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4:30
本文关键词: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电子政务已成为各国、各级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电子政务的应用涉及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电子公共服务,即政府应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公众等提供各种服务,是其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相关问题已成为电子政务研究领域学者与专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些国家和地区应用电子公共服务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表明,要有效应用电子公共服务,必须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战略、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电子公共服务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具体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电子公共服务的发展,即对其进行战略管理。但目前有关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方法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结合我国电子公共服务的具体情况,采用公共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统计学等,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对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首先,研究了一种层次性的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方法,分析了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条件,讨论了电子公共服务战略与公共服务战略结合的主要模式,界定了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过程中每一步的工作。然后,研究了电子公共服务内容的分析框架,讨论了电子公共服务内容实现的基本条件及其选择方法。接着,研究了电子公共参与的决策模式及其选择方法,并对电子公共参与方法、参与过程及电子参与工具进行了系统讨论。进一步,讨论了电子公共服务水平调查与评价方法,并应用上述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电子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地方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重点应用领域以及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内外部环境因素对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并结合电子公共服务内容实现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及实证研究结论,讨论了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 电子公共服务 战略管理 战略匹配 公共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图表目录9-11
- 绪论11-30
- 0.1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11-14
- 0.1.1 社会环境变化的要求11-12
- 0.1.2 政府自身发展的需要12-14
- 0.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条件14
-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14-17
- 0.2.1 公共服务14-15
- 0.2.2 电子政务15-16
- 0.2.3 电子公共服务16-17
-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7-28
- 0.3.1 电子政务的研究现状17-25
- 0.3.2 电子公共服务的研究现状25-27
- 0.3.3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27-28
- 0.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8-30
- 第一章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方法30-56
- 1.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方法30-34
- 1.1.1 战略与战略管理30-31
- 1.1.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内涵及特点31-32
- 1.1.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层次32-33
- 1.1.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33
- 1.1.5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与私营组织战略管理的差别33-34
- 1.2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条件及基本问题34-38
- 1.2.1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的概念34-35
- 1.2.2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条件35-36
- 1.2.3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36-38
- 1.3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与公共服务战略的结合38-43
- 1.3.1 战略匹配38-39
- 1.3.2 功能集成39-43
- 1.4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过程43-53
- 1.4.1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规划45-51
- 1.4.2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实施51-53
- 1.4.3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评价53
- 1.5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53-56
- 第二章 电子公共服务内容及其选择方法56-68
- 2.1 电子公共服务应用领域56-57
- 2.1.1 按公共服务属性分析电子公共服务的应用领域56-57
- 2.1.2 我国电子公共服务的应用领域57
- 2.2 电子公共服务的特征57-59
- 2.2.1 从公共服务的角度看电子公共服务特征57-58
- 2.2.2 从电子角度看电子公共服务特征58-59
- 2.3 电子公共服务内容分析59-62
- 2.3.1 电子公共服务内容分析框架59-61
- 2.3.2 电子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61-62
- 2.4 电子公共服务内容实现的基本条件62-64
- 2.5 电子公共服务内容选择方法64-68
- 第三章 电子公共参与方式及决策模式选择方法68-85
- 3.1 公共参与的内涵、方式与决策模式68-71
- 3.1.1 公共参与的内涵68-69
- 3.1.2 公共参与的类型与方式69-70
- 3.1.3 公共参与的决策模式70-71
- 3.2 电子公共参与的内涵、方式与决策模式71-73
- 3.2.1 电子公共参与的内涵及优点71-72
- 3.2.2 电子公共参与方式72
- 3.2.3 电子公共参与决策模式72-73
- 3.3 电子公共参与决策模式的选择方法73-79
- 3.3.1 电子公共参与决策模式选择的基本问题73-76
- 3.3.2 电子公共参与决策模式的选择过程76-79
- 3.4 电子公共参与方法79-82
- 3.4.1 以获取信息为目标的电子公共参与方法79-81
- 3.4.2 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电子公共参与方法81-82
- 3.5 电子公共参与的决策模式和参与方法82-85
- 3.5.1 决策模式与参与方法的对应关系82-83
- 3.5.2 决策流程与参与工具的对应关系83-85
- 第四章 电子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及应用85-105
- 4.1 电子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方法85-93
- 4.1.1 评价目的85
- 4.1.2 评价指标的设计85-87
- 4.1.3 调查方法的选择87
- 4.1.4 研究对象及其分布87
- 4.1.5 问卷的编制与测试87-88
- 4.1.6 问卷数据的获取88-89
- 4.1.7 服务水平评价方法89-92
- 4.1.8 主要分析方法92-93
- 4.2 电子公共服务水平调查数据的信度检验93
- 4.3 电子公共服务基本项目服务水平分析93-95
- 4.4 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统计特征95-98
- 4.5 电子公共服务项目水平间的影响分析98-104
- 4.5.1 公共服务子项目水平对总体水平的影响分析98-99
- 4.5.2 公共服务子项目水平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分析99-101
- 4.5.3 公共服务质量与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分析101-104
- 4.6 本章研究的主要结论104-105
- 第五章 电子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因子及影响规律分析105-121
- 5.1 研究目标、数据来源及主要分析方法105-108
- 5.1.1 研究目标105
- 5.1.2 数据来源105-106
- 5.1.3 主要分析方法106-108
- 5.2 环境影响因子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分析108-113
- 5.2.1 政府外部环境因子的提取与命名108-110
- 5.2.2 政府内部环境因子的提取与命名110-111
- 5.2.3 影响因子与电子公共服务水平间的相关性分析111-113
- 5.3 电子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因子的差异性检验及影响规律分析113-120
- 5.3.1 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的样本分组及其均值比较113-115
- 5.3.2 环境影响因子对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规律分析115-120
- 5.4 本章研究的主要结论120-121
- 第六章 提升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121-125
- 6.1 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121-122
- 6.2 提升公共事务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122-124
- 6.3 提升公共参与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124-125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25-127
- 参考文献127-137
- 附录137-14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146-147
- 致谢14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敬筠;朱晓峰;;基于卡诺模型的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要素研究[J];电子政务;2012年01期
2 顾日红;胡广伟;;电子政务战略管理对其服务能力的影响路径分析[J];电子政务;2012年05期
3 陆敬筠;仲伟俊;梅姝娥;;电子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度的实证分析[J];情报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大庆;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寿志勤;政府网站群绩效评估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荣华;HWME中“广义专家”群体网络研讨过程的链接结构及其分析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郭军华;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公共服务战略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anlueguanli/39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