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

企业环境战略决策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5:21

  本文关键词:企业环境战略决策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环境战略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模糊综合评价 低碳经济


【摘要】: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正引起人们对工业生产行为的关注,我国高能耗、高排放经济增长方式下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也正逐步形成企业发展的外部制约,而公众消费理念的转变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厘清企业实施环境战略的影响机理、决策方式和保障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基于企业战略的视角,通过研究环境战略决策的相关利益主体、内外因素与驱动方式、决策内容、绩效评价方式等内容,试图找出一条推动企业实施环境战略的清晰路径。 在综合运用了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机制分析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后,得到以下结论: (1)企业环境战略因经济利益改变而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根据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分为四类,由深到浅依次为:股东和员工;顾客和供应商;政府;媒体和环保NGO。在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企业环境战略决策的内外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和外贸依存度。外部因素通过压力和拉力两种形式表现,其中压力主要来自政府环境规制、NGO的环境标准、公众的环境效用、媒体舆论和竞争者威胁;拉力主要来自政府优惠政策、绿色消费市场和供应商绿色管理。在一拉一压作用下,,实现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协调统一。 (2)环境保护行为在加重管理者努力成本的同时缺乏直接的经济补偿,从而影响管理者对环境战略的响应,股东采取以奖代罚的合约能更有效的实现环境绩效。企业环境战略的收益取决于实施环境战略的额外成本与消费者环境偏好的相容性,只要合理控制成本,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动优势。企业与政府间的环境策略博弈取决于企业实施环境战略前后的经济收益、形成的环境效用以及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由于企业实施环境战略较难在短期内弥补成本,所以环境战略缺乏经济优势,由于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高于可测的环境效用,因而演化博弈最终收敛到双输的结果。 (3)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战略的目标围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这一中心,并表现在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两个层面。基于企业现有资源能力水平、资源环保措施与企业自身利害的相关程度,企业的环境战略表现出四种不同的类型:被动型、防御型、适应型和主动型。在环境战略实施内容方面,可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思维方式,寻求综合效益、利益相关者、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企业作为。 (4)由于环境战略的实现仍然借助传统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并且扩展原有四个维度的内涵后也能完整刻画企业环境战略的逻辑结构,因而四维平衡计分卡同样适合企业环境战略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构建指标体系时应当区分传统类指标和环保类指标以突显环境目标,而为了增强指标可比性,选取指标时应结合环境法规和权威指南,并尽可能采用相对指标。 (5)量化参数只能刻画企业环境战略的一个侧面,对于企业环境战略的综合评价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较为适合的评价方法是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全面、系统的评价信息,客观描述被评价对象;而且能够从评价者的角度确定权数,兼具较强的适用性。该方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结合层次分析法可以更加科学的评价企业环境战略绩效。 (6)环境不单是企业的环境,而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建的系统工程,应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企业的全面履行和配合、公众的积极响应和监督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共同构筑企业环境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 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运用战略管理的思维和方法研究企业环境管理问题,使环境管理从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边缘状态转变为战略核心,并结合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思维方式,构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环境战略决策体系。 (2)全面归纳了企业环境战略决策的利益相关者,探讨了企业环境战略决策的内外因素,构建了拉力与压力共同作用下的驱动模型,并利用委托代理模型、Stackelberg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环境战略决策的内外机制,构建了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协作的企业环境战略实施保障体系。 (3)按照低碳经济和企业环境战略管理的需要改进平衡计分卡,扩展了传统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维度的内涵,并基于上述维度构建了评价企业环境战略绩效的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企业环境战略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模糊综合评价 低碳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322;F272;F2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目录10-13
  • 图目录13-14
  • 表目录14-15
  • 第1章 绪论15-42
  • 1.1 研究的背景15-19
  • 1.1.1 世界的绿色导向15-16
