation distributed automated negotiation negotiation strategy collaborative degree


【摘要】:现有联盟形成的研究中大都没有考虑到不同Agent的协作资源和协作态度不同的异质性,而是假定所有Agent具有相同的协作资源和协作态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协作度的分布式自动协商联盟形成机制(collaborative degree-based distributed automatic negotiation coalition formation mechanism,CDBDN),通过对处在网络拓扑结构中Agent的协作资源和协作态度的描述建立Agent协作度的概念.以分布式的应用环境为背景,建立分布式协商协议(distributed negotiation protocal,DNP)来实现分布式自动协商方式构建联盟.该机制建立了分布式协商协议和引入了Agent协作度,提出基于Agent协作度的协商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联盟形成的效率、Agent协商效率和个体效用方面都表现出有较好的性能.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multi-agent system coalition formation distributed automated negotiation negotiation strategy collaborative degree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77320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JJ3065)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课题(KFKT2013B14) 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研究课题(kx201333)
【分类号】:TP18;TP393.02
【正文快照】: CDBDN),通过对处在网络拓扑结构中Agent的协作资源和协作态度的描述建立Agent协作度的概念.以分布式的应用环境为背景,建立分布式协商协议(distributed negotiation protocal,DNP)来实现分布式自动协商方式构建联盟.该机制建立了分布式协商协议和引入了Agent协作度,提出基于Ag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少芳;胡山立;石纯一;;一种基于势结构分组思想的任一时间联盟结构生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11期

2 刘惊雷;张伟;童向荣;张振荣;;一种O(2.983~n)时间复杂度的最优联盟结构生成算法[J];软件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兴;冯玉强;;自动谈判中的协议和本体等问题(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6年03期

2 冀俊忠;程亮;赵学武;刘椿年;;量子蚁群算法求解多任务联盟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王浩;丁磊;方宝富;姚宏亮;;多机器人追逃问题中的追捕联盟生成算法[J];机器人;2013年02期

4 曹义亲;张贞;黄晓生;;基于忠诚度的多智能体联盟效用分配策略[J];计算机科学;2014年05期

5 桂海霞;周华平;;基于模糊软集合理论的Agent联盟评价[J];计算机应用;2014年11期

6 张国富;周鹏;苏兆品;杨仁志;蒋建国;;基于讨价还价的重叠联盟效用划分策略[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4年10期

7 尹翔;李斌;于萌;;一种多agent网络中的分布式联盟形成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5年03期

8 胡军;张振兴;邹立;;面向社交网络基于协作度协商的联盟形成机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9 刘惊雷;廖士中;张伟;;CP-nets的完备性及一致性研究[J];软件学报;2012年06期

10 张利凯;王黎明;;基于溢出性原理的联盟结构生成算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克兴;冯玉强;;自动谈判中的协议和本体等问题(英文)[A];全国语域web与本体能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曼玲;供应链过程管理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常洪;多Agent合作机制与合作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黄理灿;e-Science网格的可扩展体系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张云波;面向敏捷制造的供应链柔性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苟先太;下一代网络中支持多媒体通信任务的多代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蹇崇军;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建模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罗贺;多Agent信息融合与协商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张林兰;电子市场中的双边同步自动协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振文;基于让步提示的同步自动协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鄂越;基于Agent的蜂产品质量控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振荣;基于代数性质的最优联盟结构算法设计[D];烟台大学;2011年

2 周本达;多Agent系统模型概率框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丁磊;多机器人协作追捕策略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赵景龙;面向多智能体协作的启发式联盟结构生成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利凯;基于溢出性原理的联盟结构生成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王铭;多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控制平台设计与局部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7 施成超;基于组合拍卖的合作云服务平台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张春风;多智能体系统的群一致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张贞;基于PSO的多智能体联盟形成理论与算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射雄;胡山立;林超峰;郑盛福;;基于局部最优的联盟结构生成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年02期

2 苏射雄;胡山立;郑盛福;林超峰;骆剑彬;;基于势结构的任一时间联盟结构生成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10期

3 胡山立;李少芳;石纯一;;最坏情况具有限界的联盟结构生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8期

4 刘惊雷;童向荣;张伟;;一种快速构建最优联盟结构的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4期

5 李少芳;胡山立;;给定限界的势结构生成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9年21期

6 李少芳;胡山立;;基于势结构的给定限界的联盟结构生成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9期

7 刘惊雷;张伟;王玲玲;;联盟结构图的代数性质及应用[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9年06期

8 胡山立,石纯一;一种任一时间联盟结构生成算法[J];软件学报;2001年05期

9 张新良;石纯一;;多Agent联盟结构动态生成算法[J];软件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天昊;朱庆生;李双庆;;一种基于等效置换的协商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彭志平;李绍平;;一种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协商策略[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3期

3 孙天昊;朱庆生;李双庆;周明强;;一种优化的基于增强学习协商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30期

4 杨明慧;王汝传;;基于可信敏感度的网格信任协商策略及其应用分析[J];电子学报;2010年02期

5 李健利;霍光磊;刘博;高勇;;使用案例推理的协商策略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8期

6 孙天昊;邓俊昆;陈飞;朱庆生;;基于增强学习协商策略的研究及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23期

7 张科;罗军;邓俊昆;;基于改进增强学习算法的双边多协议协商策略[J];计算机科学;2014年01期

8 王英,张小真;CSCW协同建组协商策略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5年03期

9 姚慧;高承实;戴青;张徐;;一种基于树建模的自动信任协商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5期

10 柴玉梅;谷明;王黎明;;基于效用图的依赖关系与协商策略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天昊;电子商务中一对多协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慧;自动信任协商中协商策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石漪;信任协商策略语言及其反馈模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高勇;P2P环境中ATN协商机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平震宇;可重构的开放式自动信任协商框架研究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3年

5 牛东升;基于相似度的协商策略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张谦;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多Agent并发协商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赵风姬;ATN中协商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闫爱梅;MAS协商机制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9 王正江;基于Petri网的自动信任协商理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海燕;Agent协商策略与联盟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3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983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d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