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攻击行为预测的网络防御策略
本文关键词:基于攻击行为预测的网络防御策略
【摘要】:为了有效阻止网络攻击行为,提出一种基于攻击行为预测的网络攻击防御方法.针对入侵者的攻击行为具有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部署高交互蜜罐网络,采集入侵者攻入主机后的攻击数据,构建攻击状态转移图;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具有较为精确的似然度概率计算的特点,设计网络攻击行为预测模型.以攻击行为预测模型为核心,结合常用的入侵防御系统,构建主动防御策略,并开发相应的原型系统,将之部署到真实的网络系统中进行攻击实验.通过累计5个月真实数据的训练和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达到80%.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网络攻击对抗性,可有效地用于预防网络攻击.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网络信息中心;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马里兰大学克拉克工程学院;
【关键词】: 蜜罐网络 隐马尔可夫模型 入侵防御系统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F02B10)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C24014) 浙江省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1R50004)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网络攻进行分析,以提高攻击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这种击正在向着大规模、协同化和多层次方向发展,网络通过对攻击行为进行分析预测攻击者的下一步攻击的安全防范和对抗技术日益引起重视.然而,传统的行为的防御方法不仅能够防范已知的攻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印鉴,张钢,陈忆群;基于Honeynet的网络入侵模式挖掘[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1期
2 彭凌西;谢冬青;付颖芳;熊伟;沈玉利;;基于危险理论的自动入侵响应系统模型[J];通信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成裕;王伟东;;校园网络入侵管理系统(CNIMS)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04期
2 王峰;胡大辉;;农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3 薛丽敏;崔金生;赵俊阁;;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探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9期
4 王中生;马明吉;李峰;;基于IDA技术的Honeynet日志挖掘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0期
5 刘朝晖;汪琳霞;李康满;;主动式安全防御技术的研究与设计[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鹏;通信网络恶意代码及其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刘海龙;免疫入侵检测中检测器优化与多形态检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顺华;军队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马良玉;蜜罐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贵州大学;2007年
3 周光宇;基于入侵诱骗技术的网络安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年
4 蔡岚岚;蜜罐指纹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杨威;陆军某步兵师军事训练网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穆成坡,黄厚宽,田盛丰;基于模糊认知图的自动入侵响应决策推理机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张剑,龚俭;可回卷的自动入侵响应系统[J];电子学报;2004年05期
3 吴姚睿;刘淑芬;;基于攻击群模型的协同入侵的响应方法[J];电子学报;2009年11期
4 段雪涛;贾春福;刘春波;;基于层次隐马尔科夫模型和变长语义模式的入侵检测方法[J];通信学报;2010年03期
5 ;A self-adaptive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used for anomaly detection[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峰;基于策略树的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镇;刘月霞;张建新;;媒体暴力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理论模型[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0期
2 严芬;黄皓;;攻击行为系统化分析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6年10期
3 李志良;;基于集中日志分析的企业网智能网络安全防御模型[J];河北企业;2014年06期
4 ;2011年Windows 7 Macs和HTML5成攻击重点[J];电脑与电信;2010年1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君;陈旭;;3-5岁留守幼儿抑制性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国红;;精神分裂症患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特征与防范对策[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梅华;肖爱珍;余爱莲;;住院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分析及防范[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雪松;李文姣;;道德推理对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方圣杰;吴晓燕;张林;;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周洁;王二平;;群体态度和情绪对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冯展涛;许昭;;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中攻击行为的归因及行为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马效芝;;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行为的感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王文菊;;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攻击行为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邓红欣;张宪宾;;探讨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对策[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翁晖亮;矫治儿童攻击行为[N];健康报;2003年
2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 翁晖亮;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与对策[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辽宁省大连市白云幼儿园 孙林林;巧妙化解幼儿的攻击行为[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位照国 刘铁榜;血色迷雾背后的心理学思考[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纯 特约记者 班雁萍;半数儿童有攻击倾向[N];健康时报;2004年
6 刘宏伟;安全需要全网监控[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7 周沛龙;“胖”防火墙也不是万能的[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奇云;狗的性格[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郭京霞;8848告百度败诉[N];民营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靳宇倡;工作场所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姚秀钰;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燕;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D];宁波大学;2012年
2 祖萍;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蒲高兰;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顾璇;中学生攻击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2年
5 梅亮;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人际宽恕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欧阳敏;受虐待经历、留守经历、依恋与农村高中生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鲍立铣;越轨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丁小明;高中生诱发愤怒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灵;中学生攻击行为的情境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86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98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