  • 1.1.2 国家的绿色决心16-17
  • 1.1.3 企业的绿色商机17-1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9-36
  • 1.2.1 企业环境战略19-29
  • 1.2.2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29-36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36-38
  • 1.3.1 研究目的36-37
  • 1.3.2 研究意义37-38
  • 1.4 研究构想与方法38-39
  • 1.4.1 研究构想38
  • 1.4.2 研究方法38-39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39-40
  • 1.5.1 研究内容39-40
  • 1.5.2 技术路线40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40-42
  • 第2章 企业环境战略决策的机制分析42-70
  • 2.1 企业环境战略的相关利益主体42-47
  • 2.1.1 股东、员工和金融机构42-43
  • 2.1.2 消费者、供应商和竞争者43-44
  • 2.1.3 媒体和环保非政府组织44-45
  • 2.1.4 政府与公众事务机构45-47
  • 2.2 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因素与驱动体系47-56
  • 2.2.1 企业环境战略的内部影响因素47-49
  • 2.2.2 企业环境战略的外部影响因素49-53
  • 2.2.3 企业环境战略的驱动体系53-56
  • 2.3 企业环境战略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56-70
  • 2.3.1 企业内的激励相容机制56-60
  • 2.3.2 企业间的 Stackelberg 博弈60-62
  • 2.3.3 企业与政府间的演化博弈62-68
  • 2.3.4 企业环境战略博弈的主要结论68-70
  • 第3章 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环境战略决策70-92
  • 3.1 企业环境战略决策的目标70-75
  • 3.1.1 低碳经济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70-72
  • 3.1.2 企业环境战略决策的目标体系72-75
  • 3.2 企业环境战略决策的形式75-92
  • 3.2.1 企业环境战略类型的定位75-78
  • 3.2.2 企业环境战略的平衡计分模式78-82
  • 3.2.3 综合效益维度的环境战略决策82-84
  • 3.2.4 利益相关者维度的环境战略决策84-86
  • 3.2.5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环境战略决策86-89
  • 3.2.6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环境战略决策89-92
  • 第4章 企业环境战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92-120
  • 4.1 企业环境战略绩效评价的意义92-93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构建方法93-103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93-94
  • 4.2.2 改进的平衡计分卡方法94-99
  • 4.2.3 环境绩效相关指标的选取99-103
  • 4.3 企业环境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03-120
  • 4.3.1 综合效益维度指标105-110
  • 4.3.2 利益相关者维度指标110-113
  • 4.3.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指标113-116
  •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116-120
  • 第5章 企业环境战略绩效的综合评价120-134
  • 5.1 企业环境战略绩效评价方法120-124
  • 5.1.1 企业环境战略绩效评价的核心问题120-121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121-124
  • 5.2 企业环境战略绩效评价模型124-131
  • 5.2.1 确立评价因素论域124-125
  • 5.2.2 建立评判等级论域125-126
  • 5.2.3 计算模糊关系矩阵126
  • 5.2.4 确定权重分配126-129
  • 5.2.5 选择合成算子129-130
  • 5.2.6 计算各级评判结果向量130-131
  • 5.2.7 去模糊化处理131
  • 5.3 企业环境战略绩效评价流程131-134
  • 第6章 企业环境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134-157
  • 6.1 我国企业环境战略实施障碍134-136
  • 6.1.1 外部障碍134-135
  • 6.1.2 内部障碍135-136
  • 6.2 企业环境战略实施保障体系136-157
  • 6.2.1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136-144
  • 6.2.2 企业的全面履行和配合144-151
  • 6.2.3 公众的积极响应和监督151-157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57-160
  • 7.1 主要研究结论157-158
  • 7.2 研究不足158
  • 7.3 未来研究展望158-160
  • 参考文献160-173
  • 致谢173-17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7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田;杨美丽;;环境管理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来自宝钢股份的实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希勇;农业企业环境友好战略的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生杰;企业共生财务战略及生态财务指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春霞;我国中小企业绿色管理的驱动机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3 庞鸿雁;火力发电项目投产期经营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李娉;基于博弈分析的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发展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杨占萍;我国矿业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徐锦璐;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4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anlueguanli/604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