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实践调查:从业绩评价到战略管理工具
本文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实践调查:从业绩评价到战略管理工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平衡计分卡全球使用率调查结果差异很大,其中原因之一在于实践者对平衡计分卡主要作用的定位——作为业绩评价工具还是战略管理工具——有所不同。借鉴国外同行的分类方法,结合中国企业的调查资料分析,我们将平衡计分卡的实践分为评价和战略工具两种类型。统计结果显示,平衡计分卡的实践效果与对其原理的全面理解和体现有关,采用比较完备的计分卡设计和作为战略管理工具使用,与较高的实践效果评价相联系。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业绩评价 战略管理 实践调查 管理工具 评价工具 非财务指标 效果评价 中国企业 实践效果
【基金】:南京大学会计系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联合调查研究课题
【分类号】:F27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管理工具,在近二十年来有了比较充分的传播———它在各国不断被创新引用,使用范围也逐渐变广,从营利组织到非营利组织,从大公司到小公司,也积累了相当广泛的实践资料。[1-4]不过近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也存在着各种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民;第一讲 管理会计的意义和内容[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2 马文兴;;管理会计基础知识讲座[J];中国金融;1987年01期
3 马文兴;;第四讲 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J];中国金融;1987年04期
4 伊藤博,奚晓敏;经营战略时代的预算管理[J];上海会计;1988年08期
5 温坤;斯坦雷·C·贝诺;;西方责任会计中的业绩评价问题[J];财会月刊;1988年04期
6 李天民;;论管理会计的前景[J];会计研究;1988年05期
7 谢荣;跨国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几个问题[J];上海会计;1989年09期
8 李天民 ,赵月园;代理权理论与管理会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9 金君;公司文化·奖励制度·成长战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9年06期
10 童仰峰;简论责任会计概念[J];上海会计;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觉英;陈孟英;;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谢获宝;;企业预算管理研究[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3 王月辉;王秀村;孙淑英;;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企业市场营销绩效评价模型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陈芄;;上海烟草(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新思考[A];上海烟草系统2002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5 刘巧芹;张广凤;;CVA模型及其在投资分析和投资业绩评价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陈健;;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和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缺陷[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7 温德成;张守真;;供应商业绩的模糊综合评价[A];首届亚洲质量网大会暨第17届亚洲质量研讨会——首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3年
8 江瑞清;傅亘平;;建构IC设计产业之供应链管理模式[A];首届亚洲质量网大会暨第17届亚洲质量研讨会——首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3年
9 杨锦洲;;卓越经营绩效之运作系统[A];首届亚洲质量网大会暨第17届亚洲质量研讨会——首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03年
10 米亚玲;柯大钢;梁新民;;浅论以时间为中心的企业战略成本定位[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克学 刘迎春;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在基层行的应用[N];金融时报;2000年
2 刘红霞;如何完善企业业绩评价[N];中国财经报;2001年
3 苏寿堂;预算考评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1年
4 森森;《薪酬框架》[N];中国证券报;2001年
5 方家平;实施股票期权难在何处[N];国际商报;2001年
6 陈红斌;驱动公司战略的薪酬体系[N];经济日报;2001年
7 林秀香;企业应怎样选择理财目标[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8 王静;战略管理会计 企业制胜利器[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陈建新;平衡计分卡:将战略转化为行动的管理方法[N];金融时报;2001年
10 思腾思特公司 田莉;如何选择业绩评价指标[N];中国经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长青;当代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杨建新;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文璋;我国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王燕妮;经济附加值(EVA)的理论方法与企业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陈佳俊;企业战略、管理控制与业绩评价的权变分析[D];厦门大学;2003年
6 王瑞锟;组合投资中时机选择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相洲;管理控制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王晓国;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侯清麟;国有企业经营者最优报酬激励机制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张慎峰;证券市场监管理论应用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帅云;公司业绩评价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郝汾平;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廖欣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冉孟顺;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基金持股效应与私有信息检验[D];厦门大学;2000年
6 陈莹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7 王积田;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高永成;公司财务监督理论及对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董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黄德伟;平衡的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实践调查:从业绩评价到战略管理工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anlueguanli/30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