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司战略的方法_《大学战略管理研究》(周巧玲)【图片 简介 评论 价格 目录】
本文关键词: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学战略管理研究 相关资料
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与国外高等教育面对同一个市场,大学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随着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国内各种层次、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将共同构成一个国内资源与生源竞争的格局。优质足量的生源竞争、人才竞争、学科建设实力竞争空前激烈。大学教育适龄人口的逐步下降与大学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将成为几年后我国高等学校生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每一所大学的管理者都在思考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的问题,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使自己的大学在竞争中成为领跑者,获得优先发展的优势地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即使像北京大学这样国内顶尖的大学也会面临国外、我国香港地区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竞争压力。不同类型和性质的高校只有对自身角色进行慎重而长远的思考,进行合理定位,作出战略选择,为自身未来发展制定战略和计划,才能在长远的发展中保持优势。2.国家高等教育战略推进与高等教育分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学生更为自主地选择学校就学;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多样化,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出了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需求,而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必然在客观上对高等教育宏观层次上的分类管理提出要求。就政府宏观高等教育战略而言,其在尊重大学共性的基础上,,积极提倡和鼓励多元。近年来,政府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等系列重点建设政策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分层次发展。从国家的教育战略来看,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继续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11”工程、“985”工程等优先发展和重点建设工程进入第二期实施阶段。重点建设政策引起了人们对重点大学发展目标与绩效的关注,大学需要进行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真正发挥出国家战略重点投资的效益,尽快形成国际竞争能力。而对于更多的普通高校而言,它们应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3.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换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高等学校数量迅速增加,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8%提高到2005年的21%
本文关键词: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anlueguanli/11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